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汽车-科技-数码-手机-女人-房产-游戏-读书-论坛-视频-博客-乐乎

时至今日F1中国赛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仍算年轻的中国赛就像一位食欲大增但却依旧消瘦的甲亢患者,中国赛每年巨大的投入和经济产出始终无法成正比,但这并不影响中国赛屡次奉献跌宕起伏的剧情,中国赛仍是未来F1版图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尽管F1中国站还不被大众接受,尽管赛事主办方年年赔钱,但中国赛屡造经典的事实不容抹杀,而在经历了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开局后,使得今年的中国站更是备受期待。

每当赛车从上海的超级直道呼啸而过,车迷都大呼过瘾

2005年的中国赛见证了阿隆索和布里亚托里联手摧毁法拉利王朝

年份 第一站冠军 第二站冠军 第三站冠军 年度总冠军
1990  塞纳  普罗斯特  帕特雷塞  塞纳
1991  塞纳  塞纳  塞纳  塞纳
1992  曼塞尔  曼塞尔  曼塞尔  曼塞尔
1993  普罗斯特  塞纳  塞纳  普罗斯特
1994  舒马赫  舒马赫  舒马赫  舒马赫
1995  舒马赫  希尔  希尔  舒马赫
1996  希尔  希尔  希尔  希尔
1997  库特哈德  维伦纽夫  维伦纽夫  维伦纽夫
1998  哈基宁  哈基宁  舒马赫  哈基宁
1999  埃尔文  哈基宁  舒马赫  哈基宁
2000  舒马赫  舒马赫  舒马赫  舒马赫
2001  舒马赫  舒马赫  库特哈德  舒马赫
2002  舒马赫  小舒马赫  舒马赫  舒马赫
2003  库特哈德  莱科宁  费斯切拉  舒马赫
2004  舒马赫  舒马赫  舒马赫  舒马赫
2005  费斯切拉  阿隆索  阿隆索  阿隆索
2006  阿隆索  费斯切拉  阿隆索  阿隆索
2007  莱科宁  阿隆索  马萨  莱科宁
2008  汉密尔顿  莱科宁  马萨  汉密尔顿
2009  巴顿  巴顿  维特尔  巴顿
2010  阿隆索  巴顿  维特尔  维特尔
2011  维特尔  维特尔  汉密尔顿  维特尔
2012  巴顿  阿隆索  罗斯伯格  维特尔

倘若维特尔无法在中国站翻身,其车手三连冠的美梦将破碎?

上赛道拥有1175米长超级直道,阿布扎比落成前位列史上第一

一站F1比赛能否得到认可,是否充满魅力,赛道是关键,2004年中国赛元年当车手们踏上上赛道时对这条赛道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舒马赫称赞上赛道的路面和整体布局无可挑剔,尤其是喜欢具有挑战力的弯道,而阿隆索表示这条赛道给人的感觉非常舒服,并指出弯道很多,还有长长的直道。上赛道13号弯和14号弯之间的1175米的长直道,这是所有F1的赛道中最长的直,直到2009年阿布扎比落成的亚斯码头赛道直道长达1.2公里,上赛道的纪录才被打破。[详细]

成阿隆索kimi小汉圆梦世界冠军助推器,05收官战见证雷诺推翻法拉利王朝

从2004年至2008年,中国站都被安排在赛季的最后阶段,这也使得中国站成为决定冠军归属的关键战役,而曾几何时这站比赛确实扮演了冠军助推器的角色。2005赛季作为收官之战,阿隆索用时1小时39分53秒率先冲过终点,西班牙人高喊:“We are the champion”,雷诺车队也就此力压迈凯轮获得车队冠军,具有历史意义的是,之前法拉利已经实现了六连冠的伟业,而中国站见证了阿隆索掀翻法拉利王朝。2007年笑到最后的是莱科宁,本来夺冠无望的冰人与汉密尔顿的差距缩小到4分,为最后的大逆转奠定了基础。2008年汉密尔顿称雄上赛道,带着7分的优势进入到随后的巴西收官之战,并最终以一分之差险胜马萨成为新科世界冠军,中国站的冠军分量可见一斑。 [详细]

中国赛8年产7冠军被6世界冠军征服 仅澳洲摩纳哥并肩

如果说体育比赛最大的魅力就是不可预知性,那中国站无疑是能完美诠释这种魅力的平台,在过去的八年中产生了七位冠军,巴里切罗、阿隆索、舒马赫、莱科宁、汉密尔顿、维特尔和巴顿,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如此频繁的城头变幻大王旗,除了中国站,也仅有澳大利亚和摩纳哥站能做到,舒马赫、费斯切拉、阿隆索、莱科宁、汉密尔顿、巴顿和维特尔过去八年在澳洲称王,而摩纳哥站过去八年的冠军分别被特鲁利、莱科宁、阿隆索、汉密尔顿、巴顿、韦伯和维特尔获得。有意思的是,由于舒马赫曾5夺摩纳哥站冠军,因此中国、澳大利亚和摩纳哥也是仅有的现役六位世界冠军都征服过的比赛,但考虑到中国站刚刚是第9个年头,可见这站比赛的不可预知性最大,也最有冠军缘。 [详细]

维特尔中国赛不夺冠卫冕恐无望?22年间仅舒马赫幸免魔咒

当中国站移到4月份时,尽管无法再成为决定冠军的天王山之战,但也并非仅仅事关开局,历史告诉我们,身为卫冕冠军的维特尔如果在今年的中国站上没有拿到冠军,他的世界冠军三连冠梦想十之八九向后延迟了。有这么邪乎?答案是肯定的,从1990年起到现在为止的22年时间中,只有一个人在一个赛季里实现了前三站比赛无冠最终问鼎车手总冠军,那就是2003年的舒马赫,那一年前三站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巴西大奖赛的冠军分别是库特哈德、莱科宁和费斯切拉,舒马赫拿到了第4、季军和亚军,但车王在随后的7站比赛中6次夺冠,这才避免了魔咒。当历史照进现实,从某种程度上看中国站成为维特尔是否三连冠的关键,谁能想到,中国站的时间前移,它的意义很可能是告诉你冠军是怎么没的。 [详细]

前两站跌宕起伏剧情为赛季预热,中国赛已吊足胃口

即使去年维特尔在前两站比赛取得梦幻开局,昭示围场2011赛季的冠军已落入他的口袋,德国人依旧在中国站马失前蹄,眼睁睁的看着汉密尔顿率先冲过终点。而在这个变化莫测、各支车队差距不大的赛季,中国站能给车迷带来哪些惊喜自然更值得期待。看看前两站比赛所留下的剧情,汉密尔顿告诉人们得杆位者不再一定是得天下,维特尔不再战无不胜,巴顿越发的稳定,阿隆索证明驾驶二流车也能拿冠军,莱科宁的回马枪绝对是车迷的惊喜,连车王在复出后终于获得了参加赛后发布会的机会,别忘了黑马代表佩雷兹,别忘了马来西亚站前8名来自不同的车队,通过前两站跌宕起伏的绝情,我们只能得出一切皆有可能,期待着中国站的到来。从马来西亚到中国站,足足等待了三周时间,好戏不怕晚,当已经吊足车迷胃口的中国站上演前,关于谁是冠军的预测其实是徒劳的。 [详细]

F1中国站绝对是吸金的舞台,伯尼的管理公司、FIA甚至车手都能在中国站“钱途似锦”,可赛事组办方却只能赔钱赚吆喝,所得到的票房收入连交赛事承办费都捉襟见肘,真是一站中国赛,几家欢喜几家愁。

大佬伯尼管理的FOA公司每每赚的盆满钵满

每年提前抵沪走穴成为了众车手的"必修课"

去年降价之后的中国赛上座率明显反弹,不知这样的光景能持续多久

承办费每年3000万美元 FOA盆满钵满主办方却无权招商

“年年亏还要年年办”,每当提到F1中国站,这是最被人们诟病的地方。当然让F1作为平台产生影响力和效益的确是一个理由,但实际上主办方在账面上的亏损,更像是一种人在F1、身不由己的无奈。据英国《F1商业》杂志早先的报道,在第一个合同期里,中国站每年的承办费就高达3000万美元,尽管久事赛事总经理姜澜表示,进入第二个七年合同后承办费已大大降低,但问题是作为主办方的他们却无权招商,换句话说就是少赔点。根据协议,承办F1的程序是向伯尼管理的FOA公司申请,国际汽联只负责赛道安全和收取少量的管理费,比如在中国站为期三天的比赛中,诸如场内包括冠名赞助商等收入都归由F1管理公司拥有,而组委会几乎只能得到门票收入。举个例子,在中石化和中国站5年合约到期并无意续约后,F1中国大奖赛不得已“裸奔”了两年,2011年瑞士银行成为赞助商,但因为F1赛事的经营权都掌握在伯尼的手掌控,这注定了瑞银为冠名砸出的大把金钱与中国站承办方毫无关系,换句话说,在F1巨头赚得盆满钵满之际,中国站似乎只赚到了面子。

值得一提的是同出自久事赛事门下的上海网球大师赛,却因将商业权益掌握在自己手中使得盈利连年增长,据组委会透露在2010年获得冠名并且商业赞助增长一倍的情况下,2011年的商业赞助依旧高走10%。相比之下,F1中国站只能以倒贴的方式经营,对于人们的质疑,久事赛事营销总监杨亦斌承认从账面上来说办赛是亏的,但他同时指出所以中国站不可能由一家私人公司来承办,必须要有国资背景,因为最后受益的会是上海,以及与上海相关的方方面面。[详细]

众车手年年抵沪早 不为备战而是频繁走穴忙捞钱

尽管中国站在本周五开战,但周三晚上之前除莱科宁外其余车手全部抵达上海,而如此早来到上海也成为了惯例,不可否认,提前抵沪有备战的因素,但车手多少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商业活动也。维特尔来到上海后出现在一座影视城,与与华语动作女星卢靖姍联袂摄制一部名为《功夫维特尔:龙之风云》的动作短片,佩特罗夫来到位于上海外滩的和平饭店为F1轮胎供应商倍耐力助威。而身为两届中国站冠军的汉密尔顿也没有闲着,出现在赞助商美孚1号的活动现场,在活动中还与同为嘉宾的小巨人姚明合影留念,忙的是不亦乐乎。

与谁能在中国站笑到最后难以预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每年的中国站都以车手忙于走穴开场却雷打不动。去年的中国站是上海和国际汽联又一个7年合同的开始,以一连串的叫卖开始。最忙碌的当属舒马赫,车王在两天之内一共参加了3个较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当然,如果评选中国站的商业劳模那非汉密尔顿莫属,2008年他曾在5天上演4场商业秀,2009年4月14日晚上抵沪后第二天起大早去参加商业活动。[详细]


上座率伯尼总不满 2.0时代如何扭亏为盈仍伤脑筋

在首期7年的承办合同到期之后,从2011年至2017年,中国站进入了2.0时代。但在1.0时代存在的如何扭亏为盈的问题并没有因为升级后而一并解决,虽然目前还无法得知今年大奖赛的票房收入,可参考去年的结果,想指望从票房上分一杯羹不亚于痴人说梦。实际上,F1中国站的上座率在经历了从波峰到波谷后又在2011年直线上扬,最便宜的380元一张的草地票早早售完,黄牛党也将中国站的门票当成了抢手货。然而就算卖出了5万套票,每套票均价1500元计算,也仅是7500万元,与承办比赛的费用比都是杯水车薪,更何况上海国际赛车场一期建设耗资达26亿元人民币,还有后期的维护费用。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上赛道平均每年必须回收6.25亿元,才能收回投资成本,而上赛道年收入不到4亿元,久事赛事公司董事长张惠民证实,亏损金额大约在每年1.5亿-1.8亿元左右。不得不提的是,2011年中国站售票整体价格下降了30%,个别位置的票价最高下调幅度近五成。久事公司透露票务收入比2010年要高,可无论如何也是无法做到用票房达到盈利的目的,而票房也是主办方几乎惟一的收入。[详细]

F1尽管在中国落户近十个年头,但这项赛事还属于小众运动,也依旧被贴上“奢侈品”的标签。毕竟在本就汽车运动文化的中国,想要让F1站成为品牌赛事更是任重道远,虽然六位世界冠军同场竞技是看点,但对于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中国娜”。

F1给人们带来的感觉总是那么的高端和遥不可及

当未来舒马赫和莱科宁再次淡出车坛,本就走低的F1收视率让人担忧

在F1的世界里,我们何时才能盼来一个属于自己的"中国娜"?

F1同普通民众生活较远 降价仍难甩掉“奢侈品”标签

今年已经是中国举办F1的第9个年头,虽然即将迎来十周岁的生日,但十年的时间沉淀其实并没有将这项赛事与中国普通民众的距离拉近,对于普通人而言F1赛车还是不能承受之奢侈。当2004年首届中国站在上海举行时,确实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亮色,可这项运动奢侈的本色也在初始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上海赛车场外围法拉利纪念品销售点,一个小杯子200元、钥匙扣150元、法拉利小队旗200元、T恤700元……高出市场价格近10倍之多的商品,虽然在比赛第一天就已售罄,但除了要归功于F1初来乍到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也至少说明能消费得起F1的主流群体绝非普通民众。2007年的时候,一家媒体曾这样写道:“一顶有大舒马赫签名的帽子要350元人民币,入场券也差不多要中国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平均工资,这让许多人们只能感叹这项比赛太高级了。”其实在F1刚进入中国时,时任国际赛车联合会主席莫斯利就发出了担忧。 [详细]

年轻车迷不看电视收视率每况愈下 无转播收入中国赛难支撑

当舒马赫、罗斯伯格和莱科宁这些大牌车手纷纷抵达上海时,他们看到的是热情似火的车迷,问题是,有多少车迷会守在电视机前看车王他们驰骋呢?随着F1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网络已成了车迷观看F1比赛的最重要途径,就赛车运动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来看,它还属于小众运动,无法与球类项目相比,因此比较电视收视率也自然要落足球和篮球的下风。尽管不乏忠实粉丝亲自接机,也有众多拥趸亲临现场看比赛,但实际上这其中不乏追星的元素,从始至终在电视前看完比赛才是大多数真正车迷的选择。然而无聊和乏味,这是很多年轻人对这项运动的印象,在他们的眼里所谓的F1只是一圈一圈的开车游戏,既不如篮球运动充满时尚,也不如打台球那样随意,年轻人难以走进这项运动,无疑使得F1在中国电视收视率难以乐观。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央视屡屡做出让F1为其它赛事让道的选择,就拿上站马来西亚大奖赛为例,因为雨水令比赛时间拖长,央视为晚6点体育新闻而中断了直播。与央视在2010年没有让球迷看到火箭队最后一投,而录像播出女排亚锦赛引来一片骂声不同,三番两次放弃直播F1并没有招来太大的口水战,可见F1在中国的影响力十分有限。 [详细]

F1无中国本土车手 6个世界冠军恐不及一个“中国娜”

就在今年中国站大幕揭开前,中国车手马青骅正式加入HRT车队青年车手发展计划,这无疑是一剂强心剂,车迷、中国站主办方以及伯尼都期待在不遥远的将来能看到F1拥有首位中国车手。正所谓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虽然今年六位世界冠军同场竞技是一个很大的噱头,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在中国拥有支持者,可无论舒马赫还是莱科宁和小汉对于国人都是过客,只有“中国力量”的出现,才能带动F1在中国的“大跃进”,能让这项运动短时间内在一个国家中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得到质的飞跃。

类似的例子并不难找,有的人就是因为姚明关注NBA,甚至他们可能不知道何为挡拆,但往往是这些非专业球迷的快速增长能为一项运动缔造全新的时代。如果说篮球本就有广大的群众基础,那么当中国金花在女子职业网坛占据一席之地时,这项很多人连球拍都没摸过的小众运动却呈现出繁花似锦的局面,尤其是当李娜在2011年称雄罗兰加洛斯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见证大满贯的喜悦,更是带动中国网球未来腾飞的希望。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小德、纳达尔、费德勒、大小威才是网球世界的巨星,可就因为她是“中国娜”,超过1.16亿中国人关注了2011年法网女单决战。千万不要以为就中国人盯着自己出品的偶像不放,2005年随着阿隆索的横空出世,那一年的马来西亚站大约有184万西班牙电视观众目睹了阿隆索冲过终点线,收视率为30.7%。 [详细]

 

流水的时间铁打的中国赛,无论被安排在赛季收官阶段还是赛季伊始,F1中国赛的精彩程度都从未打过折扣,在世界三大体育赛事之一的F1进入中国的第九个年头,在6位世界冠军同场争霸的背景下,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

策划:程曦 | 撰稿:穆勒 |2012.04.14 分享到:
| 体育首页 | 回到顶部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隐私政策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