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20日,原国家体委三楼会议室,刘玉民意气风发地主持着全国篮球工作会议,彼时,在金牌至上战略下,不少省份都砍掉了篮球队,更没人知道什么是CBA,但这并不影响刘玉民成为中国篮球人心目中的“刘妈妈”;

2004年4月28日,北京亮马河饭店CBA招商会,刘玉民微笑着站在李元伟身边进行CBA商务推介,此时,即将进入第十个年头的CBA已被誉为中国第一职业联赛,但刘玉民这个颇有故事的名字却在一些年轻记者眼中尽显陌生;

2014年1月19日,北京长丰假日酒店,信兰成在CBA联赛工作会议上详细阐述了CBA管办分离的前景思路,这顿时在业内引发热烈反响,而此时的刘玉民已经退休在家,但她仍戴上眼镜将那篇报道反复细读了两遍犹且意犹未尽。

从1994年那个冬天到2015年的当下,CBA从无到有已走过20个年头,其影响力呈现出强烈的逐年上升趋势,但与此同时,刘玉民这个名字在公众眼中却越来越陌生,这两者之间形成的强大反差令人倍感遗憾。在CBA20周年之际,世人总会谈到杨伯镛、钟添发、信兰成、李元伟这四位,因为他们是中国篮球过去20年间的掌舵人,但从某种意义上,刘玉民的名字完全有资格也出现在以上行列中,甚至称她为“CBA教母”都不为过,因为她曾是CBA的主要开创者和联赛初期的实际当家人。CBA从无到有,从诞生到历次改革,刘玉民均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她无疑是CBA过去20年最坚定的改革派。以一介女流而开创男子职业篮球联赛,放眼全球,刘玉民这一壮举堪称绝无仅有。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早年的一桩CNBA公案,刘玉民“CBA教母”的称号或许早已名正言顺并响彻大江南北,而CBA也很可能因此成为另一个样子。

创办甲A拯救中国篮球 游说IMG共建职业俱乐部

在CBA20周年之际回首望去,1994年似乎是中国篮球最美好的年份。因为那一年不仅涌现出了94黄金一代、男篮历史首次杀入世锦赛前八、女篮更是勇夺世锦赛亚军,而且在当年年底通过了举办跨年度甲A联赛的决议。这一年是中国篮球集大赛成绩、球星成材、联赛改革三大成就于一体的年份,但事实上,这一年很多篮球人都无精打采、唉声叹气,中国篮球上下都蔓延着一种奄奄一息、随时倒毙的悲观情绪。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金牌战略”的主导下,各省都集中资源发展举重、摔跤等成本低、易夺金的项目,而足、篮球这些项目投资力度大且在世界大赛中夺金希望渺茫,所以不少省份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就无奈地砍掉了篮球队,这其中就包括曾培养出刘玉栋的福建男篮。刘玉栋曾苦笑地对笔者说:“1989年我入选了国青的最终名单,那是福建男篮的骄傲,但等我打完比赛回家时才知道,福建男篮已被解散多日。当时很多队友都特招去了大企业,而我几番考虑后选择背井离乡去了南京部队。”如果不是刘玉栋的咬牙坚持,也许福建只是多了一个打野球的企业员工,但中国却少了一位叱咤篮坛的“战神”。

刘玉栋险些“无家可归”的经历正是彼时中国篮球最真实的写照。在不少省篮球队接连被砍掉后,中国篮球决定开始自救。1994年12月20日、21日,时任国家体委竞训二司司长的杨伯镛和二司篮球处处长刘玉民在国家体委三楼会议室召开了全国篮球工作会议,八一、辽宁、北京、江苏、吉林、山东、浙江、前卫、济南军区、广州军区、沈阳军区、南京军区、河北、广东、四川、福建等14支男篮、12支女篮的代表来京开会。杨伯镛在会上宣布“以竞赛为突破口,以市场化、职业化为动力,挽救中国篮球,提高联赛水平”。会议决定,1995年全国男篮甲级联赛开始实行主客场、跨年度的新赛制,而这个全新的联赛将争取商业赞助、面向市场、具有商业性和职业性。刘玉民则负责联赛改革、商业赞助、职业化推进等全方位的具体执行工作。也就是从那时起,刘玉民成为了甲A执行改革的真正负责人。

资料图:刘玉民2006年获颁国际篮联个人荣誉奖项。

杨伯镛和刘玉民都是干了一辈子篮球工作的篮球人,球员时代是国家队主力,退役后又一直从事篮球管理工作,他们的能力、气魄、眼光绝对是领导改革的当然人选。尤其是负责具体篮球事务的刘玉民,她思想开明,待人真诚,注重底层篮球人才培养,大郅、姚明等人在青少年时就称呼其为“刘妈妈”。

刘玉民早在1975年就曾作为女篮代表访问过美国,对世界篮球潮流发展有着超出同时代人的深刻见解,她经常思考如何从美国和NBA的成功经验中提炼出适合中国篮球发展的策略。著名的篮球经纪人夏松至今仍记得,因为自己熟知NBA的运作模式,所以在甲A创始初期,刘玉民曾请自己到家里讲课,一讲就是一个下午,然后“刘妈妈”还会亲自下厨给自己做好吃的。2015年2月,当夏松和笔者聊到刘玉民这段往事时大为感慨,称自己当时就是耐克的一个小部门主管,刘玉民却能如此不耻下问,可见她多么渴望搞好联赛建设。

尽管杨伯镛和刘玉民能力出众,但与会者仍疑虑重重,毕竟中国篮球面对的顽疾实在太多。就在这次为期仅仅两天的会议中,北京军区一下子解散了4支篮球队。消息传来,与会众人更加悲观。为了尽快振奋联赛的精神面貌,刘玉民说干就干,决定在1995年同一年举行两次联赛。第一次是1995年2月5日至4月9日的八强赛,另一次就是12支队参加、1995年11月至1996年4月的第一个跨年度的全国男篮联赛。

为了解决联赛的资金难题,同时引入更专业的人才来推进联赛的职业化,刘玉民力排众议,接触了一批国际体育运营公司,最终说服了顶级体育推广公司国际管理集团(IMG)来运营全新的甲A联赛。IMG为CBA提供了足够的资金,但这并不是刘玉民所看重的,“我们需要鱼,但更需要渔”。为了把IMG的核心运营之道学到手,她向对方提出了不少“不合理”要求。她要求IMG从总部定期派一流的律师、经纪人来给甲A各队的官员上课,教他们如何管理球员、如何签订体育合同。此外,她还从韩国引入顶级体育拉拉队、DJ在甲A所在的城市巡回表演,另外要求IMG聘请顶级设计师为各队设计队标和基本色。在那个时代,刘玉民的做法堪称开明甚至激进,而她的这一系列措施让联赛耳目一新,很多措施沿用至今。而当初砍掉篮球队的省份在看到甲A的红红火火后逐渐又恢复了篮球编制,甲A的规模就此日益壮大。

资料图:CBA第一届全明星赛暨联赛各单项技术统计颁奖。

彼时,刘玉民提出的“最过分”的要求就是希望IMG能参与建设几个样板式的职业俱乐部。刘玉民说:“当时联赛中惟一一个勉强算得上是职业俱乐部的就是广东宏远,IMG跟我们合作后,我希望他们能参照顶级联赛的模式帮我们建立几个样本。”显然,这个要求不符合IMG的习惯。IMG向来只出钱运营联赛,他们从来不参与单个的俱乐部运营,但他们拗不过刘玉民的游说,最终出资500万、派遣一批专业人员参与了辽宁、四川两个俱乐部的规划建设,这种非常规性做法顿时为甲A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辽宁男篮俱乐部总经理的严晓明清至今仍楚地记得,身为清华高材生的自己当年正是感受了甲A改革的种种良好氛围,才在1996年毅然辞去公职,应聘并成功被聘为辽宁男篮的总经理。

这就是刘玉民作为CBA联赛奠基人的经历。事实上,从1994年12月杨伯镛宣布成立甲A联赛到1997年11月篮球处升格为篮管中心,这三年的时间中,尽管国家体委竞训二司司长的人选有所更迭,但刘玉民这位篮球处女处长一直都坚定地站在联赛改革的前台,她就是那三年甲A联赛的真正一号人物。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很多人才称其为“CBA教母”。其实,就连CBA的正牌创始人杨伯镛都经常告诫媒体:“说我是CBA创始人时一定不要忘了也写上刘玉民的名字,她干了大量具体的工作,她也是联赛的主要奠基人。”

两度为大郅追梦开绿灯 多次力荐姚明进特训班

和刘玉民接触过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象:虽然她早在1978年就进入了国家体委从事篮球管理工作,但这些年下来她并不像个领导,具体来说,她没有官僚习气。平素待人和蔼可亲,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即使拒绝别人也总尽可能委婉客气。很多时候她更愿意用长辈而不是领导的身份和球员们交流,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很多后辈和球员都喜欢称呼其为“刘妈妈”、“刘阿姨”,而不是“刘处长”,而在这其中,最知名的两个人就是王治郅和姚明。

众所周知,王治郅1991年绕开北京男篮悄声加入八一队曾引发了轩然大波。王治郅的父母王维君和任焕贞球员时代都为北京效力,退役后则在北京篮球队工作,他们的儿子王治郅从小就展露出惊人的篮球天赋,也从一开始就被视为是北京男篮的“自留地”,并且被北京市体委圈定为“重点培养苗子”,但,很快,八一男篮也瞄上了这块璞玉。

八一的领导在游说王维君夫妇时专门比较了大郅在北京和八一的前景:当时北京队有巅峰期的中锋单涛,板凳上还坐着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巴特尔,王治郅如果进入北京队,将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但若加盟八一则无此顾虑,八一阵容齐整,唯独缺乏一个有高度的内线,王治郅若来八一,很快就能坐稳主力。

在王治郅生涯中有两次苦涩的“叛逃”经历,背着北京体委加盟八一就是其一。

八一领导设身处地的游说打动了王维君夫妇,为了儿子的前景,他们自然乐于让大郅去八一,但问题是,两口子一辈子都是北京篮球的人,如果把孩子送给八一,这就是对北京篮球的“背叛”,甚至会被单位开除。两口子左右为难、犹豫不决,他们既不敢和邻居、同事商量,也不敢让才14岁的王治郅知晓。在万般无奈下,任焕贞想到了她早年的队友刘玉民。

尽管此时刘玉民已是篮球处领导并且直接分管北京市篮球,但任焕贞相信刘玉民的为人,更何况大郅还经常喊刘玉民为“刘妈妈”,她希望刘玉民能从私人朋友的角度给自己一些鼓励和安慰,所以几番权衡后,任焕贞找到刘玉民并把来龙去脉和盘托出。 面对好友的信任,刘玉民很是矛盾。如果从篮球处官员角度,她直接分管北京篮球,有足够的理由批评并制止王家的行为,最不济也应该向北京方面“透个风声”。但她毕竟和任焕贞是朋友,王治郅又是她看着长大的孩子,所以她最终只是好言安抚了惊慌不定的任焕贞,这也最终让王家下定决心把大郅送到八一。而当大郅最终加盟八一、北京市体委领导震怒后,刘玉民又几次出面替王家说情,任焕贞虽然一度被下放去看大门,但好歹还是保留住了编制和房子。

加入八一的王治郅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很快就成为了中国篮坛的一颗新星并很快引起了美国球探的关注,一位美国球探称其是“五十年一遇的天才”。1996年当王治郅随队赴美备战奥运会时,有八所NCAA学校愿意向其开出全额奖学金,其中就包括顶级中锋摇篮乔治城大学。不过,在此前的1992年发生了马健私自赴美欲加盟UCLA的事件,所以自那之后,国家体委对运动员出国比赛时有了更加严苛的管理制度,原则上禁止球员与外国球探接触。幸好,当时中国男篮的随队领导是刘玉民,一个足够开明且富有人情味的领导。

1996年王治郅赴美参加奥运会引起了NBA和NCAA的强烈关注。

最终,“刘妈妈”以长辈的身份陪大郅和乔治城的教练见面,但她能做的也仅仅只是这些。因为大郅是军人,刘玉民也无权批准他加盟NCAA甚至是NBA。事实上,无论是1999年大郅被小牛选中却不被八一放行还是2002年滞美不归,刘玉民都试图在中间缓和各种矛盾,但彼时的她不在其位亦难谋其政。尽管如此,刘玉民还是希望能尽绵薄之力,在2002年匡鲁彬(代表篮协)和阿的江(代表八一)赴美和大郅面谈时,启程前,刘玉民还专门嘱咐匡鲁彬要以师长身份引导大郅、千万不要让其觉得他在和篮协官员对话。多年后,当大郅和刘玉民重逢时,王治郅说起那些年刘玉民对自己的关怀仍记忆犹新、感激不已。

同样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刘妈妈”关怀的还有姚明。和任焕贞一样,姚明的母亲方凤娣和刘玉民也是国家队队友,刘玉民对待姚明同样爱护有加。

1993年,姚明所在的上海徐汇区体校向国家体委打报告,汇报了姚明的篮球天赋,于是杨伯镛专程前往上海和姚明会面并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回京后他和刘玉民几番商量,最终两人决定每年拨给了姚明所在的体校一万元经费。要知道,在当时杨伯镛主管的体委二司一年的经费才9万元,他和刘玉民是相当看好姚明前景才下决心批钱的。

那些年,杨伯镛和刘玉民一直都很关心基层好苗子的成长。鉴于基层训练水平落后,两人在1992年确立了组建特体队的训练模式,从李楠、郭士强到王治郅、金立鹏再到姚明都曾被精心选拔到这个队伍中培养。而当杨伯镛离任、特体队中止后,刘玉民又力荐姚明参加在郑州举办的“特殊身材篮球少年训练班”。由于当时姚明年龄偏小,方凤娣有点儿不放心,不愿让姚明参加,于是刘玉民专门打电话宽慰方凤娣。为了让其放心,刘玉民承诺:“大方,我会把姚明当自己孩子照看的。”后来这件事被上海媒体挖掘出来,2000年揭幕战时刘玉民曾亲临卢湾体育馆观战,随即被上海媒体称之为“姚明的干妈”。

对CNBA不感冒激怒上司 97之后失势沦为隐形人

作为当年的篮球处处长和CBA的主要奠基人,刘玉民本有机会为中国篮球做更多的工作,但她的主政之路却在1997年意外中止了。彼时,国务院推行行政机构改革方案,国家体委也在这一行列,于是1997年11月24日,中国篮球新的领导机构——国家体育总局篮球管理中心成立,但令很多人大吃一惊的是,新的领导名单中居然没有刘玉民,并且从此之后,刘玉民的名字日趋隐形。而这一切的根源都与一桩公案有直接关系。

当初,在杨伯镛出任二司司长时,他充分授权刘玉民主持篮球工作,而在1995年杨伯镛调任后,新来的司长钟添发锐意改革,提出要在CBA之外创立一个CNBA的联赛,而当时主持CBA工作的刘玉民对这个联有自己的看法,两人因此产生分歧。

CNBA只存在了一年,孙军是这个联赛唯一的巨星。

如今说起CNBA,一些看过这个联赛的老球迷仍会对当时的比赛场面津津乐道(《CBA考古系》将在今后专门有一期讲述CNBA联赛),而钟添发希望CNBA促进和CBA的良性竞争的初衷也值得赞叹,但刘玉民对这个联赛有看法也着实有一定道理,概括起来有四点:

第一,国际联赛有明文规定,一个国家不允许有两个一级联赛,违者最重可以对该国进行全球范围内禁赛。从上世纪70年代美国篮协敦促NBA和ABA合并到2014年日本因BJL和NBL合并不力而被国际篮协禁赛,都与这条规定有直接关系。刘玉民认为贸然在CBA之外建立一个CNBA会让中国篮球置于被禁赛的风险中,所以她并不认可CNBA的创立。

第二,将联赛命名为CNBA,这与NBA有一定的知识产权冲突,存在法律纠纷风险。事实也证明,在CNBA宣布成立后不久,NBA果然提出了强烈抗议。1996年11月18日,NBA委托福图那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分别向中国国家体委、工商局商标局和公平交易局提出投诉,认为“CNBA”是对NBA的一种“淡化现象”,这种淡化削弱和损害了NBA原有的个性和价值,在侵犯商标专用权的同时,构成不当得利,从而违背了公平竞争原则,最终CNBA也在1997年被裁定必须更名。

第三,在有限的资源内,CNBA的诞生只会和CBA产生恶性竞争。一位当年经历此事的知情人说:“既然有了CBA,再搞一个联赛,岂不是自己跟自己竞争?毕竟赞助商、推广商都需要竞争,而篮球处就那么几个人,自己给自己设绊子,何苦来哉!”

第四,运营CNBA的精英集团资金存在问题。CNBA尽管很注重包装,但他们的运营资金一直不到位,单就孙军一人一个赛季下来就欠薪几十万,前卫男篮更是因为被集体欠薪而在CNBA总决赛前一度罢赛。整体而言,CNBA给中国篮球带来不少欠薪纠纷。最终的结局是,CNBA大批球员工资被拖欠,精英集团仅维持一个赛季就匆忙撤资了。

正是基于这些潜在的隐患,刘玉民对CNBA保留了一些看法,就此激怒了钟添发。最终,当1997年裁撤篮球处、成立篮管中心时,刘玉民竟出人意料地未能进入到领导队伍中。一位知情人说:“按照刘玉民当时的职位和贡献,她就算当不上主任,起码也能当个副主任。但令人意外的是,她就此离开了主持工作的前台并日益隐形,很多人事后认定刘玉民的遭遇与她不支持CNBA有直接关系。”

就这样,仅仅因为一个极其短命的篮球联赛,刘玉民离开了主政的前台。当然,这些都是旁观者的观点,刘玉民本人向来拒绝谈论有关的话题。2015年初,当笔者刚问及刘玉民当年的往事时,刘玉民随即予以婉拒并稍后给笔者发来了短信:“小付:很抱歉,我因退休多年,年纪大了很多事情也记不清了,很难完成你给的任务。另,若关注CBA早年创立的相关事宜,建议采访匡鲁彬,他从篮球改革至今一直战斗在第一线,又曾是著名的运动会员,对篮球项目本身的理解也很深刻。总之,有些话题我不便于接受你的采访,请谅。”

协助信兰成推动WCBA职业化 力助李元伟制定《北极星计划》

桃李不言下成蹊,落红化泥更护花。在这个世界上,身居高位时大刀阔斧、锐意改革的人固然难得,但真正可敬的是那些不得志时拒绝心灰意冷、仍默默在幕后为热爱的事业甘心奉献的人。刘玉民显然就属于后者。从1997年11月至今,刘玉民的名字越来越少见于报端,偶尔亮相也总被媒体忽略,但这无碍她继续在幕后为中国篮球鞠躬尽瘁。

在信兰成初次主政篮管中心时期,刘玉民积极配合信兰成完成了不少联赛商务开发和国际篮联业务交流工作,颇受信兰成好评。1998年,刘玉民协助信兰成为首的领导层完成了和IMG的续约,IMG追加投资并承诺在运营方面更好地服务联赛。在这一时期,CBA商务开发取得长足进步,观众上座率一直保持在82%以上,2001-02赛季CBA更是创造了平均每场87%的观众上座率、吉林门票总收入达到270万元的纪录,并且这两项纪录至今未能打破。

此外,凭借着深厚的资历和高超的业务能力,刘玉民在1998年当选国际篮联中央局委。在此期间,刘玉民极力促进中国篮球与国际篮联、NBA等各方的交流,并多次组织CBA各队高管前往NBA总部以及法国、希腊等篮球强国学习职业篮球管理经验。此外,她还多次促成一些友好篮球队来华比赛,其中就有贾巴尔等NBA名宿组成的XNBA球队。此后,刘玉民还一手创立了国际篮球论坛,遍撒英雄帖,邀来国际篮联秘书长帕特里克-鲍曼、中国大学生篮球联合会副主席张宁飞、国际篮联推广公司总经理艾尔德-维特里、NBA火箭队总经理乔治-波斯特洛斯和斯坦福体育公司经理、NBA马刺队场馆高级顾问卡尔-赫斯等业内大额为中国篮球发展支招。正是因为刘玉民积极推动中国篮球和世界篮球全面展开合作和交流,2001年,国际奥委会向其颁发了由萨马兰奇亲笔签名的奥林匹克荣誉证书。

资料图:刘玉民与NBA巨星迈克尔-乔丹合影。

在积极推动男子篮球职业化、市场化的同时,刘玉民也不忘把积攒下的联赛运营经验及时输送给基层篮球和女子篮球。在她和信兰成的积极推动下,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CUBA)成功成为中国篮协分会会员单位,这极大促进了中国校园篮球的开展。在信兰成的支持下,刘玉民凭借着深厚的人脉又争取到了国际最大的媒体(新亚)集团对刚刚起步、尚且缺乏商业价值的中国女子篮球联赛(WCBA)进行商务赞助。要知道,在以前,女篮完全要依赖国家拨款输血,而刘玉民的牵线搭桥成功让女篮联赛实现自我造血,刘玉民的这一系列贡献也被一些女篮名宿誉为“功德无量”。

进入李元伟主政时代后,刘玉民频频被授权去筹备和领导一些临时的改革创新小组,其组员也多来自于篮协之外、倡导篮球改革的社会专业人士。李元伟在2003年9月力主成立了“篮球职业化运作调研组”,从甲A时代就战斗在篮球改革第一线的刘玉民自然是组长的当然人选, 该小组最终在2004年4月出台了名骚一时的《北极星计划》。必须指出的是,刘玉民尽管倡导改革、吸取国际联赛先进经验,但她杜绝一味模仿NBA。在《北极星计划》初稿出台后,刘玉民曾专门开会指出,初稿中一些关于推进CBA职业化的措施虽然是源于NBA或者欧洲篮球联赛,但思维明显太过美国化,压根不接地气,所以刘玉民几次开会商讨如何改善和删减,这才最终形成了一个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既符合国际惯例又能与CBA现状相连接的《北极星计划》。

除了负责篮球职业化调研外,2004年初,刘玉民还被任命为“2004-05赛季全国男子篮球甲A联赛(CBA)商务开发小组”负责人,刘玉民在2004年4月28日成功在亮马河酒店举办了CBA历史上第一次招商引资会议,在那次会议上,刘玉民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招商新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取消联赛统一冠名商,转而参考奥运TOP计划将赞助商划分为四类,这极大拓宽了CBA吸引赞助商的范畴。从某种意义上,如今CBA赞助商之多、赞助金额之大,也有当年刘玉民一系列商务开发改革的功劳。

当然,在这一时期,对于刘玉民而言最有意义的是她见证了CBA在职业化道路的又一次飞跃:2005年,甲A联赛取消升降级,推行职业俱乐部准入制度,随后中国男篮甲A联赛正式更名为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这次变革无疑是CBA职业化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从1995年的甲A到2005年的CBA,十年间,刘玉民一直战斗CBA改革第一线。只不过,CBA发展越来越好,而刘玉民这个名字和她对CBA的贡献却越来越不为人所知,但刘玉民并不在乎。每次被问及当年成立甲A联赛的往事时,刘玉民总会劝媒体少写刘玉民个人、多写写那一代人共同奋斗。

资料图:刘玉民与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交谈。

随着近些年中国本土球星、教练出现断层,中国男篮在亚洲赛场屡屡受挫,CBA更是陷入了外援彻底占据主导地位的尴尬局面。作为中国篮协的顾问,已经退休的刘玉民仍不时应邀出席篮协召开的各种中国篮球会诊会议。在客观指出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刘玉民更希望大家客观看待中国篮球的发展现状和CBA的职业化成就。每次看到“中国篮球到了最坏的时代”等类似字眼时,刘玉民,这个把一辈子都献给中国篮球的老人都忍不住叹息:“我这辈子的确经历了一些篮球的坏时代,但绝不包括现在。自从1994年决定建立职业化联赛以来,坏时代就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只要坚持推进中国篮球的改革,坏时代怎么可能重临呢?”

这就是刘玉民的故事:虽一介女流,却胆识见解过人,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各省篮球队纷纷消亡、中国篮球面临生死存亡考验时,是她挺身而出,携手杨伯镛确立职业化道路,随后主政前台、大刀阔斧持续改革,从而完成了中国篮球的自我救赎。当此之际,举国皆瞩目,九州同钦佩,皆目之为CBA教母。此后虽仕途受挫、隐身后台,仍满腔热忱辅佐信、李二人推进改革,先后创造了WCBA商务运营体系和《北极星计划》,可惜其人其行却少有人闻。但站在CBA20周年的门槛上回首望去,刘玉民这个名字始终无法绕开。尽管CBA一路走来问题纷扰,但只要后世知道,在1994年中国各省篮球专业队伍纷纷消亡的那个冬天,曾经有一位“刘妈妈”挺身而出、领导中国篮球改革自救,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