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崩塌只因传控?这锅没法背

欧洲杯一起来竞彩-特约:0-2完败意大利,西班牙的失利让很多人感到有些意外。连续2届大赛早早出局,西班牙的王朝已彻底瓦解。西班牙之死,真的是控球战术的错吗?

编辑/Pbb 文/非鱼

1传控遇冷多队立足防反 冠军数据竟早早出局

从2008年欧洲杯起,西班牙式的传控打法开始统治足坛,球员间默契的配合、娴熟的技术、精准的传接球让人目不暇接。西班牙也凭借这样的打法拿到了2008年欧洲杯、2010年世界杯和2012年欧洲杯连续三届大赛的冠军,一时间Tiki-Taka的打法风靡世界,许多球队竞相仿效,但真正能取得成果的却是寥寥可数。

然而再美丽的花也有凋零的时候,2014年世界杯上荷兰队用3后卫和5后卫的切换就以5-1的比分横扫西班牙。随后智利队用疯狂的拼抢以及高速的冲击彻底扼杀了斗牛士们世界杯卫冕的美梦。也是从那时起,关于控球战术的批评变得前所未有的尖锐,仿佛控球的战术已经彻底走向了死亡。

凭借传控立足的巴萨也在不停寻求变革,在比赛中对MSN个人能力的依赖也越来越深。

于是,我们看到了Tiki-Taka战术的先行者巴萨开始更多的依靠前场MSN组合的无与伦比的个人能力解决问题,我们看到了控球主义的大师瓜迪奥拉执教拜仁在欧冠赛场进入瓶颈,我们看到了诸如莱切斯特城这样坚持防守反击所创造的奇迹。

当我们再回看如今的这届欧洲杯,西班牙依然我行我素地坚持着控球的战术,却在意大利人的铜墙铁壁面前无法施展,反倒是放弃控球、坚持反击的威尔士、北爱尔兰和冰岛等队打出了令人惊喜的表现。威尔士首次参加国际大赛就进军八强,冰岛更是爆出本届欧洲杯的最大冷门,逆转英格兰昂首挺进四分之一决赛。即使是后控球时代的德国队,也在坚持控球打法的同时又拾起了高举高打和边路突破的传统足球精髓。格策式的伪前锋无力撕开防线,而戈麦斯这样的传统中锋却激活了德国队的整体进攻。

从2008年点球大战击败意大利到如今被意大利淘汰,西班牙辉煌的王朝持续了8年的时间。这8年时间,西班牙坚持控球的打法并没有任何改变,数据的反应可能更为真实,本届欧洲杯西班牙的控球率为62%,与上届欧洲杯的62.5%几乎没有什么差距,在传球成功率上本届欧洲杯的88.9%与上届的88.5%也几乎没什么变化,场均射门的对比是16.3次和16.8次。在这些基本数据与夺冠的那支球队基本持平的情况下,上届比赛一场没输的西班牙却在本届比赛输了2场。因此,我们很难说成于传控的西班牙,也是败在传控上。【详细

caipiao

2传控30年经久不衰 三大精髓听来容易学来难

提起传控,我们不得不说Tiki-Taka。Tiki-Taka战术被认为是起源于克鲁伊夫在1988年到1996年执教巴塞罗那队时期,然后被荷兰教练路易斯-范加尔和里杰卡尔德发展,并被其他西甲球队使用。在瓜迪奥拉2008到2012年执教巴萨期间,Tiki-Taka战术的版本发展到极致,并取得了最大的成功。在西班牙国家队,在哈维尔-克莱门特执教西班牙国家队期间(1992-1998年),该战术曾经使用,但最为成功的还是阿拉贡内斯执教西班牙国家队夺得2008年欧洲杯,以及博斯克执教期间夺得2010年世界杯和2012年欧洲杯。

也就是说,先有战术形态,再被发扬光大,然后被命名,再经发展直到名满天下。在2008年到2012年期间,巴萨、西班牙国家队所取得的成功,让Tiki-Taka战术和其延伸的足球理念备受世界推崇。

Tiki-Taka的核心理念是控球。控球是通过传球来实现的,而不是盘带。传球制造了控球,也制造了空间。在Tiki-Taka战术中最多使用短传,当然战术是不会要求球员们不使用长传,只是要求用最精准的方式传球,而短传是最精准的。

哈维、伊涅斯塔、布斯克茨,他们就是对传控战术的完美解释,西班牙国家队也因为他们而走上巅峰。

与区域足球的理念完全不同,Tiki-Taka足球的理念是全攻全守足球理念的升级,球员是不能拘泥于区域位置的,必须根据队友的情况来迅速的调整,当有球的时候,Tiki-Taka通过传球来控球和制造空间,而当无球的时候,Tiki-Taka也可以就地防守,迅速对对方持球者形成合围。Tiki-Taka进攻的武器,也就是防守的武器。

简单来讲,那就是通过不断的快速短传和跑位,以保持控球, 并且获得更多进攻机会,以赢得比赛胜利的足球战术。更直白地说:你比对手技术好,你比对手跑动多,获得的机会自然会更多,再加上动辄高达七成甚至更多的控球时间(巴萨曾达到过85%的恐怖控球时间),自然更容易获得胜利。

但"TIKI-TAKA"式的控球也很难。因为既要不断快速短传,又要至少3-5名足球附近的球员不断跑位接应,这样的战术对球员的技术、体能以及队员相互之间默契程度的要求都非常高。这也是为什么"TIKI-TAKA"取得成功以来,想要仿效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做好的却几乎没有。俱乐部层面只有巴萨和拜仁算得上成功,国家队层面除了西班牙外,也只有德国能做到。

在这种近乎偏执的控球中,几乎所有的战术细节都围绕着"如何把球一直留在我们的球员脚下"来进行。传球的成功率是极其重要的,"TIKI-TAKA"中短传占据了决定性的主导地位。而要保持传球的准确性,除了短传之外,选位也非常重要,尤其在对手站好位置的情况下,不断的跑动来制造空间是必要的。而且,一个人不断的跑动依旧容易被预判,至少2-3个人围绕着掌握球权的人来跑动,让队友有更多的出球选择,这样结合才会让对手防不胜防。

归纳起来,"TIKI-TAKA"的有三大必备要素:1、精准的传球、2、勤奋且默契的跑位,3、多个出球点的选择。【详细

3一致命弱点成无解软肋 西班牙输在墨守成规

既然Tiki-Taka的战术如此强大,为何西班牙会遭遇完败呢?

通过对于Tiki-Taka战术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要想玩转传控,至少要有4个条件:其一是拥有大师级的中场球员。这是Tiki-Taka打法的根基;其二是团队默契,像拉玛西亚青训营这种在一起生活十几年的球员,彼此间只要一个眼神就能读懂对方心思,这需要时间积累。其三是前场逼抢,机会是抢出来的,这也能缓解防守压力;其四是节奏的变化能力,在控球的同时,通过传跑随时随地瞬间提速。

首先,如今的西班牙掌控Tiki-Taka精髓的只剩伊涅斯塔和布斯克茨两人,算上后卫线的阿尔巴和皮克,也只有4人。小法早被英超改造成了更多直塞的英式中场,回归巴萨后的迷茫已经证明了他无法融入Tiki-Taka的精髓。前场球员中佩德罗难踢主力,诺利托虽出自拉玛西亚,但却是更擅长边路突击的另类。剩下的球员,科克、莫拉塔、阿杜里斯、胡安弗兰等都不是善于传控打法的球员。

可以说,如今的西班牙已不具备了当初那种无可比拟的默契。何况队中仅存的几位Tiki-Taka核心球员中也出现了老迈的问题,伊涅斯塔已经32岁,当他想扮演当初哈维的角色时,却发现身边已经没有人能站出来完成当初他所完成的工作。

曾经在无坚不摧的传控打法中占据核心位置的伊涅斯塔,如今也敌不过岁月,逐渐老去。

在Tiki-Taka这种具有严重排他性的战术背景下,如果少了几个环节,必然无法良好运转。马塔、卡索拉这些中场不可谓不是顶级,但却无法进入西班牙大名单,席尔瓦、科克无法发挥出自己的特点,说明了现在西班牙想坚持传控,却没有合适的球员,反而忽视了自己本来的可能性。

于是我们看到虽然还是Tiki-Taka,却早已失去了精髓。擅长突击的诺利托表现的畏首畏尾,席尔瓦和小法在短传渗透和直塞之间摇摆不定,胡安弗兰和科克还会时不时来几脚长传,任由莫拉塔迷失在意大利后卫密不透风的方式中。

反观意大利,孔蒂看出了西班牙存在的问题,于是让中前场球员加强紧逼,在前场就积极抢断,西班牙的传接球已不像以前那样纯熟。进攻层面上,意大利人思路明确,就是放弃中场渗透,坚持边路传中+快速反击,整场比赛创造出的所有机会都是来自这一思路。

与其说西班牙队败在传控,还不如说他们过于固执,而忽视了足球的基本规律:绿茵场上没有最好的打法,只有最适合的打法。强大如德国,在拉姆退出、小猪施魏因施泰格淡出主力阵容的情况下,并没有死抓住传控不放。我们依然看到了德拉克斯勒出彩的个人表演以及戈麦斯这样传统中锋。因时制宜,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球员水平前,选择最合适的打法,这才是强大的根本。

我们可以说西班牙王朝已经解体,但不能说西班牙足球已经倒下。西班牙俱乐部在欧洲足坛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欧冠、欧联都成为了他们了舞台。在欧洲各大豪门俱乐部都能看到西班牙球员的身影。西班牙足球完整的青训也不断培养着人才。

纵观西班牙足球当前的人才特点,控球至上是最适合他们的打法,当你看到无论是豪门还是平民的西班牙俱乐部,不管是西班牙青少年梯队还是成年国家队,在极小空间内要求队员们必须快速连续地一脚出球、不得失误的“遛猴”训练,被固定成为“统一训练教材”时,任何人便都会明白,控球就是西班牙足球的DNA,也是西班牙足球的宿命。有这些作为基础,西班牙足球就不会死去。【详细

结 语

以传控为基础,却不拘泥于传控,根据不同球员的特点来丰富自己的战术变化,这才是传控足球的未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