井冈山大学的悲剧并非个例,过去十年,从2004年迄今,经媒体广泛报道的“篮球架殒命”事件就有5起,受害人小到小学6年级的学生,大到高一少年,其中还有所在市的三好学生,
4月9日在井冈山大学发生的篮球架惨剧并非个案。
2011年9月13日,江苏省昆山市震川高级中学篮球架惨案现场。
图为大连篮球架事故受害者家人在查看CT结果。
2004年8月3日下午3时,16岁的小贾在北京邮电大学篮球场打篮球时,被倒塌的篮球架砸伤致死。小贾当年夏天刚从海淀区明光中学初三毕业。现场同学介绍,“当时我们10多人正在打球,小贾突然一个扣篮,双手扳住篮筐,突然,篮球架连‘根’拔起,整个倒在小贾的腰部。”小贾被送至医院后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4时去世。
2008年12月28日11时许,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分校一名初二男生在校内爬篮球架玩耍时,被倒塌的篮球架砸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该学生家长事后对媒体表达了自己对校方的愤怒:“我们赶到后,竟然听到校方有人称此事为‘意外’!篮球架是体育设施,应该有符合规定的固定措施,不是在架子下面压几块石头就行了。孩子来这里上学后,精神压力很大,他们每次月考都要排名次,我就经常开导他不要光顾了学习,身体健康方面也要跟上,平常要多参加体育锻炼。这就是多参加体育锻炼的结果吗?”
2008年9月24日,大连市射击运动学校内,一学生在持球扣篮时抓了一下篮筐,没想到旧篮球架突然栽倒而篮板又恰巧砸在该学生胯部,虽最终保住性命,但其骨盆多发骨折、后尿道断裂,被鉴定为8级、10级伤残。该名学生因品学兼优,在2006至2007学年年度曾被大连市教育局授予大连市三好学生证书。
2011年9月13日江苏省昆山市震川高级中学高一男生顾旭强因为学校篮球架老化,在打篮球时被倒下的篮球架砸伤不治身亡。学校未对学校设备检测,而致使一个16岁年轻的生命含冤殒命。事后当天校方领导未及时安排受害亲人的事宜,只是派出一名教师告知顾旭强父母,是顾旭强自己跳起拉住篮筐致使篮球架倒塌。但当时的顾旭强身高只有1米76,体重也仅有100斤。第二天该校校长莫名消失。
2012年9月19日下午2时许,海南省东方市板桥镇一小学六年级陈姓学生被学校操场突然倒下来的篮球架砸中头部当场死亡。当时,该学生和其他同学在学校操场上集合,准备上劳动课。此时烈日当头气温较高,该生坐在篮球架投下的阴影处等待集合,这时已经生锈的篮球架突然倒了下来,砸中其头部,导致该生当场身亡。事后,校方以“出于人道主义”的说法筹措了2万元交给学生家属作为补偿。[详细]
究竟是什么让本是运动快乐象征的篮球架变成频频夺命的绞刑架?这其中,既有制度规范的滞后和漏洞,也有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种种人为变异......
几乎每个人的学生生涯里都有着各式各样破碎的篮球架。
对于那些国标实施前已购置安装的篮球架,没人知道该如何处置。
在舆论压力下,将操场借给朋友办葬礼的副校长最终引咎辞职。
作为安装在校园内的体育设施,与其它商品存在一重要的区别:在完成采购和安装工作之后,还需要持续地进行日常维护,才能确保体育设施正常和安全地被使用。但现状是在采购和维护两个环节,学校内部处于脱节状态:篮架的采购由场馆部负责,使用过程却换成了体育部来操作。即实际使用器材的一线教师们,对于采购乃至维护并不具有发言权。而对于实际管理器材的部门,又未必能从使用者处获得及时反馈。在该管理模式下,一旦体育器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安全隐患,一线教师往往强调日常维护不在自身权限范围内,场馆部负责人则可推脱说不了解具体情况。长此以往,安全事故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必然性。
早在2008年12月30日,政府就已经出台了关于篮球架的国家标准(GB 23176-2008),并且规定从2010年4月1日开始实施。这份文件长达12页,其规定不可谓不详细——《篮板支撑结构》被确定为是国家强制执行标准,其中对“篮板支撑构架刚性”的要求是:架体受到规定外力卸载后,从原始位置计算支撑构架的永久性水平变形量应不超过10mm;而对“篮板支撑构架稳定性”的要求则是:架体受到规定外力卸载后,从原始位置计算支撑构架的永久性垂直变形量应不超过10mm。倘若所有篮球架都能符合上述国家强制标准的要求,很多安全事故本应得到避免。可现实情况是,从生产厂家到采购部门再到一线教师,有多少人始终坚持贯彻上述标准?尤其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依照标准不断进行检查?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辛辛苦苦制定的强制标准,有时就会变成一纸空文。而对于2010年4月1日之前已经购置到位的篮球架等校园体育器材,相关部门并无明确说明。
如果要说学校不重视体育设施的投资,很多校长肯定会感到不服气。的确,如果单从采购或者建造的角度来看,近年来在体育设施上面一掷千金的学校的确不在少数,领导们通常也会将新建体育场馆作为个人的重要政绩内容。可这些看似光鲜而巨大的投入,又让多少学生真正获益呢?相比采购过程的一次性投入,体育设施日后的维护费用是一笔可观的开销。对于这些细水长流的支出,领导们往往失去了当初追求政绩过程中的豪迈气魄。为了节约开支,学校方面经常会采取以下几种措施:要么针对部分设施向学生收取高昂的使用费,要么就是长期关闭设施从而降低损耗,还有一种办法,则是偷工减料地削减维护开支。无论是哪一种办法,最终导致的结果,势必是学生无法真正受惠于这些昂贵的体育设施。当然,这些体育设施也不总是闲置着任其长草:2011年3月,浙江温岭的新河中学一名副校长将操场借给了朋友办了一场盛大葬礼,送葬队伍由9辆加长林肯轿车、千人鼓乐队、16门礼炮等组成,任草坪被肆意践踏。[详细]
对于篮球架这样的体育设施管理缺位,仅仅是校园体育在整个教育系统式微的一个缩影,虽然国务院早在2007年就发文提出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但没有制度性保障,校园体育只能是一块嚼了再吐的鸡肋......
在2007年加强校园体育设施建设就已被国家高层提出。
但在实际执行中,很多体育设施被闲置,图为某学校操场变菜地。
只有真正从制度上提升校园体育在教育系统的重要性,才能从本质上避免篮球架杀人的悲剧再出现。
对于在学校教育中增加体育资金投入的问题,最高管理层早就表示了高度重视。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出台,其中提出了对于“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和“加强体育安全管理,指导青少年科学锻炼”的要求。2008年,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也出台更具体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对各级学校应当具有的体育设施做了详细规定。比如对于总数30个班级以上的小学来说,需要配备1块300到400米的环形田径场、3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以及300平方米以上的器械体操+游戏区。包括具体到发令枪、秒表和沙包之类的小件物品,也都存在着定量的具体规定。
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很详细,但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根据2009年的一项不完全统计显示,安徽省部分地市小学体育场地达标率只有2.6%,中学只有10%,而重庆市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达标率为40%左右。达标率之所以如此之低,关键在于教育经费对于体育的投入严重不足。以山西省几年前针对高等院校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体育经费仅占学校收费的0.59%,连1%的标准都无法达到。而根据新疆针对高等院校的统计显示,学生人均占有的体育场馆面积只有0.44平方米。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上海,则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根据2009年对上海市179所学校体育场所开放情况的一项调查显示,有34.7%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开放,另有21.8%的学校部分开放,只有43.5%的学校所有场地设施全部开放。
中国目前在学校体育设施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表面上似乎仅仅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所造成,但实际上,还是由于校园体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未得到足够重视。与解决该问题,政府的财政拨款固然重要,但更需要制度性地在教育系统内提升对体育支持。这方面的学习榜样的莫过于美国校园体育:刚刚结束的NCAA男篮决赛,再次展现了超越NBA的巨大影响力。NCAA在2009-10赛季总收入高达7.498亿美元,除了政府拨款之外,正规的商业运作同样可以为校园体育提供动力。
但在现阶段,对于披着“素质教育”外皮、实行应试万岁的中国教育体系,除非将体育列为高考科目并占据相当比例,让学校去重视体育教学和赛事组织基本等同于痴人说梦。对于美国学校,发展校园体育是塑造校园文化、增强品牌意识的重要举措,但对于中国学校,升学率和就业率才是最响亮的品牌。NCAA比赛中美国社会名流表现出支持母校的校友文化,在中国高校也基本只存在于散伙饭的一杯酒里。让篮球架不再恐怖,不是仅仅加固几片钢板的问题,不从实质层面提高体育在教育系统的地位,跑步能跑死,打球能被砸死,未来,更离奇的故事还会源源不断......[详细]
第1243期:中超“阿森纳”的崛起秘诀 |
第1242期:围棋产业全靠"马云"赞助? |
第1241期:学习列强"打土豪练小妖" |
第1240期:中国极端球迷组织:曾被称地 |
第1239期:鲁能“保级队”的四大秘籍 |
第1238期:米尔斯和澳洲土著“被偷走的 |
编辑:孙晓旭| 策划:专题组| 撰稿:石珂
| 零度角微博 推出:2013.04.12 |
分享到: | 体育首页 | 回到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