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冬奥会在一个地位略显特殊的国家——俄罗斯举行,为了成功举办这届盛会,俄罗斯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显然,对与普京和他背后的俄罗斯来说,索契冬奥会背后更多的是体育之外的意义。

索契冬奥,奥运史上"最贵"的反恐之战

敏感的地缘位置以及历史遗留问题让索契冬奥会在未开始之前就被冠以“最危险的冬奥会”的称号,而几个月内发生的多起恐怖袭击事件,造成的数十人伤亡,让索契陷入了“安保不力”的争议之中。尽管普京部署了冬奥会史上最大规模的安保队伍,并加强了与西方国家的合作,但索契反恐行动却并非表面上看到的那样简单。

 

"最危险的奥运会":索契身处"火药桶" 恐怖分子不择手段

2013年俄罗斯恐怖袭击案示意图

24小时两发恐怖袭击威胁索契 “俄罗斯拉登”扬言袭击冬奥

2013年初,自称“高加索酋长国”首领的车臣反叛者乌马罗夫发布视频,这位号称“俄罗斯拉登”号召其支持者对索契冬奥会发动袭击。之后,北高加索地区爆发了多起恐怖袭击事件,其中,2013年12月连发的两起爆炸案最引人关注。恐怖袭击发生的地点位于伏尔加格勒地区,这一地区距冬奥会所在地索契仅600多公里,恐怖分子的目标很显然直指冬奥会,意图利用开幕前的动作测试政府在安保和反应方面的应对。

2013年12月29日中午,一名犯罪嫌疑人在伏尔加格勒火车站入口处金属探测器前,看到一名警察冲上来检查身份证,随后匆忙引爆炸弹,造成该警察在内的17人死亡、40多人受伤。30日,伏尔加格勒再遭荼毒。当时,15A号无轨电车在捷尔任斯基区市场附近发生爆炸,造成至少14人死亡。俄侦察委员会发言人马尔金表示,这两起爆炸案都是恐怖袭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认为,索契冬奥会开幕后,北高加索地区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势力针对冬奥会的大规模、连环袭击可能会进入一个高潮。

索契地理位置示意图 紧贴格鲁吉亚以及2争议地带

妇孺皆沦为制爆工具 智力发育落后者被恐怖分子招募

车臣的恐怖分子“黑寡妇”指大多是在车臣战争中被俄联邦军队击毙的车臣非法武装组织成员的遗孀或者姐妹,她们随时准备毁灭自己,为在车臣战争中死去的父亲、丈夫、兄弟或儿子复仇。她们大多处在社会最底层,没受过教育,对俄罗斯政府与主流社会抱有刻骨仇恨。

对“黑寡妇”以及其他弱势群体恐怖袭击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半个月前,俄罗斯警方确认,三名被称为“黑寡妇”的女性自杀式恐怖袭击分子已经潜入索契,这些女子突破了索契城市周围的安全戒备,潜入冬奥会主办地点。尽管俄罗斯警察全力搜索,并请求民众协助搜捕,但迄今为止,尚未听到三名“黑寡妇”落网的消息。

同时在伏尔加格勒爆炸案件发生后,俄车臣共和国领导人卡德罗夫透露,恐怖分子招募者同时在吸引智力发育落后者,“招募到智力发育落后者之后,恐怖分子与他们一起工作很长时间,利用死后升入天堂的承诺引诱他们。随后,他们像僵尸一样爆炸杀死自己和周围的人。我们应尽一切可能,防止儿童被当作炮灰。”

2013年12月30日伏尔加格勒爆炸案 数十人伤亡

恐怖袭击频发原因:身处"火药桶"高加索地区 民族宗教冲突频繁 西方干涉

虽然从未受到恐怖袭击影响,但由于位于高加索地区,因此索契也成了高危地带。高加索地区人口不足3000万,却有50多个民族。这一地区包括属于俄罗斯的北高加索地区以及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三国。达吉斯坦、车臣、印古什、北奥塞梯、卡巴尔达-巴尔卡尔等共和国都分布在这里,历史上就是一个有名的“火药桶”,内有民族争斗,外有多个帝国的争夺。苏联解体前后,高加索地区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加剧,冲突不断,充满火药味。1991年到1999年曾因车臣问题多次爆发战争,为报复,近年来车臣残匪在俄罗斯各地实施了一系列血腥的恐怖活动。

同时,1992年,本属于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要求独立并与属于俄罗斯的北奥塞梯合并,格奥屡屡爆发武装冲突,但格鲁吉亚却因此搞僵了与俄罗斯的关系。为获得西方支持,格鲁吉亚不但向美国和土耳其开放本国军事基地,还公开表示要尽早加入北约。这一行为无疑对俄罗斯是一个莫大的刺激。而冬奥会举办地索契则紧贴格鲁吉亚,地理位置十分敏感。冯玉军认为,恐怖分子十分清楚,如果索契冬奥会成功举办,对普京本人、对改善俄罗斯国家形象、展示俄罗斯尤其是南部地区经济吸引力而言有重要意义;一旦索契冬奥会发生恐怖袭击,对普京、对俄罗斯政府的伤害会很大。 [详细]

创纪录的安保:30亿美元投入超雅典 比北京奥运更严格

安保投入是北京奥运10倍 警力2倍于伦敦奥运

历届奥运会安保费用对比

索契冬奥会总投资已达500多亿美元,成了“史上最贵奥运会”,而相应的索契冬奥会的安保费用将高达30亿美元;这一安保投入也大大超过之前的纪录——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15亿美元,事实上,雅典在制定安保预算时仅仅为6亿美元左右。

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虽然在硬件设施上投资巨大,但据报道北京奥运的安保费用预算约为3亿美元,仅是索契冬奥会的1/10。法国《世界报》称,俄联邦安全局的介入加上俄紧急情况部部长表态“所有安全部队随时准备为冬奥会安保出动”,使得索契冬奥会安保级别“比北京奥运更严格”。同时,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报道,2012年伦敦奥运会一共部署1.2万名警察和安保人员,1.8万士兵待命,索契冬奥会规模虽然不及伦敦奥运,但警力却是伦敦奥运会的2倍。据悉,索契动员了大约10万军人、警察及其他安保人员,安保规模可谓奥运史上之最。

每名运动员配26名安保 引入"冬奥护照" 隐性战机、地空导弹空中护航

俄罗斯至少将安排12架无人机、S-400地空导弹、“铠甲-S”防空导弹来应对空中威胁,同时还会有隐性战机参与护航。沿海岸线还派遣了四艘巡逻船,船上配有潜水员以及声呐设备。巨额费用与安保持续时间长也有关系,冬奥会会期为2月7日至23日,但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从1月7日到3月21日都是管制期。

俄军人在奥林匹克公园附近巡逻

场馆方面,冰上项目场馆周围架起了相隔1至5米的两道栅栏,监视摄像头在公共场所进行实时监控,入园车辆需用探测器对车身各处进行检测,警察也在园区内部和关键地点进行24小时巡视。冬奥会也将首次引入“冬奥护照”,本次冬奥会观众购票时必须通过身份验证,之后会颁发一份特别的“冬奥护照”,而这本护照并不仅仅是用作留念,而是作为一个观众观赛的重要凭证。也就是说,所有观众必须既有门票、还有这本冬奥护照才能够进入到场馆观看比赛。经计算,此次冬奥会每个运动员就平均配有26名安保人员“呵护”,严密程度大大超过了去年有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参加的圣彼得堡峰会。

英美协助反恐:英军情六处与俄合作 美军舰抵黑海"备战"

据《每日邮报》一月报道,英国军情六处眼下正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密切合作。按该媒体的说法,自2006年俄罗斯前特工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在伦敦中毒身亡后,英国与俄罗斯的安全合作全部中断。但自去年11月起,军情六处证实以索契冬奥会安保合作为契机重新接触。

军方在奥林匹克公园部署导弹防空炮

而在伏尔加格勒连环爆炸事件发生后,白宫方面当即表示愿与俄方就冬奥会安保展开更加密切的合作。而在2月4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出最新警告称,恐怖分子正尝试将爆炸物混入普通的牙膏之中,带上飞机,而后引爆爆炸物。国土安全部称,他们已经将有关信息通告了三家经营美俄直航班机的航空公司,其中包括俄罗斯航空与达美航空。

据美国官员5日表示,2艘美国军舰已经抵达了黑海海域,将随时准备协助俄罗斯处理索契冬奥会的任何突发事件。美国海军官员透露说,地中海的美国海军第六舰队指挥舰“惠特尼山”号(USSMountWhit-ney)于上周末离开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港口,于5日当天抵达了黑海。美国安全部门则承诺,将会不惜一切代价来确保230位选手在内的500多名美国代表和上万前往当地观赛的美国民众的人身安全。同时,美国还提醒本国运动员慎穿美国队服,以免遭遇恐怖分子的袭击。 [详细]

 

美国表态愿意随时支援俄罗斯在索契的反恐行动

索契反恐背后的博弈:扼杀奥运精神? 普京借机反击西方

索契最严安保被批扼杀奥运精神 普京借冬奥反恐提升形象

2014年1月7日,离索契冬奥会开幕还有1个月的时间,这一天也是俄罗斯东正派基督徒传统的耶稣诞辰纪念日。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当天,为迎接下月举行的冬奥会,索契出台了相当于戒严令的特殊安全管制条令。冬奥会会期为2月7日至23日,但普京下令从1月7日到3月21日都是管制期。西方媒体立即表示了质疑。

《时代》周刊以“俄罗斯安保计划或扼杀奥运精神”为题刊文:“在现代奥运历史上,索契冬奥会期间城内和周边地区的活动限制是前所未有的。部署如此多军警防空袭或许会成功,但封锁这座城市只能说明恐怖分子已经成功给奥运蒙上阴影。”德国《科隆城市导报》表态,索契冬奥会已经变成了“问题奥运会”:最昂贵的支出,最危险的安保局面,冬奥会已失去原有纯洁。德国新闻电视台同样表达了质疑,索契居民不得不做出牺牲,施工噪音,交通堵塞,物价提升让他们“失去了微笑”。甚至有军事专家预言,俄罗斯将大量兵力集中于索契,可能给俄其他地区的恐怖分子以可乘之机,不排除索契之外的其他地区遭受恐怖袭击的可能性。

索契安保问题的成败将直接影响普京的政治生涯

但这样的局面对普京来说同样是一个机遇。在普京看来,能在此前历经动荡与分离的地方举办重大国际赛事,更能证明俄罗斯的稳定与凝聚力。普京曾表示:"如果俄罗斯没能恢复国家的领土完整,没有平复高加索地区5-7年前的冲突,无法解决各种社会和经济问题,在俄罗斯的领土上举办奥运会这样的赛事就不可能实现。"普京选择索契这一敏感地区举办冬奥会有着更大的政治目的,解决俄罗斯的领土争端是他更为关心的问题。

美俄角力:美借反恐合作逼俄出卖情报 普京拒绝接受协助

一名美国官员说:“我们与莫斯科方面的关系无疑存在一些敏感之处,但是,更广泛地加强奥运安保和反恐努力,显然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事实上,美俄在安保问题上的合作在客观上也促进了美俄关系的缓和,美俄曾经因为同性恋问题、人权争议等而关系紧张,在反恐方面的合作则让这两个超级大国找到了共同利益。虽然美国的利益更多的是出于对本国运动员和游客安全的考虑,但就反恐问题的国际合作必然会成为趋势。

然而,美国愿意寄予俄罗斯安保方面的支持也有更加深层次的政治和军事目的。此前,很多美国政客对俄罗斯在合作方面的表现表示了不满,认为俄方并没有将所有关于伊斯兰激进组织的信息告知美国方面,而与美国合作将会是更好的选择。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美俄双方的合作更多的是在于利用反恐合作获取对方在军事方面的情报,同时也逼迫对方在有关争议问题上做出让步。因此,美国一方面表示了合作的意图,一方面也从未放弃对于索契的抵制。奥巴马及其妻子米歇尔和副总统约瑟夫-拜登都不会出席冬奥开幕式,这将是自2000年以来美国奥运代表团首次出现现任总统、第一夫人或副总统都不出席的情况。

同时,一向好面子的普京也从未向美国屈服。在他看来,安保问题和冬奥会关乎俄罗斯作为大国的形象,更影响到他个人的政治地位和威望。据俄新社报道,美国排行榜分析机构“Around the Rings”在其网站上称,普京在2014年将对奥林匹克起到很大影响的“25人排行榜”中名列第二,第一名是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法新社认为,被称作“普京冬奥会”的索契冬奥会是普京的“面子工程”。普京特别在意俄罗斯会给人虚弱的印象,因此拒绝了美国等国提出的安全协助。另外,俄罗斯本国网站也指出,索契冬奥会是俄罗斯今年最重大的事件,它的举办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强国家在民众中的大国形象,团结俄罗斯人回应西方的各种挑衅。 [详细]

无休止的反恐背后折射出的不只是冬奥的安全问题,还有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博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