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为何能一年狂赚近4亿欧元?中国足球能否借鉴欧洲豪门成功经营模式?中超的欠薪现象有多严重?政府和假球之间又有何神秘的关系?本期节目,颜强和马德兴将为您逐个揭晓答案。
喝启力添动力,欢迎大家收看由娃哈哈赞助的网易《超级颜论》,我是颜强。在这一期开始之前,其实我们应该就上一期留下的一个疑问进行解答,我们先扫一下这个更衣室当中摆设出来的各件球衣,在那边有一件蓝色的球衣,26号,在这里我可以回顾一下,上一期当中我提到整整两年前,大概就是这一时候我曾经和李冰冰小姐一块儿去到切尔西俱乐部参加过当时他们俱乐部的一个“season gala dinner”,就是一个赛季结束的聚会晚宴,在那个晚宴当中,有一位切尔西的著名球星不断的,两次三番的,甚至通过各种人去索要李冰冰的电话号码(笑),这个人就是著名的“蒋委员长”,蒋-特里,我相信在微博和我们节目很多互动的渠道当中已经有球迷,有我们的受众找到了这么一个答案,我们后期的工作人员会通过细心遴选挑出一位获奖者送出精美礼品。
本期问题:弗格森为何要非卖小贝不可?但在这个悬念揭晓之后还会有另外一个悬念诞生,因为在这一期的《超级颜论》当中我们邀请了一位我的好同事,我的老朋友,他也会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疑问,这期嘉宾是《体坛周报》著名的记者马德兴老师,我记得马德兴给我讲过一段往事,好几年前,也是很英超相关的,马德兴曾经陪同当时中国队主教练朱广沪去曼联的基地拜访老爵爷弗格森,在一段长谈当中朱广沪问了弗格森一个问题,“在您任上怎么卖了这么多大牌球员?”因为那时候距离弗格森卖掉贝克汉姆这一众球星时间还不长,这时候对于俱乐部的管理,对于大牌球星的管理,什么时候销售,应该什么时候把这些人卖掉,弗格森给出了一个非常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解释,这个解释大家想想会是什么?我们待会儿会有马德兴老师的解读,但解读不到下一期我们是不会公布的,所以敬请大家积极参与到我们这个节目中来跟我们互动,来回答一下,想象一下弗格森治理大牌的铁血手段是什么。
曼联赞助商多多益善 2012年收入近4亿欧元
OK,回到正题,这一期我们说的是钱的问题,这期是比较艰涩的问题,还是要从曼联开始,这一期的背景是“点球成金”,但应该有两个标题,也有“点金成球”的,在英超,在欧洲足球事业当中应该是点球成金,通过足球的商业运营能够为你带来巨大的商业效益,但是回到咱们国内的足球赛场,在中超我们看到的可能更多是另外一种现象,通过足球的运营而获取足球之外的更大的社会利益和政府公共关系这方面的利益。
这样不同的足球经营模式,哦,那皮带非常有名,我觉得这样不同的经营模式实际体现的是两个不同社会环境之下足球文化对于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这里先要跟大家介绍一条新闻,这是关于足球经营方面的新闻,就是曼联最近又把自己卖了,怎么卖的呢?是把它的训练服的胸前赞助卖掉,包括它的卡林顿训练基地,我们都知道一个足球俱乐部一般是有正式比赛服胸前的赞助位置,叫做“Major Sponsor Place”,这是一个主赞助位置,曼联和很多一些大牌俱乐部可以把它训练服的胸前赞助位置也卖掉,这是因为它的俱乐部训练曝光度也非常高,很多人去观看,有非常重要的传播价值,曼联把它的训练服以及卡林顿训练基地合在一块儿卖了天价,卖给了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公司怡安,怡安是这这个赛季曼联比赛服胸前位置的赞助商,下个赛季将会留给雪佛兰,而每个赛季能够卖到3000万英镑,主比赛服。而怡安将会退及到他们的训练服以及卡林顿基地的赞助商,那期合同是八年1.2亿英镑,也就意味着曼联训练服和卡林顿基地的冠名权都能卖出1500万英镑,从这个方面来讲曼联的收益确实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这个俱乐部目前已经有33个赞助商,来自于世界各地,而曼联赛季的总收入,根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在2013年公布的“足球金钱联赛报告”当中显示,也就是European club list当中显示,它可以接近4亿欧元。
小贝等于曼联50%的价值 助皇马超越曼联
不过单以收入论的话,曼联在这方面还要落后于皇马和巴萨,这当中我们特别得提一下,皇马是从什么时候反超曼联成为世界上收入最高的俱乐部的?这个节点就是在2003年5月,皇马从曼联收购贝克汉姆,在当时这场收购案发生的时候,皇马那时候的商业总监桑切斯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只要拿下贝克汉姆,我们就拿走了曼联50%的市场价值。当然这句话有些夸大其词,不过正是因为签约贝克汉姆,找到这么一个契机,尤其是由弗洛伦蒂诺这样新派的足球商人来经营一个足球俱乐部,让皇马在市场营收这方面产生了巨大收益,我们前面提到过曼联上一个财年的收入是接近4亿欧元,而皇马同期数据已经达到了5.13亿欧元。
这样一部分收入从一个俱乐部的整体收入当中来说的话,叫做“Commercial revenue”,而这种商业赞助收入在一个俱乐部当中只是它三大板块之一,其它两大板块分别应该是比赛日收入,Matchday revenue。球票,以及在主场各种相关经营和球迷消费收入为主;另外一块是媒体版权转播的收入,在一个相对健康的职业联赛当中,这三者的配比应该是442的配比,当然,最健康的模式现在来看不再是442,更应该是333,这个模式,曼联现在的收入结构当中接近4亿的欧元收入可能更接近于三比三比三的相对均衡的配比。
解密俱乐部成功范例 中超收入构成不合理
一个经典的欧洲足球俱乐部经营的成功范例应该是包括,首先要通过投入取得俱乐部的竞技成绩,有了成绩你才会有知名度,才会有影响力的扩散,才能够将你的球星和整个俱乐部的知名度在社会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扩散,所以应该是从成绩到影响力再到终极的整个品牌经营,像皇马,像我们提到的曼联、巴萨其实都是按照这么一个逻辑来演进的,但是类似的职业足球经营模式在中国却很难找到一个成功的案例。
在2012年的春天,网易曾经推出了一个“中超联赛俱乐部价值报告”,在这个价值报告当中揭示出了一些让我们感觉诧异的一些现象,我们前面提到,一个相对健康的欧洲职业足球俱乐部它的收入应该是442或333的配比,而在中超则是811的比例,80%的收入是通过商业赞助的行为完成的,而来自于门票以及媒体版权的收入各占比例不到10%。
恒大三年投入逾10亿 品牌价值暴涨6倍
这当中一个突出的范例不得不提一下,广州恒大俱乐部,也是过去三年在中国乃至于在亚洲都非常引人注目也无比成功的一个职业足球俱乐部,在许家印投资这个足球俱乐部接近四年时间之内,整体的投入已经超过了10个亿的人民币,而他获得的收入有多少?这些收入不是通过直接的媒体版权、门票销售或商业赞助来完成的,许家印的测算方式和这些传统的足球经营模式完全不一样,他可以把任何只要出现“恒大”两个字的关于这个足球俱乐部,关于他旗下球星的各种报道都列为自己整个公司品牌提升的广告存算,广告露出机会,所以他觉得虽然投资超过了10个亿,但是恒大的品牌从2009年,当时有一个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品牌估值,为40多个亿,上升到现在240多亿人民币,翻了6倍,他觉得他这10个多亿的投入应该是完全合适的。
前面咱们相当累赘、复杂的说了这么多关于欧洲职业足球的经营模式和中国职业足球经营模式之间的对比和误差,这其实是在为接下来的《少数派报告》埋下伏笔,因为待会儿我们将会请出马德兴老师和大家一起详细探讨分析中国职业足球经营能否借鉴他山的经验。
颜强:喝启力添动力,欢迎大家继续收看由娃哈哈赞助的网易《超级颜论》。现在进入到了“少数派报告”的环节,今天我们将请出一位非常德高望重的重量级嘉宾,关于这个人的背景介绍,我觉得都足够这一期节目了,因为他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经历、太多的绰号、太多的成绩,当然这当中我只会选他的绰号来说一说,因为最早他能够以他个人的姓名来命名一个新闻社,叫做“德兴社”,后来又有人给他的名字前面加上了“皇家”两个字,我们同事的时候出过一个谜语,曾经有一个健美教练叫做“马兴”,马兴跟他的名字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个谜底就是“缺德”,当然,马德兴老师从来都不缺德,马德兴老师是一位在整个职业足球足球报道当中经历最为丰富、足迹遍及全球各地的一位最为资深的足球报道人,我相信如果南极洲或者北极洲也有足球联赛的话,马德兴老师肯定会第一线报道。马德兴老师其实年龄并不大,跟我相近,可能比我还年轻,有人说他的年龄跟他的头发一样,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皇家马德兴!马德马德,刚才损你损太多了。
马德兴:无所谓,习惯了,习惯了。
颜强:马德老师曾经跟我是十多年同事的老朋友,我们之间不知道争吵过多少次、辩论过多少次,但这份情谊一直都存在,而且马德兴是公认的在整个中国媒体界最为敬业、最为勤奋也是最为出色的一位足球记者。
马德兴:后面那句话就不用再说了吧,要不要加“之一”吧,我得往下钻了。
主持人颜强:没有之一,只有马德。我们今天是想听马德老师说点段子的,我们不想听太多严肃的经历,因为这几年我们发现你对整个国家队方面投注精力比较多,但今天我们说的跟整个职业足球特别是职业足球运营规范相关的,而今年恰恰也是中超10年,职业化改革20年,在这些节点中20年你全部都参与了,应该有很多故事跟我们分享,请马老师就座。
马德兴:应该有很多吧,我相信应该有很多,尤其是早期的时候,那里面的故事应该是有很多东西的,毕竟大家关注的是最近对足球,尤其是对中国足球关注的,我相信可能是因为恒大的起来,大家可能对最近一段时间比较了解,对过去以往的一些情况可能相对来讲可能年纪轻,对历史这些东西不是很清楚。
颜强:但所有这些历史存在过的问题其实对现在都会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影响,在咱们这次对话开篇之前我想引述一段,有这么一段报道显示,在去年,中超公司最终年终盘点的时候发现牵涉到各种,不管是媒体版权的收入还是赞助商收入这方面都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到了年底,该要盘点,该要关帐的时候,还有很多硬收款项没有到帐,这样的一种现象存在,这样的现象在中超以往的经营中是不是常有?或者说中国职业足球,不光中超了,包括甲A。
马德兴:我想这种情况是经常有的,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有一年,应该是在2006、2007年那两年,当时我相信大家可能都有印象,赞助商是一个啤酒商,按说应该是打帐过来的,结果人家是运了很多啤酒直接送到足球办公室,那次我印象很深,我去足协办公室的时候,进办公室的时候,他们办公室进门口就一摞,我说什么意思?你们直接喝酒?说人家是人家送过来的,我说什么叫送过来的?说人家啤酒发来是过来顶账的。
颜强:(笑)。
马德兴:按说我赞助款项,我应该是拿钱来顶,但是他直接把啤酒……
颜强:球员在场上别喝矿泉水了,直接上啤酒(笑)。
马德兴:对,我们开玩笑就讲了,这样一来球员喝酒是天经地义的事,你们发赞助款项应该把钱打到帐上,你们拿啤酒过来顶,而且到年终分红的时候每家俱乐部也是拿啤酒,每家俱乐部过来开会的时候是领啤酒,拿回去。是这么来的。
颜强:这是一个例子,当年的赞助商们拿啤酒,那现在的赞助商,房地产公司是不是改发房子了?
马德兴:这我就不知道了,但怎么讲呢,现在的赞助商的情况,目前的情况,比如他是从2011年7月份开始赞助,合同从那个时候开始,但这个钱一直到……过了整整一年之后,第一年的赞助款项才到位。
颜强:所以是延期付账。但不管怎么样从目前中超的赞助金额上来看,当然这当中包括了国家队的投入,因为当时这个赞助商打出来的是全面支持中国足球的投入,而不仅仅是冠名中超,哪怕我们将三年五亿的金额做一个总体中超冠名来算,价值也不低,我对比了一下巴克莱银行对于英超的赞助比中超的冠名赞助高出三四倍的样子,但体量上论,中超可能连英超的10%都到不了,但在联赛整体冠名这方面差别倒不是很大,这就折射出一个问题,中超其实每一个个体俱乐部的经营体量从收入上来看并不是很高,因为我前面提到了811的比重。
马德兴:对,现在整个中超这几年的价值,其实我觉得是过低,为什么讲过低?我们可以看一下职业联赛起来,中国职业联赛从1994年职业联赛起来,第一年,当时跟IMG签的赞助合同是120万美金,当时比价肯定比现在高,折合是1000万。
颜强:八点几。
马德兴:赞助商第一年是1000万,到了一九九几年签定第二个五年赞助合同的时候,那一年时赞助费用已经到了一个亿,一年的冠名赞助,1999年。
颜强:当年每年整体赞助翻了十倍。
马德兴:仅仅五年时间,1999年的时候中国足协跟IMG签定第二份五年协议,1999年第一年整个赞助款项是一个亿人民币,到了2000年按照原合同计划是在原有基础上再加10%的比例往上走,应该说这个赞助金额,现在的赞助金额冠名费,现在万达一年给中超的整个赞助是5500万。
颜强:实际上还是缩水了。
马德兴:大家都知道,人民币一直在不断往上走,实际的购买力是在下降,但是我们现在整个中超冠名费用还不如1999年,目前中超整个……我们尽管说现在已经比过去好多了,但是如果我们跟1999年相比,还是差了将近1倍多。
颜强:这是挺惨淡的一个事实,而且在1999年的时候属于甲A的时代,中超是从2004年开始的。所以从这么一个角度来看的话,中超商业经营这方面存在的挑战挺大的,它一直没能够恢复到甲A相对火爆的,1999年的状况。
马德兴:对。
颜强:而从很多俱乐部的角度来看,收入真的无从体现,因为我们前面提到了811的配比,80%来自于商业赞助,不管是送你几百箱茅台酒还是别的,不管是啤酒还是茅台酒,总是有这么一部分收入,但其它的板块,比如媒体版权,受制于中国媒体环境的限制,还有就是球票,主场经营收入也很低,但为什么这些俱乐部一年能够收个三四千万就很不错了,还敢这么大笔的花钱,因为现在一个中超俱乐部一年如果没有上亿资金的投入,是很难有话语权的。
马德兴:但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看待整个中超,首先我们想要说的是,现在很多俱乐部,名义上的俱乐部,看后面整个企业也好或是整个公司也好,它搞整个足球,既然都知道不挣钱,但为什么还要拼命往里投?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或原因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就是它背后所获得的很多优惠的一些东西。
颜强:利益的转换。
马德兴:整个利益的转换。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某一家俱乐部,南方的一家俱乐部建立一个很大的足球学校,但是这个足球学校要这个地皮,这个地皮价值多少钱?260亩的地皮,如果这个地皮按照整个市场价格花钱来买,你需要花多少钱拿下所有权?但是他能够通过其它很好的方式(得到),因为我搞整个足球,领导经常去看足球,我直接签字化押,整个地皮就过来了,我是投入了这么多钱,但幕后的那些东西,这个事情到现在为止是这样的,在十年前甚至更早一些是企业一样,很多地方,俱乐部帐面上是亏着的,但实际我所获得的利润,获得的好处是无可抵量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甲A时代,大家都知道,地方有烟草局,你在我这个地方可以销售,在那个地方不可以销售,但是我因为赞助整个足球俱乐部之后,我这个烟草销售可以获得特批。
颜强:打断一下,我突然想起几个字,当时有个山东鲁能泰山俱乐部,泰山将军这支烟,厦门远华那时候也有关系,最有名的是云南红塔,武汉红金龙,深圳是不是也搞过一段时间?
马德兴:深圳没有。
颜强:烟草专卖。
马德兴:烟草专卖,包括重庆的红塔,我这个地方烟草销售是有地域限制的,因为中国地方大,大家都有分块,但我通过某种方式,这个烟可以在其它地方进行销售,整个销售利润,烟草公司其实是获利的,烟草获利,但俱乐部是亏着的。
颜强:几千万养一个俱乐部,但在其它市场上获得几个亿的销售收入,大帐算起来完全合适,你说烟草是这样。
马德兴:酒也是。
颜强:各个地区的开发区、管委会直接投入管理,或者是巨型国企,只要看中超俱乐部的名称就知道有多少国企存在,房地产公司是这几年最活的,其实一定意义上足球俱乐部就像一个链条一样把各个不同的经营利益串在一起了,但足球本身是不是存在利益,足球产业在中国到底有没有呢?
马德兴:我觉得目前在中国谈足球产业为时过早,为什么讲这个词过早呢?我们都知道英国足球一开始起源之后是一直得不到认可的,但到了1900年的时候英国皇室颁布了皇令,认可职业足球是一个行业,随后逐渐的开始在法律层面开始认可整个足球,包括欧美,现在我们坐在这边谈整个欧美职业足球的时候也必须要看到一点,欧美各个国家在关于足球上面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给它定性。
颜强:没错,印象最深的一个是王室有法令出现,同时包括王室成员参观足总杯比赛,这是表态认可。
马德兴:比如英国,托特纳姆热刺在上市之前,1991年英国整个议会开会讨论,允许职业足球俱乐部变性,本来是非盈利性质的,允许它成为一个盈利性的公司,是法律现行;再看德国也好,意大利也好,包括西班牙也好,法国是民法,西班牙是宪法,阿根廷是宪法,明文规定,给职业足球定性它是一个行业。
颜强:它的定性其实很明确,由于它是一个重商主义的资本市场国家,允许足球是具备盈利性质的,德国、法国,尤其是法国,完全把它当做社会机构管理,在德国,德甲也有明文规定,大部分股份应该由球迷控有,保证了一定盈利性色彩,但基础还是社会公共性机构。
马德兴:包括法国到现在为止一直在争议允许不允许上市,法国政府体育部一直在争论,法国现在是唯一欧洲五大联赛里没有上市俱乐部的,人家是法律上面讨论。那么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条规定承认说你职业足球是一个行业了,大家可以去看一下,2002年颁布中超18条准入标准的时候,上面明确写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颜强:这么说起来,我觉得中超岂不是商业化程度最高的?
马德兴:你是根据《公司法》来定的,但我们现在很多人,大家经常可以听到、看到这样的报纸,很多搞职业足球的经纪人也好或是俱乐部总经理也好,他们都在讲,足球是公益性质的,包括老板也在提,说足球是公益性质,我们在中国目前对于足球的定位和定性究竟是什么。
颜强:你到底是做产业还是做慈善?
马德兴:现在有吗?没有。所以在没有的情况下大家都可以……
颜强:我为什么说中超职业足球无比商业化呢?我们回到整个中国足球的起点,你可以发现从中国的甲A创立1994年开始,从起点上我们就把我们的根儿都卖了,在那个时候就出现了把俱乐部挂名权卖出去由资本方所有的状况,但现在为止我们也没有看到前面提到的高度化的商业俱乐部,没有看到一个曼联耐克俱乐部,曼联雪佛兰俱乐部,也没有皇马奥迪俱乐部,皇马阿迪达斯俱乐部,人家是绝对不会把它俱乐部的冠名权拿出来销售的,而我们在职业俱乐部设立的元年就出现了这么诡异的状况,您如何解释一下?这既是极度的商业化,同时又是极度的不合理化。
马德兴: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足球在这么多年整个发展过程当中,中国职业足球20年,我觉得足球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是在走向正规的产业的方向发展,足球在这个过程当中只是扮演了一个广告、载体的角色,我是这么给它定性的。
颜强:一个广告载体,或者是一个社会公共关系的经营平台,甚至是一个政府公关的工具。
马德兴:对,很多事情,很多地方,我想说一点,两年前大家都很清楚,中国足坛掀起了一场打假反赌的风暴,但是很多事情没法儿查下去,为什么?因为直接,我所了解的很多足球比赛,不仅仅是俱乐部跟俱乐部之间,是直接由政府……
颜强:俱乐部背后的支持力量。
马德兴:背后的相应的政府部门参与在里面,而且这个比例达到什么比例?我只能讲一个数字,90%以上都跟幕后的东西有关系,没法儿再往下说了。
颜强:查来查去查到自己家里了。
马德兴:再往下查没法儿查了,所以只能到此为止吧。
颜强:水至清则无鱼,这话谁说的?但就是这么一个状况。
马德兴:实际情况就是这个样子,所以目前来讲我们谈整个产业也好,谈足球有前途,这是肯定的,但是在走向真正职业化或产业化之间,很多问题、很多关系需要理清,但现在的问题恰恰是我们根本就理不清的。
颜强:没有规则,而是只看到利益。利益也是要通过规则来约束和保护的。
马德兴:很重要的一点,关于整个赞助、冠名我可以再讲一个段子,很早以前的,大家都知道,1994年甲A职业联赛第一年起来的时候万宝路是一个烟草,后来是国家工商部门禁止了。
颜强:广告法规。
马德兴:广告法规。后来我印象很深,很早之前曾经跟当时足协的秘书长,足协的一把手王俊生,曾经问过,中国有钱的企业公司那么多,你为什么不找一个国内的本土企业我说,你看人家国外,人家赞助的时候,冠名商都是本土企业,你怎么想到找一个老外企业呢?过了一段时间,过了很多年,我觉得现在可以讲了,当时俊生讲的话很明确,“我找一个国外企业,至少到点人家会把钱打到我的帐上来,我找一个中国企业,我过了一年,过了点之后我跟他要钱,他会跟我找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不给我把钱打过来。”
颜强:而且作为足协,作为司局级单位你还搞不定它。
马德兴:对,所以他说我宁可找一家国外的企业来赞助,为什么?人家至少能够到点付款。
颜强:商业规则。
马德兴:我举这么一个规则,举一个例子,大家都在讲中国足球没有诚信,中国足球形象很差,但我觉得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足球的问题,我们的很多企业也好,很多公司,它的很多做法,不是有一句话吗?现在欠钱的是爷,不是借钱的是爷。我觉得这就是规则、规矩,我们现在很不健全。
颜强:马老师给了我们一个特别好的例子,大家如果回去翻看中超、甲A元年的时候,以及CBA的元年,最开始的两个冠名商分别是马老师说的万宝路,以及1999年开始CBA联赛开始的第一个赞助商希尔顿,这两个烟草公司现在基本在市面上很少见了,但那个时候只能够相信他们,有这么一个说法,如果说国企或是有太强政府色彩的俱乐部资方不是那么靠谱,不是那么接近市场的话,像现在更加兴盛的房地产企业来参与足球,会不会帮助这个市场的秩序建立得更加明确一些呢?
马德兴:我这边想说一点,相比较而言,在目前中国的俱乐部里面,如果是国企在幕后当主要的赞助商或主要的股东的话,他们相比较而言,俱乐部比较规范,比一般的私企要规范得多。为什么?我想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知道江苏舜天,它的后面是国企,舜天俱乐部去年成绩也不错,亚军。我后来去采访,我特意问了几个老外,问了中后卫埃里尔森,我说“你觉得为什么你们江苏舜天成绩能够这么好?”他就跟我讲了一点,他说我告诉你,第一个原因就是江苏舜天俱乐部的工资到点就打在我卡上了。
颜强:和王俊生老师的回答异曲同工。
马德兴:中国有那么多巴西外援在这边,我们经常相互之间有联系,很多球员到现在为止是欠着工资的。
颜强:咱们必须给德罗巴打个电话问问。
马德兴:咱们再回想一下经常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欠薪也好或是欠工资也好,很少从国企背景的俱乐部传出来,更多是私人老板、私企出现欠薪,不仅仅是中超,中超现在可能好一点,申花那事儿咱就不提了,中甲、中乙俱乐部经常会有欠薪,所以在国企俱乐部中,在中国足球目前发展过程中我觉得是不能排斥的,队队员至少从按时发放工资这一点来讲我觉得能够稳住球队的军心,这一点非常重要,整个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我觉得是不可低估的。
颜强:这是一个两难的处境,一方面你看到国企或是有比较强的政府色彩的机构对俱乐部的影响能保证它相对比较规范的运行,但牵涉到足球产业如果要独立存在的时候,这些资本力量所带来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又在干扰一个联赛独立秩序的建立,原来有很多人说私企如果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足球可能能够帮助他规范市场行为,但如果这些私企连基本的规范和道德都不遵守,它根本不可能帮助足球产业建立起规范,突破之道在哪儿?我们如何平衡这两种关系?国家资本的力量以及民间资本的力量。
马德兴:怎么讲呢,就目前整个中国而言,我觉得跟欧美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整个国家经济结构的差异,因为整个中国经济的主导是国企,我们必须要看到、面对这个事实,国外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简单的进行比较,要求我们去学,我觉得不现实。
颜强:没错。因为社会大背景不同。
马德兴:社会大背景目前是这种情况,包括大家一直谈到的一点,过去这么些年来在说,“我们必须要学习日本足球”,我觉得我们学日本足球可以学,但很多……
颜强:正好有网友提到你对于日本足球的借鉴,因为你这几年去日本去得不少。
马德兴:但学日本足球我们必须要看到一个现实的差异,社会现实,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法律等等一系列的现实问题,比如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日本小孩踢球跟我们中国一样,他踢球受伤之后家长不会像中国家长一样找学校,找各方面,人家是什么,人家一个小孩子受伤至少可以利用五个法律条文,日本国家都有专门的法律保障体系,是五个,而且根据这五个法律,我所有整个社会,小孩子受伤了,家长基本是不会花钱的,整个国家全部保证你,给你解决,在中国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断然的说要学习日本,是看到了这一方面,但我们更要看到整个社会发展的结构和体系,我们是存在着差异的,我们一直讲,足球是社会的现实和社会的反映,要解决足球的问题如果只是从足球层面来解决,不现实,必须要整个相应的社会的配套的体系全部跟上才能解决社会中的问题。包括我还可以再举一个例子,这个月初跟着国安去乌兹别克。
颜强:昨天晚上你又写了三个文。
马德兴:咱们不提这事儿。
颜强:能不能少写一点,给我们留点地方,不要赶尽杀绝,再说乌兹别克(笑)。
马德兴:乌兹别克整个足球,我们可能没法儿想象的事情,它14家顶尖俱乐部全部是国企。
颜强:所以这可能是另外一种模式,如果我们完全一切去参照英超,参照美国职业体育这些模式,由于社会背景的不同,以至于这些所谓的成功经验在中国往往是不适用的,没有本土化的结合是不可能发挥出它的效率的。
马德兴:所以有的时候讲一句话,“中国特色”,我们更多时候把它当作一句戏言或反话,但很多时候,面对现实,“中国特色”这几个字真不是随便说出来的,看我们怎么去理解,如果我们把它当做反面的故意去反面理解,说中国特色是借口,但面对很多现实问题的时候,“中国特色”还是有道理的。
颜强:谁让这个国家与众不同呢?所以应了那句话,球场小社会,社会大球场。这一切如果不放在广博的社会环境当中我们不可能解决这一切的问题,当然,马老师这一系列的讲述,各种段子,让我坐在这儿越来越觉得冷,我觉得咱们这个话题太艰涩太繁重了,接下来有几个轻松一点的话题问问你,好多都是从网友那儿征集过来的,一个是,你怎么看穆里奇加入中国国籍这件事?
马德兴:我觉得不现实,不靠谱,第一个,国际足联规则必须是五年。
颜强:从07、08年,咱不是一块儿报道过那事儿吗?
马德兴:把埃莫森干掉的时候,2007年5月份在悉尼。
颜强:这是我和马老师的一次合作,也没帮到中国队。
马德兴:咱是仁至义尽了,能帮则帮,但比赛最终还是要到场上打,不是想着靠外面的东西,这个话题不扯了,07年国际足联规定,一个球员入籍必须要在所在国家居住满五年,只有五年之后你才可以提出申请,穆里奇是2010年7月份来的,到今年7月份才刚刚三年,至少还有两年时间,所以关于穆里奇能不能入籍的问题我觉得只有等着他符合了国际足联的规定之后我们再来谈这个事情,现在中国怎么讲呢,很多时候为了把一个事情搞上去,老是急功近利,想着不按规矩,包括中国的法律规定,《国际法》里面,入籍要八年,这都是硬条文,所以我们不要想着投机取巧去采用别的方式。
颜强:咱们的媒体同行平时不做足功课提出来的问题都好笑,但另外一个问题也是今天我想收尾的话题,你什么时候当上中国足协主席啊?
马德兴:下辈子吧(笑)。
颜强:好,谢谢谢谢,马老师的讲述让我对于中国足球未来的希望,感觉跟我对他的发型观感有点相似,有点渺茫,但毕竟还是存在的,谢谢马老师。
电影剧情:贫民足球少年的奋斗史
这一期的《影事》我们为大家介绍的是一套系列电影,叫做《Goal!》,《一球成名》,就看我们这个大屏显示的这张海报,这是一个几乎完整的足球真人秀的电影环节,总共分为三集,《一球成名》,最早应该是在2001、2002年策划的这么一部电影,从2003年投拍,讲述的是一个墨西哥的足球少年,他如何偷渡去到美国,然后从美国又去到英国,效力于纽卡斯尔联队,后来从纽卡斯尔联队成名,一球成名之后完成了他的梦想,加盟皇马。
但是这部电影最后设定的高潮应该是在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整个这么一个过程其实讲述的是一个拉丁足球少年的一个完整的足球梦想,因为我们知道,从墨西哥去到美国,进入到英美的主流社会,然后又来到英国踢球,而且加盟的是纽卡斯尔联队,包括后来去到皇马,以及在世界杯上能够证明自己。这部电影总共分成三集,其实基本讲述的就是纽卡、皇马两个职业俱乐部的经历,头两集,第三集放在2006年世界杯这么一个重点上。
为何选择纽卡和皇马为真实背景
为什么剧情会如此去设定?而且走的是这么一个一球成名的过程呢?其实这部电影的真相它更是一个国际足联跟阿迪达斯这么一个运动品牌的一部商业宣传电影。我们看到这片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它为什么选择纽卡?我们都知道纽卡斯尔联队是英格兰的一个老牌俱乐部,但是纽卡斯尔联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英格兰这么一个足球氛围当中,它是一个最佳的第二队,(……英),因为纽卡斯尔联队一直以来都是以它球迷的忠诚和热情闻名于世,而成绩呢却并不是特别好,它很难拿一个冠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纽卡斯尔联队对于其它球队的球迷形成的攻击性不是特别强,包括像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也声称自己是纽卡斯尔联队的球迷。至于选择皇马那更是对于后来拉丁足球在,应该说整个职业足球在拉丁世界的影响有关系,因为皇家马德里在拉丁族裔中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当然还有2006年世界杯,世界杯来到了德国,这也是阿迪达斯品牌的总部。
这是一部阿迪达斯和FIFA的宣传片
这部电影第一集出现时风评比较高,当时有一些专业的电影网站给它的评分都是接近7分的水准,但是后两集它的影响力就有所下降,我们可以看一看片中的一些片断。这是在纽卡斯尔训练的时候,足球少年在练力量的时候突然看见身边站立的是希勒,阿兰.希勒的发型跟我们待会儿要见到的马德兴老师有些相似。看看希勒的力量。一定意义上我觉得这部电影跟我们的春晚以及315晚会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就是大量的商业植入,各种各样品牌的闪现,当时他在纽卡的这位主教练在外型上也有人说选择了一个跟温格有些相似的一个主教练,这个细节很值得一提,这位英国教练不断地在说“pass,pass”,而这个墨西哥少年选择的是一路突破,其实这讲的是两种不同足球踢法和足球哲学的差异,包括他后来成名之后在夜总会碰到了贝克汉姆,这部电影当中有不少足球巨星的出现,前面我们看到了希勒,这里有贝克汉姆,还有劳尔、齐达内以及杰拉德,这一系列的球星合在一块儿有一个共性,他们都属于阿迪达斯力推的球星。
电影两大硬伤:忽视劳工证+比赛佩戴挂饰
当年的巴罗什,这是利物浦的前锋,但是这一系列的电影,这三部电影确实存在一些硬伤,因为它是一个事先设定好剧情,有着大量商业植入的一种电影,这样的一种类似于广告片的电影,它在很多切合到足球文化、足球热情方面缺乏一些专业性的安排,比如说它存在的一些硬伤,一个从墨西哥偷渡去美国然后再到英国踢球的年轻人,他怎么可能在英超拿到劳工证呢?这是他代表纽卡斯尔上场的一个疑问,包括他在纽卡斯尔联队罚进一个重要的定位球的时候,罚球之前还掏出身上的配饰吉祥物,我们知道这肯定是违反英超足球规定的,所以这部电影开篇设计的非常好,但是当剧情不断走入深入环节之后则暴露出了各种各样商业化的弊病。作为一个商业电影,一个纯商业电影来讲,这部电影跟足球之间有着太多的冲突,所以我们可以看一下这套电影,但在观看过程当中也可以留神一下目前的商业化对于职业足球产生了多么深的各种影响,这样的影响未必全都是正面的。
前热刺主席90年代初的名言
在《论语》这个环节当中我们已经听过、见过很多关于足球的奇谈怪论,但今天这一条跟足球的商业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连接,这句话大概是23年前有一个当时英国著名的商人说出来的,这个人在那个时候同时还完成了对托特纳姆热刺俱乐部的收购,他的名字叫做阿兰.迈克尔.舒格,也就是著名的“蜜糖爵士”,这句话叫做“Football is about the only business in the world where it's embarrassing to make money”,翻译成中文,这句话的含义就非常深刻了,阿兰.舒格在入主热刺之后产生了对足球行业一定的认知得出了结论,“所有的生意里面,只有足球产业如果能赚钱的话,那将会是可耻的。”
为什么阿兰-舒格会这么说?时间背景在90年代初,那时候英格兰的职业足球还没有进入到英超的时代,所以英格兰足球在运行和经营这方面仍然是按照老的品质,可能更接近于那些社区俱乐部或城市俱乐部的模型,由一些当地名流,一些望族子弟来掌控一个俱乐部,保证一个俱乐部的运营,它代表的是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域之间人群的信仰和皈依。从一个新兴派的商人来看,阿兰-舒格是80年代著名的撒切尔主义者,他就认为,足球就是一种生意,能够聚敛这么多人的关注,那这个生意应该是赚钱的,可是在足球行业当中,在足球行业范围内,一个俱乐部如果太注重赚钱的话,会被传统的足球俱乐部认为是可耻的事情,所以阿兰-舒格对这件事表示非常的不满。
舒格:著名真人秀节目《学徒》主持人
特别提一提阿兰-舒格这个人,此后他曾经身患癌症,但这是一个个性非常彪悍,脾气也非常暴躁的人,他战胜了癌症,在过去几年阿兰.舒格再度扬名则是因为他参加了英国最受欢迎,最有影响力的一档职场真人秀节目,叫做《The Apprentice》,在《The Apprentice》当中阿兰-舒格扮演的是面试官,老板的角色,当中有一句台词非常有名,他对那些“The Apprentice(学徒)”说出的一句话是“You’re fired”,你被解雇了。这句话对于阿兰-舒格这样的新派商人来讲是一个标志性语言,其实在英格兰社会当中还有人用他去描述这样的英格兰商人。“You’re fired”他不仅在节目中说过,也曾经对一些著名足球人士说过,但从阿兰.舒格90年代的管理经验来看,如果完全要以现代商业规则去管理足球的话,当中存在的各种文化和理念方面的冲突会形成很大的壁垒以及障碍。
舒格的发迹史:助英超联姻天空电视台
最后我还想回顾一下舒格这个个体他的发家史,他最早是通过70年代组建一个公司叫做Amstrad,是最开始经营电脑配件的公司,后来组装整体个人电脑,和美国的苹果、IBM这些公司的起步几乎是同步的,Amstrad这个公司在生产和组装电脑之后接过一笔大生意,80年代末90年代初,生产付费电视的机顶盒,我们知道那个时候英国已经出现了一个收费电视机构叫做“天空电视台”,而天空电视台的老板就是默多克,所以阿兰-舒格和默多克之间是有合作的,这样的合作导致后来在争夺第一个英超电视收播版权的时候阿兰-舒格可以打破各种各样俱乐部之间的约定偷偷告诉默多克英超这些俱乐部对于未来电视转播合同的总体价格是怎样的期望值,帮助天空电视台打败了BBC、ITV这样传统的开路电视台对英超版权的争夺,也完成了英超和天空电视台几乎是完美的婚姻。
舒格:我的公司只想要你的钱!
除了“You're fired”,阿兰.舒格还有一句话在节目当中值得一提,这是他当时在掌控Amstrad这个公司的时候表白他的商业理念,极其直白,极其赤裸:“Pan Am takes good care of you.”(泛美航空公司照顾你),“Marks&Spencer loves you.”(玛莎百货热爱你),“Securico cares.”(保安公司会关注你),“I.B.M.says the customer is king.”(IBM认为顾客就是上帝),画龙点睛之句,“At Amstrad,we only want your money!”(在我们这个公司,我们只想要你的钱)。这就是英国的新派商人,这样的商人对于足球带来的冲击和各种理念上的冲突可以想象有多么大。
![]() |
制作:网易体育&网易视频 时间:2013年4月19日 | 分享到: | 体育首页 | 回到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