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德和六小龄童最近的处境有点相似。

面对千万网友全民请愿的盛况,六小龄童老师不但要出面解释,还得瞬间接受更多邀约,把他老人家忙坏了,比当弼马温的时候忙多了。

春晚挺冤枉的。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娱乐活动都带着浓浓政治意味,春晚便是。从前它就像是一个政治任务,承担着在大年夜娱乐全国人民的重任,它必须大而全,必须政治正确。久而久之这种历史使命就印入它的骨髓,成为根植在它的细胞里的基本属性,人们自然而然地默认了它的这个属性。然而在市场经济的语境里,这并不是个很好的属性,人们不再满足这样的安排,人们需要多样化自由化,市场对它的需求不再要求它必须继续这样的使命,它可以更加自由的发挥。于是它自由发挥了。然而这根植在细胞里的属性成了人们对它的基本认知,当它变了,人们反而不习惯了,仿佛自己的基本认知被颠覆,就像当今社会的剧变一样,让人很难轻易适应、接受。于是引发了一场网络狂欢。

NBA全明星亦然,美国人民没有春晚,但是这个时候美国人也有的玩,MLB全明星、NFL超级碗、NBA全明星联排上,时间基本都在中国的春节左右。所以其中最受关注的NFL全明星一般被国人称作“美国春晚”。NBA全明星,我们可以视作地方台春晚。那也是大事儿。

虽然全明星这么个头衔你进去了并不会让你多点啥——除非在合同年——一般不会让你得到更多工资,当然也不会让你得到更多特权,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球员来说,全明星自身就带有官方认证政治正确的标签,仿佛进去过才代表你混得成功过得很好,这是一种荣誉,誉多不压身。

利拉德连续两年没进,一票球迷不干了,这玩的啥?这个赛季利拉德的表现,比东部好几个明星要好得多,为啥人家能进他不能进,但是谁让你身处西部呢?好后卫太多,名额有限。只可惜利拉德资历未够,要是科比没进,估计一票儿球员和球迷就要闹事了,就像2003年的乔丹一样。该让位的让位,该请愿的请愿,不让位的还得遭受球迷的谴责——2003年的卡特。

虽然也有球员并不喜欢全明星,比如拉希德-华莱士:“去全明星打那种比赛还不如利用这个假期跟家人去滑雪呢。”或者拉德马诺维奇——TMD全明星这劳什子容易断手。对大多数球员来说,这个荣誉还是挺值得骄傲的。就算自己没进,也乐意去全明星周末凑凑热闹,一则呼朋引伴跟好友相聚,毕竟平时大家都是天天训练比赛忙得很。二则趁机跟家人度度假放松放松。再则这是个大趴体,好多名流名媛会去,说不定还能逢个姻缘呢,反正这种场合混个脸熟总没坏处。你不总能在各个小赛事中看到勒布朗-詹姆斯在场边上蹿下跳嘛。

不过利拉德生气了:“不选我就什么节目也不-参-加!”,哼!

1

在美国超级碗的重要性堪比春晚,美国明星们对于超级碗的渴望跟咱们的明星对春晚的渴望不相上下。从1993年迈克尔-杰克逊在超级碗中场休息时出场时静立一分半钟也让现场9万8000名观众高潮迭起。这是一次最成功的尝试。让娱乐和体育真正融合到一起,明星们发现在这样的体育盛事中不但能够极大的增加曝光量,还能让自己在充斥雄性荷尔蒙的蓝领和青年中收获更多歌迷。据《福布斯》公布的数据,在亮相“超级碗”后的一周,“火星哥”布鲁诺·马尔斯的专辑销量攀升164%,其在夏威夷的演唱会门票在黑市上甚至一度被以原价四倍的价格出售。

篮球比赛原本就是冰球中场休息时用来表演的项目,从它萌生初期就带有强烈的表演性质,和橄榄球以及MLB一样,它自身也和娱乐元素带有强大的纽带关系。

娱乐明星们挤破头想要上超级碗中场表演,哪怕零演出费用,既然是候场明星排队。NBA情况当然比不上NFL,但是那也是香饽饽。就好比上不了央视春晚,湖南春晚、浙江春晚也都得是腕儿,照样一堆人等着上。

就中国球迷来说,2003年全明星中场海豚音天后玛利亚-凯利一曲《Hero》婉转千回引得乔帮主泪光连连,可能算是最佳演出之一。去年爱莉安娜-格兰德在中场的表演让她国内俘获了好多少年蠢动之心。而且NBA全明星这种场合也可以作为将来为超级碗演出练练手嘛,碧昂斯就先在NBA表演过,然后去了超级碗。

除了中场表演,参加些其他节目也不错,小天王贾斯汀-比伯就经常参加明星娱乐赛,还拿了MVP呢。这不咱们中国比伯吴亦凡也要去参加这个赛事了,希望吴亦凡也能那个MVP回来玩玩。

就算你啥赛事都不参加,就场边做做,跟科比、勒布朗这些名流结交一下,多认识几个朋友,说不定未来就有合作机会,文体本来不分家,将来出唱片演电影请过来客串一下,像当年MJ和MJ,杰伦和科比一样,商机也是大大滴。

2

为了全明星,广告商们也是忙破头。

2012年,一条时长为30秒的广告被卖到了350万美元 。2015年超级碗黄金时间段的广告费已经达到一秒钟100多万美金的价格了。一般这种广告就像春晚广告,会特别制作,创意别出,就是要吸引眼球。

根据尼尔森统计,2010年超级碗转播中有51%的观众专门调台收看广告和预告片。也就是说,很多不懂球的观众,也会为其贡献收视率。如此牛掰让许多体育赛事望尘莫及。

1984年史蒂夫-乔布斯推出早期MAC电脑的时候,就特意为超级碗制作了以奥威尔的科幻小说《1984》为故事背景的广告片,超级碗投放后效果极好,成为行业范本。

NBA虽然在美国比不过NFL,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它的赛事转播收视率是要比NFL高的,因而NBA全明星期间的广告虽然在美国并不会像NFL那样疯狂,但是在美国以外,反而会成为转播商们最爱的大型赛事活动之一。在中国全明星往往恰逢新年,所以广告也正好赶上。央视每年NBA全明星期间都会为各大厂商推送全明星定制广告,单位时间广告费也会大涨——比如你可能不知道乐福是穿361鞋的,但是全明星的时候你可能会看到乐福的361广告。

除了电视转播,广告商们还会在全明星期间大张旗鼓地进行营销宣传落地活动,组织旗下明星艺人在全明星期间与球迷互动,或者发布新品,科比的鞋就经常挑在全明星期间发。譬如国内,部分富庶的厂商还会组织国内诸多篮球媒体,集体赴美,对他们的活动进行体验式宣传报道,福利相当好。

当然,这些东西对于全明星举办地的政府和居民来说,也是乐于见到的,全明星赛事带来的巨大商机和城市形象宣传是极好的,旅游的,住宿的,吃饭的,打车的,夜店消费的,这段时间都会水涨船高。都是钱,其乐融融。

其实不管球员也好,娱乐明星也好,广告厂商也好,这个城市也好,居民也好,全明星都是个好东西,借着全明星可以扬名、可以赚钱、可以顾家、可以交友,除了到处赶场会有点累,基本没啥坏处。

中国球迷可能是全世界最容易较真的球迷,我们很容易因为一些很细小的事情吵起架来互相对立约定老死不相往来,比如谁的投篮更好看谁的篮板能力更强谁的全明星票全是刷的,谁在全明星赛上出手太多……

但是全明星本身即是一个派对,是玩儿去的,所以咱们就跑开一切私心,抱着爆米花可乐花生瓜子,乐乐看就行了。

和全明星结缘就像结了一次婚,除了第一次觉得无比神圣跃跃欲试之外,后面的二婚三婚甚至四婚五婚只会让人觉得匹配。其中无比繁杂的琐事会像一地鸡毛一样让当初雀跃不已的“新郎”们疲于应付。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么全明星也有可能成为明星的陷阱。总之,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其中冷暖,各自知晓吧。

JR史密斯首先向联盟发难,他建议联盟好好考虑一下全明星各项比赛的准入机制。比如,三分球这么有看点的比赛,怎么就没有邀请JR呢?你看詹姆斯都出来力挺兄弟,“我家JR发起疯来比库里还厉害呢!”

JR从来没有入选过全明星(我是说NBA),作为著名的神经刀投手,他两次参加扣篮大赛都铩羽而归,这次强烈抨击联盟要求参加三分大赛不知道又是发了什么疯。难道要把去年总决赛丢的面子在三分大赛上挣回来?

我开篇就说,全明星周末就像一场盛大婚礼,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JR史密斯就是典型的外面的人。

克里斯-波什跟JR有点像,他每年费尽心思拍短片拉票要求进全明星,居然每年都达成所愿,对全明星着迷到这个份上,除了他好像也没谁了。

以上两人对NBA全明星算是情有独钟,入选全明星固然是一种肯定,但其中说不定还暗藏着陷阱。

比如,谁也不愿意在比赛中受伤,尽管这样的几率不大,但万一碰上了真可谓得不偿失。

2012年,万众期待的面具侠科比在全明星比赛后悄然问世。之所以戴上面具,并不是真的因为科比耍酷,而是因为在全明星赛上科比被韦德一巴掌打断了鼻梁。韦德赛后给科比道歉,但毕竟让人一阵心慌。

2007年全明星在赌城上演,奥尼尔把自己的耍宝天赋发挥到极致,比赛中亲了麦迪一口。那场比赛麦迪草草打了18分钟得8分收场,那是麦迪最后一次入选全明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奥胖给亲恶心了。

如果说上面的故事只是玩笑,那么2004年的布拉德-米勒就是实实在在的倒霉了。全明星赛上米勒只打了10分钟得到8分,倒不是他被排挤,而是因为他在比赛中扭伤了脚踝。全明星赛后足足休息了2周才回到赛场,好在国王队这期间5胜2负,没受太大影响。

波波维奇就是典型的全明星赛反对者。每次被指定执教全明星老头都会出来吐槽一番。因为这种比赛在波波眼中简直毫无意义。相比之下,他更愿意在家里休息。全明星赛之前,就有好事的记者问波波维奇如果科尔继续缺席,联盟会如何决定西部全明星主帅一职,波波摇头表示,“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我从来不玩‘应该如何如何’这种玩意。”

真的被指定执教全明星之后,波波维奇今年的反应到算是平静,“啊,这是件很酷的事情。”

2004年波波维奇执教全明星的时候,只让先发邓肯打了16分钟,吉诺比利打了22分钟,为了掩人耳目,他把西部队的上场时间安排得无比平均。2011年,波波维奇更是只让邓肯打11分钟,吉诺比利22分钟。2013年,波波维奇彻底无下限的给了邓肯8分钟上场时间,帕克也只打了20分钟。记者问起来的时候,波波眼睛一眨,“你知道,邓肯一向没什么表演天赋嘛。”

你能说老头不是在规避全明星赛受伤的风险?我不信。

别以为明星们打场比赛就算收工,为了应付各路赞助商,为了自己的生意,明星们的行程也是紧凑。2015年的全明星在大苹果城纽约举行,威斯特布鲁克的潮流店借势开张,整个周末都忙着展示自己的潮流细胞,忙得不亦乐乎。

威斯特布鲁克只是商业活动的一个缩影,明星们大多有自己的赞助商,在全明星赛这个节骨眼,赞助商们自然要组织活动让旗下的球星们多多曝光。于是明星们只好周旋在各个场地,不停地出席活动取悦球迷,这还不算NBA的种种官方活动。周末整整三天,行程紧锣密鼓,球星疲于奔命,赶上夜店爱好者们,聚在一起开个趴体,更是消耗精力。

其实全明星赛也就是个大秀场,大家聚在一起总要给点面子。往小了说,这是交际,往大了说,这是人脉资源。所以,人际关系一定得处理好。

说起人际关系这事儿,最著名的还是科比和马龙的段子。

我至今也很好奇为什么面对上前做掩护的马龙科比要喷出“滚开”的段子。他完全可以换一种更加圆润的说法,比如“请您团成一团离开。”——我想,大概是因为英语没有汉语博大精深吧。

其实科比的情商一直在NBA众球星的中下游徘徊,这次全明星的故事只是一个开端。不得不说,马龙的情商也是够低的。他上前给科比做一次挡拆可能只是在爵士的斯隆手下打球多了的一个习惯反应而已,看到后卫在高位就像苍蝇闻到了屎香,鲨鱼嗅到了鲜血,一个猛子就扎上去了。作为老资格球员,马龙稍有点察言观色的能力,也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何必为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做挡拆自降身价。

谁也没想到的是,在全明星内外,这件事情居然还有了2.0升级版。

非全明星2.0版本是:马龙后来到洛杉矶想组个F4,顺便玩点浪漫,结果被瓦妮莎一句“他调戏我”给毁了。科比在应付强奸官司、和奥胖打嘴仗之外又多了一个新消遣,和邮差撕逼。

全明星的2.0版本是,2003年乔丹的最后一届全明星,飞人面对马里昂的防守完成了一次难度极大的“准”绝杀(这本来可以成为一次绝杀的),然后,科比率性运球到前场,三分线外干拔,小奥尼尔的无影手被裁判看个清楚,接着就来了一个哨响。小奥当时就懵逼了,“天哪!我都干了什么?我毁了大帝最后的晚餐,我TM是不是要受诅咒下地狱了……”而科比——这个本可以拯救小奥尼尔和乔丹的男人——硬是撑着罚中了整整两球将比赛拖入加时。

实际情况是,多罚进一球,比赛结束,东部输,但MVP还是有机会颁给乔丹;少罚进一球,比赛结束,东部赢,MVP颁给乔丹顺理成章。偏偏进入加时之后,乔丹体力似乎已经透支(毕竟40岁开外了),科比借坡下驴之后加内特接过愣头青的黑锅一个劲跳投得分,然后将那个本来为乔丹定制的超大MVP笑纳。

两件事情,皆因科比初次全明星而起。即将退役的时候,科比回忆第一次全明星显得有些遗憾,因为没有彻底挑垮乔老爷,当时的主教练给他的时间也不算多。至于2003年那一次,科比直言“我想用一种old school的方式结束比赛。不是靠罚球赢得比赛,而是把比赛拖进加时,这样的情形我们(指乔丹)都会喜欢。”

实际上,没人喜欢这个结果,这两件事情也一直被当做负面清单被科黑们深深铭记,但凡高雅一点的吐槽,这两件素材是跑不掉的。粗俗一点的,直接就骂他强奸犯了。

说完了科比不黑一下詹姆斯似乎不是我的风格。好吧!

话说2006年全明星在休斯顿举行,彼时麦迪有三宝:“主场、高光、状态好。”在麦迪的各种表演下,西部上半场就大比分领先,眼看着麦迪职业生涯第一个像样的个人荣誉就要到手(他好像也没啥团队荣誉),勒布朗-詹姆斯站了出来。他抛下自己第四节隐身的绝技,开始频频得分。最终将东部队从失败的深渊中拉了出来。麦迪最后一投也被詹姆斯封盖。这事儿成了麦蜜最大的遗憾,所有矛头当然直指詹姆斯。就在詹皇举起MVP奖杯的时候,现场爆发出零星嘘声。

说到底这还是人际关系没处理好。大家心知肚明要把麦迪捧上位了,你又何必那么认真呢?何况,麦迪还是詹姆斯的篮球偶像。合理的解释是,詹姆斯要复仇:

话说2003年的圣诞大战,是詹姆斯职业生涯第一个赛季第一个圣诞大战。看来NBA对詹姆斯崇拜麦迪这事儿搞得很清楚,于是安排魔术大战骑士。再然后,麦迪毫不留情地在詹姆斯身上砍下41分,率领魔术队大胜骑士队。当赛季第二次相遇,尽管骑士队一分险胜,但麦迪豪取36分,詹姆斯在麦迪的防守下19投7中只拿到16分,被媒体推测撞上新秀墙。

这么看,麦迪和詹姆斯真可谓相爱相杀。全明星怒抢麦迪MVP只不过是两人恩怨的升级版。

说起情商和人际关系这件事,不得不提一下霍华德和两位教练。

2013年全明星比赛之后,媒体爆料时任西部对主帅的波波维奇在比赛中大吼霍华德,原因是波波在一次暂停后专门为霍华德布置了战术,但魔兽专门顾着和场边观众互动,没有认真执行战术,于是被吼。

2010年全明星,魔术队的范甘迪成了东部主帅,霍华德也是东部明星队当家中锋。一向严格的范甘迪允许魔兽在全明星赛场上投两个三分球,最终霍华德三分球两投一中。不过霍华德就此开启了自己的PG模式,他在一共参加的8届全明星中一共扔出13个三分球,命中2个。

这两件事也从侧面证明了霍华德的个性,他完全就是个大孩子,满脑子想着怎么好玩。全明星对于霍华德来说可能是最好玩的一种比赛,这是最近两年,他已经没有资格参加这种好玩的比赛了。

不知道在家休息全明星周末的时候,霍华德会不会苦练三分球。

全明星周末不仅仅是一场比赛,对于参与其中的球员来说,更是一场忙碌的旅行,对于极个别的球星来说,更是一项工作。

除了比赛,球员在这个周末都干些什么?作为一个曾经多次在前方报道NBA全明星赛的记者,我尽量在五分钟之内给您解释清楚。

回馈球迷/社会

球员们来到全明星周末参加的第一个活动不是媒体采访,而是球迷嘉年华。主办方通常会依托城市里的某个会展中心或是商场搭建一个超大规模的球迷娱乐场所(一些南方城市如洛杉矶、凤凰城、新奥尔良等也会在球馆外场或户外场所搭建嘉年华分会场)。嘉年华一般从周四下午开门,星期四、星期五以半天形式开放,星期六、星期日则全天开放。

一些效力于举办城市球队但未能入选全明星的球员会在星期四的嘉年华中出现,与球迷互动,参与游戏。星期五下午、星期六中午踩场训练前以及单项赛前,有一定球迷基础的大牌明星或是国际球员会陆续在嘉年华中露脸,用各种方式回馈球迷。为球迷送签名是最常见的互动方式,赞助商当然也乐意支持。当年代言某牛奶品牌的保罗也曾在嘉年华给球迷免费发放盒装牛奶。一些球员还会为球迷们发放组委会或赞助商准备的护腕、U盘等小礼品。

NBA以服务社会著称。在正式与媒体见面之前,一些现役明星(特别是社会影响力大的球星)、退役球星照例会参与到“NBA关怀行动”中。NBA关怀行动大多会结合当地实情开展社会服务(比如在新奥尔良著名的重建家园活动)。球员们会同NBA官员和当地政要(一般是市长)一起参与公益活动。活动时间大多安排在星期五中午12点至下午5点间。

对于球员来说,相比跟媒体打交道,与球迷互动总是轻松愉快的,不用比赛就能涨粉的事情每个球员都爱做。

当然,也不排除像杜兰特这样的骚年连续几年在“horse”大赛里专治各种不服。

圆桌采访

全明星周末正式的媒体开放时间是在星期五中午,参加全明星各项赛事的全体球员将在下榻酒店的宴会厅接受媒体的正式采访。这也就是著名的全明星“圆桌采访”。

参与全明星周末的球员将在这一时段接受来自全世界超过50个国家500名记者的访问(2015纽约全明星的数字是52个国家和534名记者)。

一般来讲,参加周六晚单项赛的球员将在中午12点率先接受访问,时间约为半个小时。随后,参加东西部全明星正赛的球星们分别到场接受圆桌采访,总时长约为一个半小时左右。

因为圆桌采访与NBA关怀活动时间有可能冲突,所以对于一些有公益活动安排的大牌球星来说,星期五的下午会略显忙碌。比如当年的姚明。

一般来讲,所有参与全明星周末的球员都会在这一时段接受到访问。过了星期五下午,与媒体打交道的球员就缩减到只剩全明星周末各项赛事的获奖球员了。比如,三分大赛的胜者会被问及“赢得此项殊荣对你意味着什么”之类的问题。对于某位大牌球星来说,除了说说对球队后半赛季的展望,他所遇到的提问也不会太过刁钻,大多是评价一下明星队队友的舞姿或是搞笑行为之类。采访相对轻松愉快。

社交平台

除了回馈球迷、向外界展示自己,全明星周末也是一个球员之间很好的社交平台。

球员之间的互动从星期五就开始。勒布朗-詹姆斯就曾在圆桌采访期间送给东部明星队的队友们每人一件小礼物,当然,是当着全世界媒体的面儿给的。一些私交不错的球员会在采访结束后相约观看下午的名人赛和晚些时候的新秀赛。当然,某些球星也会在夜里开个“私人趴”。

真正意义上球员之间有关篮球的互动是在星期六的踩场训练中,这通常是全明星周末的唯一一次训练,当然,我们都知道这种训练就是装装样子,让媒体拍摄而已。星期六的训练通常被安排在中午,从11点开始至1点半,东西部明星分别踩场。以往像奥尼尔、霍华德这样的搞笑选手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当众耍宝。不知道在多伦多,谁会成为这个舞台的“搞笑担当”。

有星期六单项赛比赛任务的球员会在下午3点半左右从酒店出发前往球馆。正式的比赛时间大多从晚上6点开始,持续到当地时间9点半左右结束。星期日的正赛,球员们的出发时间和比赛时间也大致相同。这最后的近三个半小时,是他们的show time。

全天候商战

全明星之所以是全明星,在于比赛之外的商业价值。无论是大牌球星还是参加单项赛的球员,在训练与受访之外,行程几乎被各种通讯商、游戏商组织的品牌活动占满。一些小型的品牌代言活动在这三天里会被安插在嘉年华中。如果有大型的品牌活动,如新鞋发布会,新广告首播,球星们通常将其安排在周五晚新秀挑战赛期间,因为那个时段NBA官方将注意力放在了新秀赛转播上,晚上也没有训练安排,球星们就有时间和空间为代言的品牌站台了。

2009年凤凰城全明星新秀挑战赛比赛期间,艾弗森就选择在菲尼克斯城郊斯科茨戴尔的一家酒吧内为代言的运动品牌站台。那是艾弗森剪掉标志性小辫子后的第一次亮相,比起在球馆内看罗斯VS奥登的状元对决,以全新发型出现的艾弗森显然在当时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

如果说为品牌站台是球星们在这个周末被动的额外工作,近年来,许多超级球星则在全明星期间主动搞起了副业。

2015年纽约全明星,最忙碌的NBA球员当属威斯布鲁克,因为全明星恰逢纽约秋冬时装周,为了推广自己与纽约高档百货连锁店Barneys合作的时装品牌,威少从星期四下午便在纽约W酒店开始了他五场商业活动的首场宣传。

威少先是在下午6点30分参加了品牌新闻发布会,回答一些体育记者们从不会问的问题。接着在7点30分参加由三星GALAXY赞助的时尚晚宴,同赞助商、高定设计师、时尚杂志主编、著名DJ和社会名流共进晚餐,讨论NBA以外的话题。晚上9点45分,威少同他生意上的伙伴还要在曼哈顿NOHO(纽约著名上流社区)举行party庆祝主理品牌上新。

这一切,都发生在全明星周末正式拉开帷幕之前。我们都知道,就算再忙,也没有妨碍他“顺手”拿走一座MVP奖杯。

球员们肯定都会想,能够忙得像威斯布鲁克那样,也算是一种幸福了。

多伦多,北美第四大城市,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很快,这里将是第一个在美国本土之外举办NBA全明星赛的城市。

为什么是多伦多?我可以给出很多理由:

比如2016年是篮球运动发明125周年,而篮球运动的发明者奈-史密斯博士,正是加拿大人;

比如历史上第一场NBA赛事是1946年11月1日在加拿大举办的,今年也正值70周年纪念。

再比如,“加拿大制造”正在成为NBA的中坚力量:MVP纳什之后,已经出了两个状元(请忽略本内特后来的表现)以及一个8000万先生。

再再比如,全明星赛每次都要放加拿大国歌,NBA号称北美职业篮球联盟(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几十年了总得在北美唯二的另一个国家做做样子……

而对于我,多伦多这个地方,除了百度出来的“最宜居”“最安全”的城市标签之外,只知道猛龙队,和文斯-卡特。

Half man half amazing

虽然在四十年代,多伦多短暂的拥有过一只篮球队,但毕竟只存在了一年。1993年,当一份申请摆在斯特恩桌面上的时候,他知道,机会来了。多伦多人想成立一支NBA球队。如果此举成行,那么NBA就正式跨出了“扩张全球”的一步,首次跨越国界。

于是,多伦多猛龙队诞生了。

和传统的冰球豪门枫叶队相比,猛龙这支成立于1995年的年轻球队,更需要在短时间里积聚人气。

球队的第一任掌舵人,“小飞鼠”达蒙-斯塔达迈尔小小的肩膀,实在撑不起这个重担。他主打的三年,猛龙的最好成绩才30胜,36.5%的胜率。时任猛龙总经理的“微笑刺客”,从斯塔德迈尔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但影子始终只是影子。

于是,1998年,猛龙选择了文斯-卡特。

或许,当时猛龙队看中的只是卡特的潜力——毕竟,比乔丹还能飞,在当时来看,既是战绩的希望,也是球票的保证。

然而,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卡特的气质,和多伦多这座城市完美的契合。

虽然以刚猛的扣篮和粗豪的外表著称,但卡特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安静的、亲切的人。同样是咧着大嘴微笑,奥尼尔多了几分逗逼,库里则是年少轻狂,波波维奇透露出深不见底的城府,“微笑刺客”更是阴沉冷狠。只有卡特,像个邻家大男孩,和蔼可亲不乏风度。

虽然,在和艾弗森那著名的飚分生死战失利之后,卡特竟然“还能笑得出来”,已经成为他职业生涯的污点,也是他“没有上进心”、“软弱无能”的铁证,但在我看来,那只是他的处世方式:笑容既是掩盖内心的失落,保持风度,同时也是斗志昂扬、重新奋斗的开端。并不是痛哭流涕才是痛心,捶胸顿足就是斗志。

拥有鼎盛期的卡特,多伦多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目睹了史上最伟大的扣将,以及他超越地心引力的表现。

不幸的是,因为过分完美,人们觉得卡特之后,再无扣篮。

尽管杰森-理查德森也曾胯下换手,格里芬赛场死亡隔扣,杰拉德-格林平框吹烛,但你再也不会从凳子上蹦起来,疯狂的、无意义的尽情狂吼,和身边的每一个人拥抱、击掌。这些,不过是人间巅峰,距离“神仙境界”,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你最多点点头:“这个是不错,但是……我可是看过卡特扣篮的人。”

也许是怕“扣将”这一不甚吉利的头衔扣在自己头上,卡特极力澄清,扣篮只是自己的爱好,只要是打篮球的事儿,他都擅长。

各种大幅变向、超远绝杀、脑后传球、转陀螺上篮……卡特热情洋溢的挥洒着自己的才华。猛龙队也终于有了自己的主心骨,开始进军季后赛,甚至打进过东部半决赛。

于是,多伦多也成了欢腾的海洋,航空中心成了另一个篮球圣地。

“Goodbye Michael,HelloVince!”——这就是多伦多球迷对卡特最热烈的爱。

好景不长,当球队选中波什之后,更让卡特感到了危机和不尊重。

很难说是谁背叛谁,球队和卡特,都有各自的考量。但是,裂痕出现了。

卡特公开发声,要求离队,并消极比赛。2004-05赛季,在被交易去篮网队之前,他的数据只有15.9分3.3篮板3.1助攻。主场开始嘘声不断。

令猛龙队球迷深受伤害的是,卡特离开猛龙来到篮网队,在当赛季剩下来的57场比赛中,场均27.5分5.9篮板4.7助攻,所有统计都几乎翻番,还成功帮助此前几乎垫底的篮网杀入季后赛。

终于,嘘声变成了仇恨。

而卡特选择用更大的伤害来报复老东家:2005-2006赛季,三分绝杀;2008-2009赛季,空接绝杀(要不要这么狠!);而2006-07赛季猛龙队好不容易在波什的带领下重回东部第三,卡特却像是要证明自己才是那个更好的,带领篮网队首轮4:2淘汰猛龙。

多伦多,以及猛龙队的球迷们,忘不了卡特的伤害。

直到2014年11月20日,猛龙建队20周年。

卡特抬起头:球馆大屏幕播放着他的视频集锦。全场两万名球迷起立鼓掌。现场DJ歇斯底里的喊出了他的名字。

泪水从卡特的眼角滚下,浸湿了嘴边的胡须。嘴里迸出一个轻轻的“Wow”。情绪无需掩藏。

一切恍如初见。

二十年后,红尘再相逢,仇恨灰飞烟灭。恰如少时红颜,彼此仍是最爱。恨妒仇,不过只因爱不得。

Toronto theGood

多伦多,一个静静矗立在安大略湖西北岸的美丽城市。这里正是一个“亲切”的地方。

“Bonjour!捧酒喝!”(法语:你好)

“안녕하세요!阿尼哈赛呦“(韩语:你好!)

“Hey,what’s up man?”

“吃了吗您嘞?”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阿里加多 故大姨妈死!”(日语:请多关照!)

……

这里有一半的居民,是来自一百多个国家的不同民族的移民,操持着140多种语言,其乐融融的生活在一起。这里有5个唐人街、2个意大利区,还有希腊街、印度城、韩国城、犹太人市场……顺便提一句,咱们勤劳刻苦的中国移民,在这里人数最多。除了加拿大的两种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之外,粤语甚至已经“晋升”为加拿大第三大语种。

然而,多民族聚居,在多伦多并没有成为混乱的根源。事实上,这里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城市之一。享有“北美最安全城市”的美誉。兼收并蓄,有容乃大。这就是令无数向往新世界的游子们,倍感亲切的多伦多。

所以,虽然比家乡奥克兰冷了不少,但卡特的心,却是热的。在这里扎下了根。

在经历过初创期的“泥泞约克”(和纽约New York一样,开始多伦多还是个殖民小村的时候,为了让移民念着家园约克郡,起了“约克”这个名字。从“泥泞约克”的诨号上看,显然,这里生活不咋地),以及“Toronto the Good(多伦多好地方)”(其实是反话,就是“糟糕的多伦多”,因为曾经实施《主日法》,很长一段时间,多伦多一到星期天就不允许有任何文娱、体育和商业活动。好端端的双休日却要装严肃,当然人们会闹情绪),多伦多逐渐进入黄金期。各地移民带来了活力,以及各种文化、艺术。

透过砖石的墙壁、钢铁的骨架还有透明的玻璃窗,你可以参观多达125家博物馆,还可以坐在世界上第二繁忙的图书馆——多伦多公立图书馆徜徉书海。想活动筋骨?跟着加勒比大巡游中钢鼓的节奏扭起来吧!累了想歇歇?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首映礼上找个位置坐下,看看最新的大片。你走出电影院,就会看到成千上万的圣诞老人穿城而过——那是世界上最大的圣诞老人大游行。再走两步,街头艺术节和爵士音乐节会让你迷失在音乐的海洋中。如果天阴下雨,或者寒流侵袭,别害怕,你照样可以逛街休闲,不用担心自己窝在家里发霉。这里又长达27公里的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城——PATH,地下城里有一千二百多家商店和服务机构,逛个几天不成问题。

有过统计,多伦多每年的大小节日多达一千个,平均一天要过两个半节日。

新生的多伦多,是快乐的,蓬勃的,闪耀着光芒的。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2013年申办成功之后,多伦多猛龙队的母公司枫叶体育及娱乐有限公司新任主席兼CEO蒂姆-莱维克表示,多伦多的全明星赛将不止是篮球和音乐,“时尚、电影、美食以及其他各种话题。它们都是这座城市的标志。”他说,“我们希望通过举办全明星赛这个机会,能够让所有人都领略到多伦多这座城市的非凡之处。”

就像吹着萨克斯管的卡特,还有跳着舞展示自己球鞋的卡特。永远快乐,少年不知愁滋味。

不难发现,多伦多猛龙队历史上没有什么超级球星,唯一拿得出手的招牌恐怕就是卡特了。但是,这么好的地方,怎么就留不住人呢?

高税率,高税率,高税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其次,他们远离美国,地处北部边陲。

(顺便,这里要吐槽一下:加拿大3500万人口,要维持一个国家的运转和高福利,大家伙儿多摊点儿税钱是可以理解的。要知道,美国有3.5亿人口,福利还不如加拿大,所以个人所得税要少一点。但是,这些都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我大天朝万税万税万万税,光打水漂不见响,岂是你们那些纸老虎们能比的。)

今年的全明星,有人说最大的看点是科比退役前的“最后一次”,还有要看吴亦凡“亚洲明星首次参加名人赛”。

什么科比,吴亦凡,包括詹皇,库昊,我都不关心。我只希望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能够出现在球场一隅。有些老观众,能和他击掌寒暄,诉诉衷肠。然后,坐在扣篮大赛评委席上,咧着嘴,大笑着,看着后辈们向自己致敬。

电话。

有时候,平庸与精彩之间,只是隔着那么几组数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