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健康阳光的新偶像,到负面新闻缠身的“坏孩子”,孙杨头顶奥运光环不过半年,就已经数次遭遇形象危机,而这一次,大不敬与师父反目无疑打碎了所有光环,彻底将自己推进了不义的境地。而浙江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一纸罚单,又能否让孙杨警醒? |
|
|
|
|
|
当如今的孙杨成为话题王时,绝非偶然,可以说多个原因的集成,导致了孙杨总是“中枪”,而孙母过度庇护并没有给自己的冠军儿子加分。
浙江体院处罚孙杨:深刻检查 暂停一切商业活动
年份/赛事 | 项目/成绩 |
2010年 广州亚运会 | 4×200m自由泳接力金牌 |
2010年 广州亚运会 | 1500米自由泳比赛金牌 |
2010年 广州亚运会 | 200m/400m自由泳银牌 |
2011年 上海游泳世锦赛 | 400米自由泳银牌 |
2011年 上海游泳世锦赛 | 800米自由泳金牌 |
2011年 上海游泳世锦赛 | 1500米自由泳金牌 |
2011年 上海游泳世锦赛 | 4×200米接力铜牌 |
2012年 伦敦奥运会 | 400米自由泳金牌 |
2012年 伦敦奥运会 | 1500米自由泳金牌 |
2012年 伦敦奥运会 | 200米自由泳银牌 |
2012年 伦敦奥运会 | 4×200自由泳铜牌 |
与大多数奥运冠军出身普通家庭甚至家境贫寒不同,孙杨出生在体育世家,父亲孙全洪是杭州科技学院体育系教授,母亲杨明是杭州师范大学体育系教授,称得上是家境殷实。事实上,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孙杨的成长之路也是一帆风顺,但当这种呵护由于过度转化为庇护时,却未帮助儿子成名后加分,尤其是爱子心切的母亲时刻陪在儿子身边,护犊情深,公关经验却完全缺失,如果说“耍大牌”的帽子让孙杨形象受损,孙母多少要负一部分责任。
尽管如此,孙杨对母亲是无条件的服从,他曾表示不让母亲跟队就不练,在孙杨看来,母亲了解自己训练甚至胜过领导,所以母亲在场他就很踏实。在孙杨成名后,孙母成为了儿子代言人和经纪人,星妈不但对待媒体时体现极强的掌控欲,曾有巴西媒体试图采访孙杨,孙母却表示“你们电视在巴西放,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当孙杨与游泳中心因“被代言”起冲突时,炮轰游泳中心霸王条款,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面对孙杨恋爱这件事,游泳队和孙母都不赞成,这也许是孙母第一次和游泳队立场一致。[详细]
孙杨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的恋情以及与教练的矛盾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路媒体的高度关注。央视体育新闻称孙杨应以大局为重,以游泳事业为重,著名评论员张路平直言自恋状态下的任性与放纵,奥运冠军钱红建议孙杨要协调好恋爱和训练的关系。你一言,我一语,舆论一边倒向孙杨施压,如果说家人的过度庇护让孙杨总是被动的“中枪”,那媒体的高强度关注也令孙杨烦不胜防,无处可逃。
实际上,自从2011年上海世锦赛征服世界后,孙杨就被视为姚明和刘翔之后的中国体育一哥,既然是全民偶像,意味着孙杨要在聚光灯下生活,走到哪里都被层层包围,一句耍脾气的话可能引来如潮的口水。对于还没有适应从普通人到名人转变的孙杨而言,越被关注越抵触,越抵触越被媒体关注,已然形成恶性循环。不少有天赋的运动员,就因为媒体的追捧和捧杀之间强烈的落差,导致心态失衡,最终泯然众人,如果为了他好,媒体需及时降温,但更重要的是,孙杨需要去面对和适应现在的状态,这是成为巨星必经的过程。[详细]
尽管孙杨是否为女友要与恩师分手难以被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朱志根看来,这是影响成绩的达摩利斯之剑。其实单就年龄而言,21岁的孙杨已不是小屁孩了,正处在青春期的她有恋爱欲望是正常的行为,哪个少男不钟情,再说了,孙杨已是集奥运、世锦赛、全国冠军、世界纪录于一身的大满贯选手,短期内无欲无求的他自然想拥有爱情这块领地。有意思的是,如果21岁的孙杨不选择做运动员,这个年龄应该成为一名大学生,而大学生谈情说爱已见怪不怪,但当身为中国游泳领军人的孙杨,被丘比特之箭射中时就让各方如临大敌。
恋爱无罪,孙杨没有错,但朱志根的出发点也是为孙杨的前途考虑,只不过他在对待队员私人问题时或许体现了中国传统教练的古板作风,训练上讲究“三从一大”,只有苦练才能保证运动员的训练质量,长期封训是取胜之道,而在这种古板思维推动下,教练面对运动员谈恋爱就是棒打鸳鸯,缺乏“胡萝卜式”的人文关怀。平心而论,孙杨和朱志根的出发点都没有错,问题是,两人在认知和沟通上出现了偏差,从而产生了分歧和矛盾,但拜过高的知名度所赐,加上剪不断的负面新闻,“中枪”的必然是孙杨,而师徒是否因缺乏沟通产生摩擦甚至不在大多数人的考虑范畴中。[详细]
对于孙杨而言,未来如何远离负面新闻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是建立自己的专业团队还是让个性收放自如,抑或摆正位置做到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否则,孙杨负面新闻永远都在“潜伏期”。
被传不满恩师 孙杨欲换教练
人生就像一块装满巧克力的盒子,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这句经典的电影台词套用在此时此刻的孙杨身上,就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等待孙杨的是正面还是负面消息,而无论正面还是负面新闻都足以将孙杨送到舆论的最中央,如何应对辉煌的沸点,如何面对低谷的冰点,当伦敦奥运会结束后独得两金的孙杨瞬间人气爆棚,取代刘翔成为国内体育新的人气之王和全民偶像,孙杨早一日找到答案就意味着他真正完成从单纯的运动员向公众人物转变的过程。
浙江省体育局副局长吕林告诉记者:“我们从孙杨参加伦敦奥运会前,就已经做好了孙杨成名类似的预案。”但孙杨受关注的程度显然超过了相关部门的预期,而事实证明孙母在危机公关方面更是空白,如今孙杨负面新闻缠身,建立“杨之队”的呼声也再次被提及。因为一个专业的团队可以让运动成绩和商业价值正比例地增长,也会提前做好各方面的预案,让孙杨有备无患。 [详细]
孙杨与恩师朱志根闹出矛盾,对于自己的肖像出现在赞助商饮料瓶上向游泳队发飙,这都与他极强的个性有关。个性是把双刃剑,作为一名冉冉升起的中国体坛新生代偶像,我们希望看到一个思想活跃、个性鲜明的孙杨,如果人云亦云,只会服从命令,如何讨大众欢心?但个性过了头也会很受伤,如何做到张扬个性独立,张弛有度,绝对是一门学问,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孙杨距离这个目标还任重而道远,他需要榜样的力量,这样可以事半功倍。
天下虽大,孙杨的榜样却近在眼前:2013年澳网上的李娜。曾几何时,李娜也只是一味的锋芒毕露,经常在赛场上自我崩溃,但今年澳网上的李娜在情绪管理能力更上层楼,值得一提的是,娜姐控制自我情绪的同时也不失个性,灿烂的笑容,接受采访时的妙语连珠也帮她赢得更多澳洲球迷的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孙杨将澳大利亚名将哈克特视为偶像,但将哈克特的成绩送进历史后,孙杨未来需要的是一位全新标杆,至少就个性掌握度而言,李娜完全胜任。 [详细]
人们常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当深知这句话的真谛后,你就没必要对孙杨和朱志根的矛盾感到惊讶,永远亲密如初的师徒关系只存在童话当中,成绩给力才是保持师徒和睦的底线,也是能延续合作的最大筹码。当媒体将孙杨师徒的不和睦公之于众时,当事双方都本着大事化小的态度来应对,尤其是孙杨表示当时自己言语确实不够冷静,流露出悔意,而无论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还是浙江体育局都表示没听说要换教练,前中国游泳队总教练张亚东更是认为孙杨师徒继续合作没问题。
当矛盾出现时,之所以任何一方都不想撕破脸皮,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孙杨师徒携手缔造了非常辉煌的战绩,有了这把尚方宝剑,所有人都相信矛盾是可以化解的,任何事都有回旋余地,毕竟将金牌组合拆开是太过冒险的赌博。前中国游泳队总教练张亚东近日的一番话或许让我们对孙杨和朱志根的未来增添信心,“罗雪娟也提出要换教练,但我们目标和矛盾都是围绕着金牌,因此我跟她之间的矛盾比较好解决。”在现实的世界里,成绩不是万能的,但没成绩是万万不能的,孙杨和朱志根也不能免俗。 [详细]
自从早早成名后,孙杨就负面新闻不断,尽显年少轻狂的一面,只要对自己不利的、让自己不满的、令自己不高兴的,这位大牌就会有出格的语言,归根结底,还是为人过于高调使然。诚然,孙杨拥有一张无比耀眼的成绩单,这也的确是他的资本,但孙杨可能忘记了,能有今天的成就固然有自身天赋和个人努力的原因,但不客气的讲,没有举国体制就没有孙杨的今天。
有媒体算过这样一笔账, 孙杨一人海外训练的投入就在200万人民币以上,而他的整个训练团队两年多海外训练的总费用接近上千万元人民币,看过这个账单后,有网友表示孙杨所以必须先感谢国家。这并不是要把“举国体制”捧到天上去,只是用事实给孙杨泼泼冷水,希望他能认识到自己的冠军背后与国家财力支撑必不可少,而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一言以蔽之,金牌没有理由成为你想怎样就怎么样的护身符。前中国游泳队总教练张亚东说道:“运动员要有感恩的心,必须记得,奥运冠军不是靠自己练出来的,团队里有多少人在背后为你服务?孙杨是国家培养的。”尽管孙杨不必张口先感谢国家,但也应谨记低调潜行,只有做出这样的改变,孙杨的未来才能与大面积的负面新闻绝缘,这次为师徒反目所交出的学费也算值了。 [详细]
![]() |
|
![]() |
策划:吴斌 | 撰稿:穆勒 | 2013.02.06 | 分享到: | 体育首页 | 回到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