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汽车-科技-数码-手机-女人-房产-游戏-读书-论坛-视频-博客-乐乎

自从1986年的李涛之后,男子百米亚洲纪录就一直与中国无缘,27年弹指一挥,短跑对决中国始终被日本压制。如今中国短跑迎来双子星时代,至少给了我们一个做梦的机会。

打开中国飞人进化史,陈家全跑出手动计时10秒整平当时世界纪录,但进入电子计时中国百米成绩却像蜗牛一样踯躅而行,直到张培萌横空出世跑出10秒04,实现了百米跑道上的大跃进。

中国男子百米世界纪录演变
成绩 运动员 时间
10秒8 刘长春 1929年
10秒7 刘长春 1933年
10秒6 梁建勋 1958年
10秒5 陈家全 1959年
10秒4 陈家全 1960年
10秒3 陈家全 1960年
10秒2 陈家全 1965年
10秒1 陈家全 1965年
10秒 陈家全 1965年
1978年后比赛开始采用电动计时
10秒61 袁国强 1978年
10秒53 袁国强 1979年
10秒52 袁国强 1982年
10秒51 余壮辉 1983年
10秒43 郑晨 1984年
10秒28 郑晨 1985年
10秒26 李涛 1986年
10秒24 陈文忠 1992年
10秒20 陈文忠 1996年
10秒17 周伟 1998年
10秒16 苏炳添 2011年
10秒04 张培萌 2013年

陈家全曾6创全国纪录,手动计时10秒整平当时世界纪录

当我们翻开中国飞人进化史,刘长春是一个无法被绕过的名字,他是中国奥运第一人,也是中国飞人进化史的先驱者。1929年华北运动会上,刘长春跑出10.8秒打破全国纪录,而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100米冠军的成绩也是10秒8。1933年运动会上刘长春又以10秒7再创100米全国纪录,这个纪录保持长达25年之久,直到1958年才被新中国运动员梁建勋打破,10秒6,至此我国解放前的各项运动最高运动纪录都被新中国运动员刷新了。

如果说刘长春是中国飞人进化史先驱者,梁建勋捅破了那层窗户纸,那陈家全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王者。1959年至1965年,陈家全先后六次破中国田径100米跑纪录,从1959年全国冬季田径运动会上的10秒5,到1965年在四川参加全国运动会汇报表演赛上跑出惊人的10秒(手计时),用今天的话说,缔造一个王朝时代。尤其是10秒这一成绩平了世界纪录,在手计时时期作为全国纪录再也没人打破过,甚至轰动当时的国际体坛,法国《队报》认为:“中国已经准备好要同世界体育强国较量!” [详细]

百米跑道上的大跃进,全国纪录一年提0.12秒=过去26年之和

尽管陈家全的手计时10秒震惊世界,但中国百米成绩并没有大踏步进入快车道,甚至严格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像蜗牛一样踯躅而行。1978年全国田径运动会上袁国强以10秒61夺冠,这是首个电子计时的男子100米全国纪录,之后袁国强跑出10秒53和10秒52,两次将自己的纪录改写,1985年亚锦赛上郑晨以10秒28将中国男子百米纪录提升0.33秒之多,而1986年亚青赛上陈家全的弟子李涛跑出10秒26,但不得不提的是,按照国际田联有关换算规则,手计时成绩加上0.24秒即为电子计时成绩,以电子计时计算陈家全当年的成绩是10.24秒,也就是说,郑涛在1986年创造的10秒26纪录比恩师当年的成绩还慢了0.02秒。

1992年,广西陈文忠以10秒24破全国纪录,四年后他将纪录提高到10秒20,真正超越了陈家全当年的手计时成绩。1998年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江西选手周伟跑出10秒17,中国男子百米纪录终突破10秒20关口,这个纪录足足尘封13年之久,直到2011年全国田径锦标赛苏炳添跑出10秒16,中国百米成绩在13年里才提升了0.01秒。然而就像休眠火山突然爆发一样,2013年全国田径大奖赛肇庆站,张培萌以10秒04将纪录大幅度提高0.12秒,其实从1985年的10秒28到2011年的10秒16,26年中国百米成绩也才提高了0.12秒,换句话说,全国纪录在2013年完成的跨越等于过去26年之和,纵然陈家全、袁国强、周伟这些前辈都为中国飞人进化史做出卓越贡献,但张培萌才是中国百米跑道上大跃进的缔造者。 [详细]

亚洲短跑日本飞人独领风骚,伊东浩司的10秒仍是黄种人纪录,而日本无论纪录比拼还是整体成绩能力压中国,与多年积累和科学严谨不无关系,中国田径总教头冯树勇也承认,短跑是日本在亚洲强势的项目。

15年前伊东浩司10秒00乃黄种人极限,中国百米纪录在日本难进TOP25

尽管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田径强国,但在最受追捧的男子飞人大战中,无论单挑还是组团,都只能望人家的项背 。1998年曼谷亚运会,日本飞人伊东浩司跑出10秒,刷新100米亚洲纪录,这也是电子计时时代亚洲人第一次跑到10秒整,尽管2007年代表卡塔尔出战的弗朗西斯跑出9秒99,但弗朗西斯是归化的黑人选手,这意味着黄种人的速度极限至今记在日本人的名下。

巅峰对决,伊东浩司是所有黄种飞人仰望的目标,而整体较量,日本人在亚洲最能飞更是不争的事实。除了伊东浩司的10秒,朝原宣治和末续慎吾在2001年和2003年分别跑出10秒02和10秒03,黄种人最好的三个百米成绩都属于日本。再看看日本百米成绩历史排名,前15个好成绩都跑到10秒10,前25个好成绩都跑到10秒16,事实胜于一切,日本飞人的整体实力之雄厚不言而喻。相比之下中国飞人在今年的爆发算是挽回一些颜面,张培萌在嘉庆站和北京赛跑出的10秒04和10秒09,以及苏炳添在北京赛上的10秒06,而这之前的中国百米纪录10秒16在日本难进TOP25,如此的反差,中国田径那根隐痛的神经时不时地抽痛。[详细]

日本短跑从不请外教,多年积累懂得打造人才,对基础项目投入+兴趣远超中国

日本飞人能在亚洲独领风骚,甚至在雅典和北京连续两届奥运会获得4×100米第4名和铜牌,足以说明他们在短跑人才的培养和投入上有独到之处。2009年亚锦赛期间担任日本田径委员会短距离组总教练原田康弘,对于为何短距离项目能成为日本优势道出了原因,他透露日本通过大赛选拔选手进行训练,从全国性的高中运动会中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大学培养,人才培养模式青少年到青年再到成年。此外,日本短跑从不请外教,所有教练员都是来自本国,必须在指导高中田径俱乐部取得佳绩后,才能成为日本田径联盟教练,在日本的学校短跑也是重点发展的项目,日本政府也有一定的投入。

事实上,日本孩子都能在学校教育中接触短跑,德仁太子的掌上明珠爱子小公主就在运动会上获得第一名,太子妃还亲临观战,现场气氛非常热烈。与其相比,中国学校短跑的意义更多以完成达标率的科目存在,崇尚及格万岁,兴趣上被打了折扣,通过学校循序渐进的培养短跑人才模式更是无从谈起。在张培萌创造10秒04的新全国纪录仅过两天,日本17岁高中生桐生祥秀就跑出10秒01的成绩,正如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所言:“日本拥有这么多年的短跑传统,势必会让他们懂得如何去打造人才和发展人才。”而对于为何中国短跑大赛表现不如日本,张培萌的话也是一阵见血,我们的比赛机会较少,日本经常举办这种田径比赛,气氛场地非常好。 [详细]

日本多位飞人竟是扁平足,一天2500次引体向上练腹肌

日本在短跑上的科学严谨态度值得称道,从上世纪末,日本向美国学习改良短跑技术,在研究步频上讲究到了具体每一步如何去跑,身体各部分训练的关注也细致入微。例如跑出10秒03的末续慎吾为了让自己的腹部肌肉变得越来越坚硬,每天都要进行2500次以上的各种各样的锻炼腹肌的训练,一回家就要进行腹肌的锻炼。有意思的是,日本百米短跑前三名纪录保持者伊东浩司、朝原宣治和末续慎吾都是扁平足,在外界看来扁平足不适合体育训练,但末续慎吾高野进说道:“我认为,扁平足脚板紧贴地面,不容易受伤,这是短跑运动员保持长期状态的保证。”

如果对比中国与日本短跑训练理念,就不难发现日本短跑训练理念更科学。拿短跑早期速度与耐力训练为例,日本更注重早期的速度耐力的发展,像伊东浩司在中小学时代训练以400米、200米和200米并重,先通过较长距离跑的练习使速度耐力优先发展,逐渐向短距离转变。而中国大多数短跑选手在早期训练中为追求造出成绩,更加重视项目专一化,造成速度耐力基础不牢固,很多选手都昙花一现。科学严谨的训练方法,加上不断的高水平比赛对身体和心理的激励,日本短跑在亚洲称霸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详细]

中国田径进入后刘翔时代,但张培萌在百米跑道上的横空出世让我们看到可喜未来,加特林甚至表示他能跑出9秒97,而张培萌与苏炳添这双子星的崛起,也让我们看到对日本打翻身仗的希望。

中国新飞人极限被看好进9秒97,赴美+提升四点突破10秒近在眼前

曾几何时,10秒大关对于中国短跑就是可望不可即的梦,然而当张培萌在全国大奖赛肇庆站跑出10秒04,将苏炳添保持的全国纪录一下提高了0.12秒,随后他与苏炳添又在国际挑战赛北京站上的百米大战中都跑进了10秒10大关,这个梦就不再是遥不可及,似乎是触手可及,张培萌的教练更是信心十足:“跑进10秒?很有机会!”

2004年雅典奥运会百米金牌得主加特林,在田径挑战赛北京站9秒91的成绩夺冠,公开表示张培萌有实力跑进10秒,达到9秒97或者更好。值得一提的是,加特林并非是客套,他主动邀请张培萌来美国训练,愿意帮助张培萌提高成绩,而在与中国飞人的交流中,加特林还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出四点提升建议。1.步频和步幅,最大的步幅≠最快的速度,每个人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最好的平衡点。2.如何始终跑直线,一旦跑歪削弱向前性,减慢你的速度。3.起跑和前半程加速,4.面对强敌时的自信心。

张培萌何时能将跑进10秒梦照进现实还是未知数,但能缔造10秒04的全国纪录,两次跑进10秒10,都意味着将中国飞人破10秒倒计时作为梦想并非离谱,就像加特林所说:“当我看到张培萌时,我仿佛看到了未来。” [详细]

"走出去请进来"中国田径渐有体系,双子星PK日本神童,被压制27年后终翻身?

尽管刘翔还没有退役,但中国田径进入到后刘翔时代已是事实,然而男子跳高选手王宇和男子跳远选手李金哲都在国际田联挑战赛北京站比赛以世界级成绩夺冠,而百米选手张培萌在一个月内两次跑进10秒10,中国田径之所以能展现出可喜的未来,与近年来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不无关系。

竞走队在伦敦奥运贡献1金2铜正是走出去请进来的成功案例,而李金哲也在美国跟随跟随名帅西格雷夫训练,西格雷夫指导加拿大100米飞人贝利,张培萌也受过他的点拨。实际上在缔造全国纪录一鸣惊人之前,张培萌在2011年就奔赴美国训练,直言通过训练自己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近年来,田管中心在一些准优势项目上加大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逐渐建立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将保证运动员出好成绩,而张培萌成为中国短跑领军人后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

展望未来,26岁的张培萌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更加年轻24岁的苏炳添与其组成中国短跑的双子星。考虑到当年伊东浩司跑出10秒整的成绩时是28岁,意味着中国双子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们将彼此激励冲击10秒大关,也将携手与包括跑出10秒01的17岁桐生祥秀在内的日本新一代飞人抗衡。回顾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郑晨和李涛两次书写亚洲纪录,但自从1986年的李涛之后,亚洲百米纪录就一直与中国无缘,27年弹指一挥间,短跑对决中国始终被日本压制。如今中国短跑迎来双子星时代,在与日本神童PK中能否打翻身仗,一切都是未知,可至少给了我们一个做梦的机会。 [详细]

 

刘翔的淡出,似乎代表着中国短跑的淡出,即使无法对抗世界,我们也期待张培萌们能在亚洲范围让中国短跑再次扬眉吐气。

策划:吴斌 | 撰稿:穆勒 | 2013.05.30 分享到:
| 体育首页 | 回到顶部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隐私政策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