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林里两条岔路,我走人少的那条路,那有天壤之别。
克鲁伊夫烟瘾最大时期,曾1天疯狂抽掉80根香烟。
巴萨球迷纷纷建议如此,巴萨官方也将举办告别仪式。
皇马主席弗洛伦蒂诺发表声明,沉痛哀悼克鲁伊夫。
克鲁伊夫是荷兰足球传奇,也是巴萨的教父级人物。
34年前,荷兰球圣告诉了全世界点球原来可以这么踢...
克鲁伊夫球风灵动飘逸,很有观赏性,外脚背神乎其神。
克圣和贝皇在70年代轮流获金球奖,堪比梅西C罗。
他是荷兰足球史上第1人;历史地位仅次于贝利老马。
全攻全守、Tiki-taka、拉玛西亚,都留下他的烙印。
巴萨官方发文:致以沉痛的哀悼,记住这个悲伤时刻。
1974年世界杯,克鲁伊夫的荷兰获得亚军,终生遗憾。
2016年3月24日,荷兰名宿克鲁伊夫因癌症去世,享年68岁。
前荷兰国脚、曾在阿贾克斯和巴萨都有效力和执教经历的荷兰足球名宿约翰-克鲁伊夫因为癌症于当地时间3月24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病逝,享年68岁。
出生于1947年4月25日的克鲁伊夫,球员时代是带领荷兰足球从低谷成为欧洲乃至世界一流的中坚。
克鲁伊夫是荷兰队获得1974年世界杯亚军的核心和领袖球员。球员时代的他在阿贾克斯、巴塞罗那、费耶诺德等队都留下足迹。
特别是在阿贾克斯和巴萨的近20年时间成为欧洲一流攻击手。在阿贾克斯期间他八夺联赛冠军三次获得欧洲冠军杯。
1973年他转会巴塞罗那时创下了当时的转会费纪录。作为球员的他曾经三次获得欧洲金球奖(1971年、1973年和1974年),是世界足坛的传奇巨星之一,也是荷兰足球的头号代表。
退役后的克鲁伊夫作为教练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执教巴萨的八年间,在他一手打造下巴萨成为欧洲豪门。
并且依照他的提倡进攻的战术体系所构造的巴萨成为傲立于欧洲的一面旗帜。
他的足球哲学和技战术也影响了包括里杰卡尔德、瓜迪奥拉、劳德鲁普、温格等球员和教练。阿贾克斯和巴萨的青训体系建设也都建立在他的足球体系之上。
克鲁伊夫一直有心脏病。去年年底,西班牙媒体爆料克鲁伊夫被确诊为肺癌。经过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后情况有了好转。众多媒体和球迷也在网络平台表达了对他康复的祝福。
当地时间3月24日,多家欧洲媒体报道克鲁伊夫因病逝世。克鲁伊夫的官方网站也予以确认。
克鲁伊夫的官方网站发表声明:“2016年3月24日,克鲁伊夫在巴塞罗那去世。离世时他面带安详,在家人和朋友的陪同下离开,结束了艰苦的疾病抗争史。”
纵观现代足球百年历史,从未有人像荷兰人克鲁伊夫那样,对足球有着深刻的改变和推动。
无论是作为球员还是教练,克鲁伊夫的头脑意识、方式理念,像美妙的花火一样,闪耀在世界足坛,直至今日。
克鲁伊夫是米歇尔全攻全守的倡导者,这种足球强调快速移动,球场上每个人都被赋予进攻和防守的任务,他传输的足球理念,是大多数球队都梦寐以求的:有自信、攻击力强大、能不断获胜的王者之师。
1947年4月25日,克鲁伊夫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他的出生之地,和著名的阿贾克斯主场只有5分钟步行距离。
克鲁伊夫天生是足球狂,好友形容他:他吃饭时,双脚都离不开足球。遇到一面墙,他都会将皮球踢上一脚,再让球乖乖的反弹到自己脚下。
克鲁伊夫的性格很严谨,而且专横。17岁时,克鲁伊夫就从阿贾克斯青训营脱颖而出,代表一线队出场。
克鲁伊夫一直保持自我,这样的性格,导致他和队友、主教练之间产生隔阂和矛盾。
球员时代,克鲁伊夫就喜欢指导队友们如何在无球时怎么踢,如何传球,何时该压迫,何时该回缩。克鲁伊夫的战术视野,也远在一般球员之上。
阿贾克斯俱乐部主席科洛内尔说,克鲁伊夫阅读比赛的能力,让他成为地球的上帝(God on Earth)。
米歇尔和克鲁伊夫这对师徒,在阿贾克斯创造辉煌。克鲁伊夫的才华,越来越多的被发掘出来,他成为无坚不摧的盘带大师,用速度和假动作,戏耍每一名后卫,抓住后防瞬息间的漏洞,给队友送上美妙传球。
当时,克鲁伊夫踢的是前锋,或者是攻击型中场,但队友们表示,只要克鲁伊夫愿意,他想踢什么位置由自己决定。
克鲁伊夫的招牌绝技是“克鲁伊夫”转身:突然的扣球变向,将对手晃得重心不稳并摔倒在地。
1974年世界杯,瑞典人奥尔森便是“克鲁伊夫转身”有记录以来第一个受害者。“他让你感觉,你有机会防住他。但他的移动摆脱太让人惊讶,能被他欺骗,也是荣幸。”奥尔森并不认为被克鲁伊夫转身晃倒是一种耻辱。
从1965年到1973年,克鲁伊夫在阿贾克斯拿到6次联赛冠军,3次欧洲赛事奖杯。在那之后,克鲁伊夫加盟巴萨,转会费是600万荷兰盾,10万英镑不到,但在当时来看,这样的转会费实属天文数字。
巴萨不顾一切的想要得到克鲁伊夫,他们已经14年联赛无冠,克鲁伊夫被巴萨视为救世主。尽管,当时的克鲁伊夫烟不离手,整个人看上去很消瘦,有皮包骨的感觉。
在巴萨的第一个赛季,克鲁伊夫率队夺得西甲冠军,帮助巴萨在伯纳乌5-0血洗皇马。加泰罗尼亚人,将克鲁伊夫视为神灵,高唱他的名字,以见到他为荣,克鲁伊夫也深爱这片土地,他将儿子取名为加泰典型的名字:约尔迪,象征加泰的守护神。
1974年世界杯,荷兰足球达到巅峰,在克鲁伊夫的率领下,橙衣军团打进决赛。决赛中,克鲁伊夫早早的就为荷兰赢得点球,西德队甚至连球权都没控制到。
然而,最终西德还是逆转夺得冠军。对于荷兰人来说,这就是举国悲剧。时至今日,大多数人相信,1974年世界杯的荷兰,是最配得上冠军的无冕之王。
再到1978年世界杯,克鲁伊夫没有参加——原因是绑架案。他回忆:“有一天,我正在巴塞罗那的家中,门铃响了,有人假冒快递员骗我开门,然后就感到一把枪顶在我头上。
我和我太太被绑架了……虽然我们最后脱险了,但西班牙国内绑架案和恐怖分子的暴力事件让我心有余悸……我不可能毫无顾忌的离开家,去参加世界杯。”作为教练,克鲁伊夫将自己的才华移植到阵型、战术之中。
他偏爱4231阵型,让两名边锋扮演内锋角色;他也喜欢3后卫体系,一名防守型中场站在防线之前,防止对手快速反击。巴萨著名的Tiki-Taka战术,灵感就是来源于克鲁伊夫。
在克鲁伊夫执教巴萨时,瓜迪奥拉说:“克鲁伊夫打造一座大教堂,我们所做的,就是坚持下去。”哈维也认为克鲁伊夫对巴萨有着深远的影响:“短传、球员之间的三角站位、压迫,这些都是克鲁伊夫的主意。”
尽管,克鲁伊夫的执教生涯只有短短11年(从1985年到1996年),但他赢得14座冠军奖杯,尤其是1991-92赛季,他的巴萨梦之队,拥有罗马里奥、劳德鲁普、斯托伊奇科夫、科曼,堪称无敌之师。
克鲁伊夫对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战术大师萨基,某种程度上运用克鲁伊夫的理念,为米兰夺得1989和1990两座欧冠,范巴斯滕、里杰卡尔德、古利特都是阿贾克斯系球星。西班牙2008至2012年的辉煌,巴萨梦三的巅峰,无不有克鲁伊夫的影子。
克鲁伊夫鼓励球员展示自己的个性,用自己的个人能力解决问题,体系之外,也强调个人天赋。
不过,有才之人都有鲜明的个性,克鲁伊夫和现曼联主帅范加尔就有很深的怨念。
尽管,范加尔率领阿贾克斯夺得1995年欧冠冠军,但大多数人看来,范加尔和克鲁伊夫的理念是不同的,克鲁伊夫喜欢有能力的球员挺身而出,把责任扛在肩上;但范加尔太强调纪律性和平等性。
或许,克鲁伊夫不是“地球的上帝”,但他给现代足球留下的珍贵遗产,如同烟花般绚烂,从这点上来说,克鲁伊夫的贡献是史诗般的。
荷兰向来是个天赋“泛滥”的足球国度,但或许是因为老天对于这样的精心馈赠有着更为严苛的审查,橙衣军团虽然一直在追寻、坚守着理想,却难以碾碎登临世界之巅的荆棘之路。40年前的克鲁伊夫没能做到,4年前的罗本亦然。
在球迷的惯有印象中,荷兰似乎一直是个飞翔的国度——行云流水、急风暴雨般的飞翔。有人曾将克鲁伊夫形容成足球史上最高蹈的英雄,他开创了独属于自己的美丽足球气质,他为荷兰贴上了永恒的进攻标签,但怎奈命运一直的玩笑。好比一位枭雄年轻时弑亲杀佛打下的天地,会在一种钝感中渐渐萎缩一样,如今的荷兰足球,愈发散发出种铜臭味,功利至上。生活在这样时代的“小飞侠”罗本,虽然在努力传承着“飞人”克鲁伊夫的血缘,却依旧未能逃脱“无冕之王”的宿命。两代飞人,同命不同路。
年少时枯瘦虚弱的克鲁伊夫对足球有着异于常人的痴迷,甚至在冬天还光着脚丫踢球。父亲离世、家徒四壁的窘境没有将克鲁伊夫的足球梦熄灭,要不然在若干年之后,他也不能在自己最喜爱的诺坎普球场踢球。
当他的妈妈在阿贾克斯俱乐部工作的时候,他就捡起球场外的足球,将球员的球鞋擦亮,把角旗插入角旗区。除了让他上场踢球,阿贾克斯或许已经将年幼的克鲁伊夫榨干。他们认为小克鲁伊夫的梦想太大可是身体太弱。但他们最后还是给了克鲁伊夫一次机会。年幼的约翰没有让机会溜走,克服了主客观的一系列困难后,这位荷兰的一代天皇开始完成对低地之国的征服,以及对巴萨的“占据”。
在米歇尔斯的麾下,克鲁伊夫羽翼渐丰,“全攻全守”的风格更是逐渐成为其血液中不停流动的分子。9年的红白生涯,克鲁伊夫率阿贾克斯6夺联赛冠军,4次登顶荷兰杯。
克鲁伊夫第一次穿上魅惑众生的橙色战袍时,他还是个孩子。但结果?他打入1球并将裁判射倒,一鸣惊人。那年是1966年,克鲁伊夫19岁,倒霉的对手是匈牙利。而在场下,他家庭和美,他是“白马王子”。
他的国家队生涯极为短暂:出场48次打入33球。他完美的全攻全守足球把对手弄得晕头转向,但克鲁伊夫在国家队的经历与这支球队的困难一样,就是需要把天赋转化为成功。作为1974年世界杯荷兰队的一员,克鲁伊夫与橙色军团一起让整个世界为之惊艳,尽管他们未能触碰到最终的桂冠,但并不妨碍克鲁伊夫以及这支球队的伟大。
2-0完胜巴西一役,克鲁伊夫传射建功,比赛第65分钟,克鲁伊夫打入了那记永远被铭记在二十世纪足球史上的经典进球:他从对方三名后卫的围追堵截中脱颖而出,横身飞出四五米远,凌空抽射中的。这粒进球也为他赢得了“飞翔的荷兰人”的美誉。
但平心而论,荷兰队在赛前并不被人们看好,勉强跻身决赛圈。球员也不适应教练里努斯-米歇尔斯的战术。但因为神奇的化学效应与克鲁伊夫的存在,这支充满神奇色彩的球队在第一轮比赛结束后就被全世界的媒体一致认定为最有希望获得冠军的球队。
德国的《图片报》以8个版报道此事,标题也极富“战斗力”:“克鲁伊夫,香槟、裸女和鸳鸯浴”。在这之后,一本以此事件为内容的调查报告——《我们是最佳球队》,也登上了欧洲畅销书排行榜首位(注:荷兰媒体认为这是《图片报》串通酒店保安和应召女郎设下的陷阱)。
20多年里,克鲁伊夫在荷兰与西班牙一共赢得了22个冠军,当他37岁打进自己的最后一个入球宣告退役时,人们把他举在肩上,从球场一直抬回了家。
但利令智昏,过于顺畅的胜利使得荷兰球员在每场比赛之后都会举行一次狂欢。随着赛事的深入,远离家人的他们开始感到无聊和孤独。于是,他们开始找来一些不知名的女孩玩起了“鸳鸯浴”的游戏,而克鲁伊夫也在其中。
当年的决赛克鲁伊夫与大热的荷兰败给了西德,或许与此事有着极大的关联。但年代已隔太远,再去刨根已无太大的意义。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克鲁伊夫错过了1978年的世界杯。这也使得他与世界杯仅有一次短暂的温存。
克鲁伊夫用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荷兰人把他的观点称作克鲁伊夫法则。他最著名的名言和实践性文章,都被运用在球队管理研究中。他的大脑清晰勾勒了足球的发展,就如同他看自己一样。
由于在国际上久负盛名,甚至还有一个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许多球员仰慕道:克鲁伊夫甚至可以在那踢球!
他是个慈善家、教育家,甚至还是个歌手,在1969年登上了单曲榜前30强。尽管克鲁伊夫在荷兰称得上是个传奇,但他却以巴塞罗那为家。他的儿子、前球员约尔迪-克鲁伊夫的名字,就取自加泰罗尼亚的守护神。约翰甚至担任过加泰罗尼亚联队的主帅。
40年来,克鲁伊夫演绎了三个角色,持之以恒地在做同一件事。集球员、教练以及攻势足球教父于一身的他一直在为了传声自己的足球气质而努力。没有世界杯冠军又何妨?这个足球史上最伟大的足球人,尽情地享受着足球带给他的快乐。而他的克鲁伊夫转身、他的全攻全守足球依旧在被人津津乐道。
今日的荷兰,虽然不符合克鲁伊夫的审美,但却传承了他的血缘。外界总喜欢不厌其烦地将罗本与克鲁伊夫拿来比较,对此,新一代的荷兰飞侠曾明确表示:“克鲁伊夫是荷兰的传奇人物,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超级球星,我不具备与之比肩的实力。”两人都曾率领荷兰拿到世界杯的亚军,单纯从这个角度而言,两代飞人并无二致。
在2004年,热刺时任主教练马丁-约尔就首次声称,阿尔扬-罗本是继克鲁伊夫之后,从荷兰走出的最好的球员。克鲁伊夫在观看了其在对阵格罗宁根的表现后,认为他是一个很特别的球员。“他可以继续挑战自己,成为一个更加完美的球员。一个像克鲁伊夫那样,全攻全守的球员。”
在罗本20岁时,埃因霍温大规模削减预算,因此他被出售给了切尔西。罗本拖着一副脆弱的肌腱来到了斯坦福桥。赛季前的热身中罗本摔伤了脚,之后被诊断出患有睾丸癌,最终,这两种病彻底痊愈。但是经常受伤,使他被冠以“玻璃人”的外号。
罗本在切尔西的3个赛季里,蓝军两夺英超冠军,但他的表现却逐渐下滑,之后穆里尼奥将他送往皇马。在伯纳乌的两年里,罗本有着不错的表现。
2009年,他转会到拜仁。尽管他本人对这次转会并不满意,但罗本却在这里,迈入职业生涯巅峰。德甲巨无霸在2010和2012年两个赛季都与欧冠冠军失之交臂,而罚丢点球的罗本更是一度成为拜仁的“罪人”。
罗本在2004年的欧洲杯上一鸣惊人。2年后的德国之夏,罗本又一次成为唯一的主角。还是左路,还是一个瘦削的影子,还是风一般的突破,镜头仿佛在时光隧道中来回切换。罗本那粘满汗水的鬓角与曾经被全世界膜拜的那个橙色图腾在迷离的幻觉中依稀重合。只不过,罗本没能与荷兰一起走得更远。
前进的路上总是难免有些挫折。在2012年对阵皇马的半决赛中,罗本在场上与队友里贝里发生了争吵。里贝里与他,一直吵到了更衣室。两人的言语冲突加剧,里贝里向罗本打出了一记左勾拳,最终队友将两人分开。同年早些时候,罗本在场上同托马斯-穆勒有肢体冲突。
但幸好,这些争执并未影响他们之后的精诚合作。
他与荷兰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中夺得亚军,如果不是他的单刀被神勇的圣卡西扑出,罗本或许已经完成了前辈克鲁伊夫未能完成的夙愿。但总是爱开玩笑的上帝,还是为罗本与克鲁伊夫写下了“同命不同路”的剧本。
两代飞人,都曾带领荷兰飞翔在世界杯的赛场
都曾只差一步便可染指最终的胜利
当令人目眩神迷的美丽足球逐渐褪去其华丽的外衣时,罗本依旧在尽心尽力地传承着克鲁伊夫的衣钵
这个盛产天才的国度,从克鲁伊夫到罗本,一直在坚守着理想。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罗本与荷兰需要一次漂亮的反击战,为了2010年世界杯丢掉冠军的遗憾,为了2年前欧洲杯的尴尬,更为了克鲁伊夫之辈的无上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