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7年接手申花以后,朱骏没少“折腾”球队,昔日的上海足球名片申花,越来越走像是朱骏的一个“秀场”。
2010年,朱骏曾在办公室里铺满了人民币炫富。
上海申花的前身是上海足球代表队,在职业化前曾经夺得过四次全国冠军。职业联赛开展后,申花在前三年联赛中接连获得季军、冠军和亚军。1998赛季,申花主场票房轻松突破1500万,其中有三场比赛,包括京沪大战、沪连大战,八万人体育场都出现爆满。很长一段时间内,上海申花与黄浦江、南京路、外滩、回力鞋、南翔小笼包、老凤祥一样,是上海的品牌。
而在朱骏入主申花,在度过了短暂的蜜月期之后,最近几年申花似乎一直就没有“消停过”,从大肆甩卖球员,到足协杯比赛迁到芜湖举办,甚至还有收购利物浦、聘请马拉多纳……而本赛季,朱记申花显得更像是一场秀。赛季开始前,朱骏公开叫板与恒大争夺阿内尔卡,天价年薪请来阿内尔卡,却被媒体曝光阿内尔卡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代言九城公司的新游戏。随后钦点的教练团队只用了1个月就罢免。中超联赛打到1/3,阿内尔卡由球员变成助教、队长再兼任代理主帅,球队中的角色体验了遍。追求德罗巴,朱骏更是将与魔兽的谈判进展公开化。 [详细]
与中超其他俱乐部所依靠的“母集团”相比,如今的朱骏,其财产显然不能与之相提并论,而经过几次易手之后,申花也已经没有了政府资源。
在过去五年时间内,“九城”股价因为大环境和自身原因影响屡跌不止。
郁知非在离开申花俱乐部后,又着手建立F1赛事中国站。
2000年,上海文广集团接手重组申花俱乐部。
2007年,朱骏入主申花开启了申花的私企模式。
2009年失去魔兽代理权后,朱骏的九城公司就辉煌不再,近三年来九城的股价最高不超过20美元,而近一年来,九城最高的股价为8美元左右,大部分时间徘徊在4、5美元左右。公司2011财年三四季度的财报实在不理想。其财报显示,九城第三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9370万元(约合1490万美元),第四季度则为人民币1.26亿元。如今,九城公司的股价为4.11美元,公司的总股本为2951.00万股,总市值为:1.21亿美元(7.65亿人民币)。据公开资料显示,朱骏现在持有九城公司673万股,占有公司23.3%的股份,资产大约在2783万美元,约合1.76亿元人民币。虽然朱骏还可能有其他的套现资产或者隐晦收入,但是毫无疑问,九城是朱老板的主业,1.76亿人民币距离朱老板的身价也相去不远。
在中超俱乐部基本上靠集团“输血”养活的大环境下,16家俱乐部中,朱骏只能算是一个“穷”老板。在本赛季的烧钱大户中,先不说身价58亿美元的许家印,富力老板张力在2012的福布斯富豪榜上也以14亿美元的身价排名地产商第九名,大连阿尔滨老板赵明阳的总资产也超过20亿元。即使没有大力烧钱的球队,像亚泰俱乐部,其背靠的亚泰集团也有123亿的市值,舜天集团市值36.95亿,即使遭受房地产严冬的绿城市值也有114亿、建业集团市值近40亿。除此之外,更不要提像中信、鲁能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详细]
【郁知非时代】申花足球队诞生之日起就带有强烈的行政撮合色彩,郁知非麾下的申花俱乐部成为上海政坛一颗棋子。1995年申花队成立了党支部,此后,球队党支部的作用被反复宣扬。不仅如此,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的陈良宇还将自己的儿子陈维力托付给郁知非,出任申花俱乐部的副总经理。陈维力在队里的时候,是郁知非与其父亲联系的桥梁,其父亲很多对球队的指示,都是通过陈维力传达。
1995年申花以积46分的成绩夺得甲A联赛的冠军。也是在这一年,上海市给予申花集团的支持也达到了顶峰:在上海市黄金地段批给他们一块地皮,申花房地产公司将其建成为闻名上海的高尚住宅区——“巴洛克宫廷”(又名“申花苑”),当时的价格是每平方米1万多元人民币,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天价。
【文广集团时代】1999年年底申花俱乐部和上海申花集团资产剥离,此后球队改制,申花俱乐部主要由这样三家股东组成,上海文广传媒集团、上海广电集团(该集团与文广传媒集团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和申花足球队。其中申花队依靠自己的品牌价值在俱乐部中占20%的股份,剩下80%的股份将由文广传媒集团和广电集团及其他共七家国有股东持有。 文广集团本身就是大型国企,直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集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总裁负责制,总资产140多亿,拥有广播电视、新闻网站、报刊杂志等多种媒体。如果没有上海市政府的强大支持做后盾,文广集团不可能成为申花俱乐部的控股者,申花俱乐部尽管换了东家,但性质并没有得到改变。
【朱骏时代】2007年,上海申花的股权再次出现变更,朱骏以上海联城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名义注资2000万人民币,与国企上海电气、上海广电信息、上海广电集团和上 海文广以及黄浦国资委,共同投资组建了上海申花联城俱乐部足球有限公司,这是一支股权相对复杂的有限公司,即有私人注资,亦有国企甚至是国资委的注资。从 2007年开始,朱骏入主上海申花,标志着上海申花的国企时代结束,上海申花进入了私企的时代。
但朱骏,依然没有变更上海申花队的冠名,从法律的角度来 看,此时的上海申花,不仅与第一任投资商上海申花电器没有任何关系,与国企的关联亦不大,完全成为一支由投资商朱骏控制的球队,但是上海申花这个名字,依 然被保留下来。朱骏声称,自己这几年为申花砸了不少钱,从2007年至2010年,前四年时间每年投入一亿经营申花,2011年投资金额减少,但也达到了6000万。 [详细]
对于一个缺钱少权的足球老板来讲,如果能让自己手里的资源——申花,实现利益最大化,已经成为了朱骏一大课题。
阿内尔卡加盟申花的天价年薪中,还包含了法国人为朱骏新游戏的代言费。
在收购朱骏曾有句名言:“如果我只有10个亿、20个亿,我绝对不会来玩中国足球;但我现在有100个亿、200个亿,我觉得自己有这个资本,所以要在这里花钱满足自己。”但如今的现实是,朱骏已经没有了100个亿,足球对他来说已经属于“奢侈品”。
2007年,朱骏以每年8万元的价格,用400万元租借申花名字50年,上海申花这个品牌也是朱骏的一块筹码。当九城业绩下滑时,朱骏“玩不起”申花时,他对上海申花的经营思路变得现实起来,他开始剥夺上海申花身上的各种资产,从有形到无形,从球员到球队形象。高薪的本土大牌球员被卖掉,从孙祥到沈龙元竟无人幸免,杜威,550万元;郜林,600万元;毛剑卿,400万元;孙吉,200万元;陈涛,600万……光卖人上,朱俊就获得了2770万。而去年朱骏以将申花主场牵到芜湖的手段,试图向俱乐部的股东施压,已盼资金援助。
当一支球队无法获得正常的资金投入、优秀球员不断被卖出、俱乐部的决策由数个人随意拍板决定时,这样一支球队必然会连败、矛盾丛生、混乱不堪。朱骏对上海申花这个品牌的使用已经透支。[详细]
站在朱骏的角度,如何将申花利益最大似乎无可厚非,但谁又来保证申花球迷的利益?
![]() 第602期:钢管舞的奥运会之梦 |
![]() 第601期:全能战士:灭不了的热火? |
![]() 第600期:别拿“软蛋”否定勒夫 |
![]() 第599期:朱骏欠薪质变:从赔钱到吸金 |
![]() 第598期:“玩命”的体育运动 |
![]() 第597期:“吃人”的非洲足球 |
![]() |
编辑:张涛| 策划:专题策划组| 撰稿:轰炸机、方律师
| 零度角微博 推出:2012.05.24 |
分享到: | 体育首页 | 回到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