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运:抗美援朝时期中国遭全面禁运 霍英东“养肥”港英警署禁运近三载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施行“禁运令”,切断中国的一切战争物品进口,甚至包括一些生活用品。新中国政府开始大量抢购“禁运”物资,这吸引了一批港人从事“违禁”运输业。这其中,霍英东组建了当时最大的“禁运”船队,坚持了近3年的禁运,成为一段传奇。
霍英东几次谈到,港英当局如果真真正正执行“禁运”法令,他们的海上运输是搞不成的。据霍英东回忆,他用钱“打发”了港英当局的警署、工商署和海关。甚至警署有一位接线的警员,随时向霍英东通报港英警署部门的有关情况。尽管如此,霍英东在装货和出船的时候都会带上大笔的现金,因为总有隔区的警署和工商署的人来查,其实就是来“收钱”的。
港英当局许多部门霍英东都送过钱,但是唯独没法用钱解决的就是英国海军。为此,霍英东不得不设计精密的出海航线,除此之外,霍英东每次出海都会派出多艘单/双人小船进行海上侦察,只有收集到各艘小船的安全信息后,霍英东才会发出出海的命令。霍英东船队出海的时间都会控制在凌晨3点左右,因为这个时候英国海军英国的海军都会去睡觉。
代价:三年禁运霍英东瘦到46公斤 “黑猫号”稽查遇险两人身亡
霍英东说,在海运的那几年自己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装货时要提防,出海要提防,回到家住宾馆也都要提防,每天的睡眠经常是三个多小时。经过近三年的海上运输,他一米六五的身高,体重只有103磅,身体虚弱连上楼都有些吃力。
而在这三年间,霍英东的船队甚至他本人都付出过血的代价。在开始向澳门运输的时候,霍英东的风帆船遭到了劫匪,全部货物被洗劫一空。等到了澳门,霍英东发现自己的货物被出售就去与对方理论,结果被对方直接拿枪顶住了后脑,惊魂之后才全身而退。1952年11月20日,“黑猫号”深夜出海。当黑猫号刚刚驶出鲤鱼门,水警和几艘缉私小艇就围了上来,并发出停航命令。但“黑猫号”全然不顾水警的围追堵截,开足马力冲向公海,此时港英水警轮撞上“黑猫号”。船上十名船员全部落水,虽然八人被救起,但是两名船员因为被载运的铁管压住而不幸溺水身亡。在日后审判中,霍英东聘请了大律师辩护,结果因为船当时还在香港海域,所以并没有被判“走私”罪名,仅判了一些无足轻重的罪名,罚款了事。
收获:三年净赚一百万港币,赢得周总理赞誉 获中共邀请参加1964年国庆阅兵
霍英东从事海上运输每次的酬劳相当于运输货物价值的5%~20%,其中黑铁皮一类金属的酬金为20%~30%。而在开销方面,除了一些运输成本,最大的一项是应付警署、工商署、海关以及每天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缉私”人员。
第一桶金究竟有多少钱?这个可以从他最初涉足香港房地产业,购买使馆大厦得到印证。1953年下半年,霍英东购买香港富豪利氏家族的使馆大厦,以280万港元成交。霍英东为此向汇丰银行贷款150万元,也就是说,霍英东从事海上运输近三年积累资金约为100多万港元。
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周总理曾赞扬说:“港澳同胞运物资,冲破美帝封锁,那个时候以此支持我们,也是患难之交”。1964年9月底,霍英东悄悄地搭上船绕道澳门到内地去。他是应内地之邀,以香港商人的身份,担任香港同胞国庆观礼团副团长,赴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大典。而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霍英东第一次见到了邓小平,这也成为了两人日后长期友谊的一个开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霍英东携巨资毅然跨过了罗湖桥,投资家乡建设。
在1993年3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上,霍英东荣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并在1998年和2003年的政协会议上持续当选这一职务。在2000年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的盛大集会上,霍英东作为唯一被邀请的香港人坐上了主席台。[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