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曼城利物浦两队首发阵容
双方首发 |
本场,孔帕尼和亚亚-图雷无法听候曼奇尼的调遣。在后防线上,意大利教头选择了左撇子的纳斯塔西奇和莱斯科特联袂中路。要知道,这个组合本赛季很少出现。攻击线上,哲科和阿奎罗搭档,米尔纳则力压纳斯里首发。 与上一场利物浦客场战平阿森纳相比,布兰登-罗杰斯仅仅对首发阵容做出一次调整:恩里克取代了维斯德姆出任左闸,上一仗踢左后卫的格伦-约翰逊本场换到右路。利物浦本场的表现可圈可点,在给曼城施压方面,他们做得很有效率。另外,红军很好利用了曼城防线前以及防线后的空间。 |
亨德森拉边,苏亚雷斯回中路 |
上周三晚在酋长球场,罗杰斯把苏亚雷斯放到了左路,亨德森则被居于中路。应该说,罗杰斯这个安排是很勇敢的。亨德森被当做第3名中前卫使用,以帮助球队对抗枪手的3名中前卫。由于曼城本场打双前锋,中前卫只有2人,罗杰斯更有自信只派上两名中前卫,如此一来,利物浦本场的阵型近似于4-2-3-1,苏亚雷斯这场回到中路,他略微后撤担任“10号”,斯图里奇则顶在最前方。 面对曼城,这个阵型非常奏效:亨德森在左路紧盯曼城右后卫萨巴莱塔,萨巴莱塔酷爱助攻,喜欢在右路直上直下。亨德森对上萨巴莱塔,这是一场比拼跑动和耐力的对决。苏亚雷斯继续在对方禁区腹地见缝插针。总的来说,鉴于亨德森对阵阿森纳时在中前卫位置上表现突出,苏亚雷斯面对曼城时在中前场的积极表现,可以说罗杰斯这两场的用兵是非常成功的。 |
开场互相高压 |
这场比赛的开局并不出人意料,两队都在头10分钟尽量压制对方。不过三板斧之后,双方的压迫性都归于平静。经历了前10分钟的势均力敌之后,利物浦在压迫性方面无疑做得更好一些。 苏亚雷斯位置稍稍后撤,意味着他不再作为中锋给对方施压,这有助于其他队友找到节奏,团队协作的能力也是苏神的特点之一。尽管本场乌拉圭人跑动没有昔日那么多,但他在防守工作中还是不遗余力。他主要对上的是曼城的中前卫哈维-加西亚,曼城要发动反击首先得过苏亚雷斯这一关。斯图里奇突前也给曼城防线造成了不小压力,尽管在这方面他的效率不如苏神。 曼城的前锋们在开局阶段积极参与防守,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于防守的贡献越来越少。[详细] |
“双斯组合”双重威胁 |
上半场的关键,就是斯图里奇和苏亚雷斯的双重威胁:斯图里奇喜欢插入到对方防线身后的空挡,他的牵扯时常让右中卫纳斯塔西奇去到边路盯防。纳斯塔西奇一旦失位,苏亚雷斯就有机可趁。 苏亚雷斯对曼城的威胁无疑更大,尤其考虑到利物浦的两个进球都是在他活动的那个区域远射攻入的。在曼城的后腰和防线之间,给了利物浦太多空间。之所以会这样,很大程度上因为曼城的防线不敢压得太上,因为他们担心斯图里奇利用防线身后的空挡,一定程度上也因为加西亚和巴里在中场没有回撤得足够深。[详细] |
米尔纳席尔瓦边路默契 |
曼城当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在边路就表现很好。哲科首开纪录的进球,就来自米尔纳和席尔瓦默契的配合,两人在前场左路的快速传球就撕开了利物浦的防线。 两名边路球员在同一侧打出如此有效率的配合实属罕见,不过,席尔瓦和米尔纳之间产生化学反应,早就有先例。比如上赛季曼城客场6-1大胜曼联一战,席尔瓦和米尔纳就曾在边路有过娴熟的配合。米尔纳和席尔瓦尽管分居左右两侧,但两人在一起配合得更默契,这就是为什么米尔纳比纳斯里更适合首发的原因。[详细] |
曼奇尼的换人有一定效果
曼奇尼及时变阵 |
看到利物浦踢得风生水起,曼奇尼再次祭出了他的B计划——3-5-2阵型,下半场进入到中段,科拉罗夫换下纳斯塔西奇,萨巴莱塔、莱斯科特和克利希成为三后卫,米尔纳和科拉罗夫成为边前卫,席尔瓦则稳定在中路活动。 曼奇尼的这一变阵没能改变比赛的局势,不过利物浦的统治力还是有所削减。曼城在中场中路多出一个人,席尔瓦居中之后让卢卡斯的防守压力大增,利物浦攻到葫芦顶一带的次数明显减少。加西亚和巴里的防守压力也少了不少,利物浦在曼城的中场和后场之间找到的空间变少了。 |
比赛尾声的换人 |
用麦孔换下席尔瓦,这是曼奇尼一贯无厘头的换人套路,不过这样的换人还是为曼城的进攻提供了更多的思路。米尔纳移到中路,协助曼城中路的防守。阿奎罗回撤拿球更多,这进一步加大了卢卡斯的防守压力。与此同时,替补上来的麦孔体力充沛,他在右边路肆无忌惮的助攻让红军叫苦不迭。麦孔替补出场后的表现,一如他在本赛季早些时候面对热刺替补出场后的表现的那样。 或许麦孔的威胁促使罗杰斯用什克特尔换下恩里克,阿格改踢左后卫,提高红军左路的防守力度。[详细] |
|
责任编辑: Vince 时间:2013-2-5 | 分享到: | 体育首页 | 回到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