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5

中国急剧升温的"跑步热"

9月,上海马拉松报名有网友惊爆自己前边居然有200万人排队,之后的北京马拉松因报名者太多竟然需要摇号,从一年前的马拉松大跃进到如今报名一票难求,中国马拉松正急剧升温。

  • 编辑/晓柯 文/阿拉斯加

国内马拉松赛已达50场 上马百万人报名北马需摇号

最近一则新闻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9月15日开启的上海马拉松报名出现了"仅仅数小时1.8万个全半程名额就被一扫而空"的尴尬一幕,甚至被调侃为"比春运抢票还难"。据官方统计,在本次报名开始一小时内,报名网页就有高达698850访问量,每秒最高访问量高达3.8万人。不只是上马,近日,将于10月举行的北京马拉松赛开始报名,因人数众多,北马首次采用了摇号的方式确定参赛资格,而据报道,中签率只有14.2%,要知道,在北京买房(自住房)和买车摇号的中签率也在1.4%左右。

今年的金桥8公里有超过4000人参赛,以集体方式报名的中外公司更是创纪录地达到118家。

近几年,中国境内的马拉松赛事呈现出了井喷的态势,比赛数量和参加比赛的选手数量都不断增加。城市马拉松赛在中国正迅速发展。中国田径协会官网最近更新的2014年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注册赛事日历显示,今年举办的注册马拉松赛事为50场。这一数字与过去相比可以说是一天一地。

1981年,北京首次举办国际马拉松赛。随后,大连国际马拉松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等相继出现。近年城市马拉松赛更是呈现井喷式增长,内陆城市、高原城市马拉松赛也纷纷开跑。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共举办了12场马拉松赛,2011年增长到了22场,2012年为33场,2013年达到了44场。 而9月6日刚刚举办了半程马拉松赛的吉林省和龙市更是被称为"中国首个承办高级别马拉松比赛的县级市"。

对于国内稀缺的高品质马拉松赛而言,参赛名额与报名人数这对矛盾已经逐渐成为马拉松赛事的普遍难题。而这也可以反映出当今马拉松赛事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火爆程度。负责人周瑾就对媒体表示:"随着国内跑步热的兴起,优质的路跑赛事受到了更多跑友的追捧。像上马这样的高水平国际赛事在国内属于稀缺,因此也让跑友们前赴后继。"如今国内马拉松优质赛事少,跑步爱好者多的矛盾也折射在上马报名难上。

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马拉松起步较晚,但却在最近几年绝对实现了大跃进。2011年中国有22场马拉松比赛,2012年增到33场,2013年又有11个新的申办城市,这样马拉松赛事将达到44个。2014年预计将超过50个,大大小小的长跑赛事也非常之多。过往几年里,如北京马拉松、广州国际马拉松等比赛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据中国田径协会统计,2013年国内共举办39场田协认可的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参赛人数超过75万人次,大大超出了2012年的50万人次,是历年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年。而2014年,赛事数字已经增加到了50。

在新华社评出的2013年中国体育十大新闻中,"跑马拉松赛成健身新时尚"位列其中。可以说,跑步已经不再是令人感觉枯燥甚至"恐怖"的田径项目,继而许多运动品牌也在专业的跑步运动领域做出了很多努力及贡献,比如今年在上海举办的PUMA金桥8公里已成为申城最受欢迎的时尚跑步赛事之一,参与者除跑步之外,还能享受到精彩的乐队表演,参与幸运抽奖及其他有趣的互动游戏,品牌在让跑友体验了专业赛事的同时,更是让原本单调的跑步运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主办方还鼓励参赛者现场角逐奇装异服奖的评选,赢取大奖。"牵手上海"将作为PUMA金桥8公里的合作慈善机构,届时报名费总额中的一部分作为慈善基金,将其用作于改善贫困学生的教育以及运动环境。[详细]

二主因造中国马拉松热:侧重全民参与+打造城市名片

随着在中国举办的国际级马拉松赛事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城市希望投身其中"分一杯羹",究其原因,还在于"城市新名片"五个字。

近几年,我国马拉松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的成绩突飞猛进,比如拿下2009年柏林世锦赛女子项目冠军的白雪。随着选手们成绩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人愿意关注这项赛事,这就给城市马拉松赛的举办提供了先决条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商家投身马拉松热潮,高举标语、组织跑队,趁机推广自己。早在去年就有专业测评机构表示,跑步运动装备等相关产品在体育市场中已超过30%的份额。马拉松赛事具有强大的整合社会资源的功能,中国各个城市的马拉松运动在得到社会各界支持的同时,也给城市和所有参与者以丰厚的回报。此外,市民都可以参与其中,这让马拉松十分符合目前盛行的"全民健身"理念。

而人们愿意参加比赛,自然而然观众也就多了,这样的长距离比赛围绕城市大街小巷安排设置,也就起到了对于举办城市的推广的作用。马拉松赛程覆盖数十公里的城市区域,有助于提升城市和品牌的知名度、拉动赛地经济发展。

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中国田协主席段世杰认为,与足篮排等球类项目的场馆只能被少数人使用不同,马拉松参与广泛,对身体和意志品质大有裨益。"马拉松办赛成本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进行市场化运作,人民群众投身其中,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他表示,中国的马拉松赛不是多了,而是还远远不够,"根据资料显示,GDP排名靠前的国家和马拉松举办场次最多的国家基本上是对应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口数量全球第一,但办马拉松赛方面却排在GDP前10名国家的最后,美国每年有700多场,日本也有200多场马拉松赛。"

业内人士指出,马拉松在中国的蓬勃发展首先得益于城市的"营销"战略。实际上,马拉松对中国城市对外开放的"名片效应"正在逐渐显现。取得了本年度太原全程马拉松男子组亚军的肯尼亚选手马吕斯基库泰就表示,他去过不少城市跑马拉松,和那些城市相比,中国的城市很美丽,例如太原,不热不晒,很适合跑马拉松,市民也很热情。 马拉松也改变了外地人对一个地区的印象。比如太原国际马拉松赛就让很多很少来到山西的人直言这里天气好、空气清新,"原来感觉山西应该灰蒙蒙、雾蒙蒙,没想到是青山绿水,这么漂亮。"

跑步赛事的举办对于城市形象是个极好的推广机会。

马拉松成为城市开放新名片之外,侧重市民参与、举办门槛低等是其快速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将在11月举办的广汽丰田广州马拉松赛报名工作启动不到3天的时间内,报名申请人数就突破了3.5万。中国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也促进了赛事的发展,很多家庭都是全家齐上阵,养成了跑步锻炼的习惯。[详细]

爱跑才是关键 跑步已成都市人健身最佳选择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杜兆才曾表示:"近年来马拉松所代表的跑步运动呈现出参赛热情高、举办区域广、行业范围大、参赛人数多的健康、持续发展态势。"在竞赛日程上,跑步的比赛贯穿全年,知名度较高的除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且已在世界顶尖马拉松赛之列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外,上海、广州、深圳等都举办国际马拉松赛;不少国内二、三线城市也纷纷拥有自己的马拉松赛,且均为国际赛事。而其他项目的跑步赛事也是层出不穷。

其实中国的跑步赛事由来已久,比如北京马拉松赛,已经拥有了几十年的历史,但是民众的参与度一直不高。但近两年,随着国外的"跑步热",国内参与到跑步这项运动中来的民众也越来越多,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国内跑步赛事开始降低门槛,一部分比赛也抓住契机推广城市名片举办比赛,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的比赛让民众参与的机会大大增加,跑步热也就凸现出来。

由于入门要求很低,跑步是最容易形成全民参与的运动。

仿佛就是一时间,跑步似乎成了中国最受欢迎、最具群众影响力、集竞技和健身功能于一体的田径项目。究其原因,民众健身意识的觉醒,城市跑步族的涌现是首要因素。据《中国体育行业商业价值报告》显示,在"大众经常参与的体育运动"中,跑步以43%的参与度名列前茅。"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只关注物质需求,对于健康、休闲以及高质量生活的追求越来越明显,而跑步又是人类最自然、最容易接受的锻炼方式。"

此外,中国人越来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重要原因。人们的生活因为饮食,作息,工作节奏等原因显得不那么健康,肥胖,疾病等越来越凸显,大多数人已经不在担心温饱而是有多余的精力来关注自身的长远健康了。跑步,没有太多场地器械要求,没有性别年龄要求,也没有时间限制,天气因素可排除。一般人有双合适的鞋子,在较为广阔的场地就可以进行,速度可以自己调节,可快可慢,自由度极高。

而社交媒体的兴起,也让跑步变成了一种可以分享的社交方式,乐趣度陡增。如mentioned的社交软体,让人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跑步成果,为你点赞和欢呼。当然,朋友们也可成为你跑步的监督者。你持续分享的跑步记录,传播了一个时髦的、有趣的、自律的、阳光的形象。这种重要的信息分享,让跑步成为一件新的话题谈资,一种可以共享的社会资源,一种新的精神提升催化剂和一种更多元的娱乐方式。[详细]

结语

中国马拉松热凸显的正是国人越来越重视健身的结果,快节奏的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让都市人急需一个缓解压力的方式,而形式简单、过程便捷且经济实惠的跑步无疑是最适合的。

您认为第965期零度角制作如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