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发阵容 |
比拉诺瓦没有让还未完全伤愈的梅西出场,小法出任假9号的位置,比利亚替代桑切斯出任边锋。后腰位置上宋代替了有伤在身的布斯克茨,同样受伤的阿尔巴也未出场,顶替他的是阿德里亚诺。 拜仁这边上一场累计黄牌停赛的曼祖基奇回到首发,戈麦斯替补,老将范比滕顶替上一场欧冠发挥出色的丹特出场。 拜仁延续了上一场对巴萨的战术,前场就开始紧逼,同时用犀利的防守反击撕开对手的防线。 |
拜仁慕尼黑的高压 |
从比赛一开始,海因克斯就要求球队采取高压防守,曼朱基齐和穆勒要对巴萨中后卫甚至门将的控球给予压力,从最开始就不让巴萨有从容控球的机会,在如此高压的防守之下,巴萨虽然还能够控制住皮球,但必须降慢皮球的运转速度,从而间接被迫减缓了攻击的速度,担心传球失误让他们更加小心翼翼,布斯克茨的缺阵有着致命地影响,宋很难完成布斯克茨的串联工作。 与2011年的欧冠决赛相比,在诺坎普对阵拜仁慕尼黑的巴萨最主要传球线路发生了改变,对阵曼联时最频繁的联系发生在哈维和伊涅斯塔之间,他们共完成了33次传球,而今天皮克和巴尔特拉之间的21次传球竟是最多的,这就是拜仁高压防守的成功所在,不让哈维和伊涅斯塔控球,巴萨的威胁就少了很多。 |
巴萨的进攻困境 |
巴萨在比赛中至少犯了两个进攻错误,一是法布雷加斯位置过于靠前,直接面对拜仁慕尼黑的中卫让法布雷加斯很难得球,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他没有像梅西那样主动回撤接球,而是陷入了拜仁慕尼黑的高大森林之中。 第二个错误是阿尔维斯的插上更深,巴萨的右后卫几乎将边锋比利亚挤没了位置,这就迫使巴尔特拉必须向右平移覆盖更大的位置,同理还有皮克,这就造成了中后卫之间的空挡越来越大,直至被拜仁慕尼黑威胁。 |
拜仁的稳健防守 |
几乎与上星期的比赛一样,罗本和里贝里在防守中的投入非常积极,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参与着全队的防守,帮助身背黄牌的哈维-马丁内斯和施魏因施泰格,阿尔维斯曾多次试图从右路突破,但在拜仁慕尼黑多人围剿的情况下,巴萨右后卫常常被关在‘盒子里’,此外还有施魏因施泰格,良好的卡位意识和防守素养让他全场6次抢断全部成功。[详细] |
哈维与小白的联系被切断 |
本场比赛,皮克与巴尔特拉两名中卫之间的传球21次,竟然是巴萨全队最多的!当初2011年欧冠决赛巴萨击败曼联的比赛中,巴萨队内两人传球最多的是哈维与伊涅斯塔,两人共有33次传球,且基本上都发生在中前场。拜仁切断了哈维与伊涅斯塔的联系,这也是拜仁防守的成功之处[详细] |
双方技术统计
拜仁的反击 |
拜仁慕尼黑的反击安排很精心,罗本总是顶着阿德里亚诺选择站位,这样一旦机会出现,他就能用速度摆脱巴西人的防守,更重要的是,有皮克在身后,罗本还不越位,上半场的几次突破成功显然并没给比拉诺瓦敲响警钟,罗本和里贝里毫无疑问是今夜诺坎普的明星,他们在两翼的突破撕裂了巴萨的防线,当然还有穆勒的抢点以及拉姆和施魏因施泰格的后插上,拜仁的反击非常犀利。 |
巴萨防守毫无压迫性 |
与拜仁慕尼黑的高压防守相比,巴萨的防守则毫无压迫性可言,很明显比拉诺瓦的球队比起瓜迪奥拉执教时期,在防守侵略性方面下降了许多,巴萨的队员们现在只能做到跟着球跑,但抢不起来,并且很难快速形成围抢,这造成了他们很容易在防守中失位,于是拜仁慕尼黑的队员就更容易突破防线,对于拜仁慕尼黑有三个进球完全不必惊讶,罗本射门时没人盯防,皮克即便不进乌龙球,也还有拜仁的前锋在后点,穆勒的破门同样如此,巴萨的队员们太看球了,完全漏人。 |
胜负手 |
两队在上半场战成了平局,不过随着罗本斩获进球,比赛的结局实际上已经定了,比拉诺瓦换下了哈维,换上了桑切斯,这对进攻起不到什么改善作用。海因克斯的目标也很明确,保护拉姆,施魏因施泰格和马丁内斯不再得牌,他要以全部主力去踢决赛。[详细] |
拜仁两翼齐飞撕裂巴萨 |
拜仁的反击中,两个边路是最犀利的武器,罗本和里贝里的突破都非常有杀伤力。罗本9次边路突破6次成功,里贝里7次突破5次成功。拜仁打进的第一球正是来自于罗本右边路的内切,而第二球与第三球都是来自于左边路的突破[详细] |
拜仁左路狂飙里贝里阿拉巴导演3进球 |
左路制造机会,右路解决问题,这样的模式,对拜仁来说再惬意不过了,从比赛态度到能力,里贝里和阿拉巴都做出了良好的示范。作为拜仁“国王”,两战巴萨,里贝里虽然没有进球,但在进攻中的贡献有目共睹,而小将阿拉巴两回合均有助攻,对他的信心无疑有极大的提升。[详细] |
罗本再现内切必杀技 |
上半场比赛,罗本浪费了诸多的得分良机,几次单骑闯关都没有形成足够的威胁。但进入下半场比赛后,罗本再次展现了自己高超的个人能力。一次精彩的内切搓远角弧线球射门,帮助拜仁在客场首开纪录。这个进球,彻底杀死了比赛的悬念,击垮了巴萨球员最后的信念。[详细] |
|
![]() |
编辑:非鱼 时间:2013-05-02 | 分享到: | 体育首页 | 回到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