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昨日一位首次为智运会获奖选手颁奖的领导在发奖后正准备上场离开,一位志愿者追上前,指着领导的胸花说:“您得留下。”领导不解:“我留下?还有事吗?”志愿者说:“您可以走,但胸花要留下,我们下场颁奖还要用。”领导小心翼翼地解下胸花说:“我参加过很多颁奖仪式,这收回胸花还是第一次,要好好说说这事。”看到志愿者有点惶然不敢接胸花,领导呵呵一笑说:“是要表扬你们啊,事虽小但节俭的精神很可贵!”
给选手颁奖、送鲜花是任何一项赛事都必有的环节,但本届智运会回收选手的鲜花和颁奖嘉宾的胸花重复使用,却是颁奖史上破天荒的头一遭。
本届智运会,不仅在赛场赛馆和开闭幕式等需花大钱的地方极尽所能地压缩经费,由此与同类运动会相比节省了一笔数额巨大的开支,而且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上,也处处渗透着节俭办赛的理念。
在赛馆的布置上,东道主的原则是“能派上用场的家底全用上,能借的不租、能租的不买。”赛前记者到武汉体院采访时,目睹很多办公室、会议室、教研室的桌椅、沙发和电脑都挪到赛馆去使用。接送选手的70台大巴车,也大多是找兄弟院校借用。
钱是省了,师生们却付出了难以言状的艰辛。后勤接待部负责各代表团住宿与交通,四位副部长都是开着私家车跑公事,每天检查各接待宾馆的运动员伙食后,回到学校吃盒饭。赛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没有任何补贴,仅有的中餐也是盒饭。参加开幕式演出的800多名背景学生,仅在开幕式当天,学校特批,每人一个面包一瓶水,并免费到学生澡堂洗浴。就这,让800多名学生欢呼了好久。
一位在美国工作的体育教授回武汉体院探亲,对此大为感叹:“节俭理念这样深入人心,别说在各类赛事中没见过,就是在美国也难以设想。从服务智运会师生们的身上,我不仅看到了中华民族节俭、勤劳的传统美德,更看到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青年一代身上折射着中国的未来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