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目标:外教豪言2-3年内鲁能球员将达巴西水准 曾培养奥斯卡+卢卡斯

为培养世界一流球员,鲁能在2014构建了中国潍坊-巴西-葡萄牙的青训计划,竭力帮助有天赋的中国足球少年走出国门,但这并不代表,鲁能只有一条腿走路,只希望借助国外的青训体系来借鸡生蛋。在之前出席第五届网易中国足球论坛时,普拉蒂尼就曾表示不支持中国孩子留洋的态度,他认为提升中国足球水平的最根本在与中国自身的青训实力。

这也就有了鲁能走出去,请进来的两条腿走路思维,而且这"请进来"的思路更是从15年前即开始,当年鲁能足校建校后,首任总教练就由前南国青主帅可可维奇担任,日后又有弗兰多、佐季奇、巴博萨等外籍总教练,如今为了配合鲁能三步走青训战略,巴西圣保罗U20青年队主帅巴雷西承担了这个重任。

pic

坐落在巴西幸福港的鲁能体育中心占地16万平方米,7块高标准的足球训练场即将迎来一批批来自中国的小伙子。

目前,鲁能已有U15和U17两支梯队在巴西留学,在近期的一些热身赛中,两队有胜有负,但面对一些较强俱乐部的梯队时遭遇了多次大败,甚至U15曾惨败给一支U14巴西青年队,中巴两国青训水平的差异可见一斑。

对于提升中国少年的水平,巴雷西有着自己的观点:青少年足球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有信心在未来将鲁能队提升到巴西同年龄段队伍水准,但必须是在两三年之后,而不是现在。足球需要系统性训练,同样也需要有良好的竞争环境。我们的U15队在中国已经几乎没有水平相当的对手了,这对孩子的提高非常不利,所以我们现在把他们送到巴西之后,这两个条件我们都具备了,所以在将来等我们的队伍到十七岁的时候,我相信他们就能够达到和巴西同年龄段队伍相同的水平,我有这个信心。你要知道奥斯卡和卢卡斯就是经我培养而进入欧洲,成为优秀球员的。

除了收购巴西体育中心、将孩子送到巴西训练比赛外,据巴雷西介绍,鲁能的巴西青训计划准确的说应该分为两部分:一是从U14、U15、U16、U17这四个年龄段里面,每个年龄段选四位水平最好的队员,直接送到巴西圣保罗青少年梯队进行训练,在这之外是送到巴西鲁能体育中心。

对于在巴西的青训中心,鲁能方面希望能够不仅培养为己所用的孩子,也能够培养为中超、为其他职业联赛所用的优秀球员,投资青训,并从青训中得到回报,对此巴雷西阐述了青训计划的未来:如果有巴甲俱乐部看上中国孩子们的话,有可能他们就留在巴西踢球,如果没有得到在巴西俱乐部的垂青,我们会把他们再送到葡萄牙,在葡萄牙的各级联赛里面,还有我们葡萄牙的基地进行训练和比赛。

当然除了葡萄牙基地和各支低级别联赛外,鲁能未来有可能会控股一支葡萄牙豪门球队,一支能够参加欧冠的球队。【详细

"即便我们的队伍是全国第一,但如果我们没有为一线队和中国国家队输送更多的人才,那我们也没有什么值得欣喜的"。

——鲁能足校总教练巴雷西
pic

鲁能U15A队作为中国赛区冠军出战2014耐克杯全球总决赛。

谈环境:金牌战略毁掉中国足球 教育部和足协该扩大足球人口

谈到足球青训,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就是中国的足球人口稀薄,无法和巴西相提并论,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曾像模仿部分奥运项目,搞精英培训,搞圈养,寄望于一支队伍改变中国足球,事实证明,我们只有一次次栽倒,从没有成功过。

对于足球精英培训,巴雷西认为太难了,"因为足球是一个成才率非常低的运动,所以必须要有一定的基数的足球人口,如果中国足球人口太少,那我们就应该从怎么增加足球人口这个问题去解决,我建议中国足协还有中国教育部,能够在中小学推行专门的足球课,在体育课之内开设专门的足球课,来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条件,来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踢足球,在巴西,一个小孩子一出生,父母给他的礼物往往是一个足球,因为父母和家庭都希望能够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踢足球,让他感受到足球的快乐,所以我希望我们中国也能够开设更多的场地,开设更多的足球课,让小孩子们有时间,有地方踢足球,享受足球的快乐。"

pic

如何让更多孩子接触足球,这不仅是鲁能一家俱乐部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在此次采访后不久,中国高层决定校园足球将由教育部主管,开设专门的足球课,到2015年培养6000名足球师资。似乎巴雷西忧心的问题可以在不远的将来得到解决。

不过随后巴雷西又提出了一个制约中国足球发展的问题,那就是过分追求成绩。他表示:这对中国足球非常不好,对足球的发展,对运动员的发展会带来非常多的负面的影响,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光是我们俱乐部,整个中国足球的大环境,各个俱乐部,各个梯队还有足协,还有各省市对于全运会这些成绩的要求都在里面,需要大家共同的解决。

"我希望他们不要给教练员太大的压力,不要把成绩看得太重要,对于青少年球员,重要的是提高个人技术能力和场上意识,还有团队配合精神,而不是去要求他一定要赢球,如果管理层把这种压力给教练员,教练员就会觉得没办法,他只能去要求队员,所以他也没办法给队员一个宽松的环境,让队员自由的发挥,发挥队员的这种自主性和创造性,这样的话对于足球其实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巴雷西说。对于这一点,巴雷西也表示鲁能足校已经明确向各级教练传达,不追求比赛成绩,但对于球员在比赛中的表现我们有着严格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称霸全国的鲁能U20梯队,未能杀进第十二届全运会决赛圈,出局后从教练侯志强到麾下弟子曾遭到外界的口诛笔伐,鲜为人知的是,鲁能俱乐部并没有很失望,因为鲁能俱乐部已经扭转了成绩作为指挥棒的这个观念,出人才才是第一位的。众所周知的是在之前亚青赛中,令人眼前一亮的国青队共有7名球员具有鲁能背景,堪称国青第一大"派系",特别是表现出色的韦世豪,门将周煜辰,都是鲁能制造。【详细

"以中国的社会类型特点,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最为关键,政府必须要在战略设定和具体执行上,强力推行足球的普及和发展,这样才能为中国足球长久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国家领导人和政府政要的喜好,必须转化成对足球发挥实际作用的执行方案,并且得到切实执行,才能够真正改变目前局面。"

——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
pic

刘彬彬破格入选了佩兰最新一期的国家队集训名单,各级国家队从来都不少鲁能球员的影子。

谈体系:中国青训最大弊端是比赛太多却没质量 教练只会闭门造车

谈及中国青训的一大问题,国内公认就是实战比赛太少,但相反,在巴西人巴雷西看来中国青训的一大问题则是比赛太多了!而这个问题是他来到中国后面临的最大挑战。

巴西人解释道:中国培养青少年更看重的是通过多打比赛提高他们的水平,而巴西的培养理念则是通过系统性的训练,来提高队员自身各方面的技术和能力,还有比赛中的意识,所以我们来到这里之后碰到这个是最大的差异,一开始的时候教练员们都不明白,都认为一个礼拜训练五天,只安排一场比赛,对于队员们来说太少了,但是经过我们的解释还有系统化的训练计划,教练员们已经慢慢的能够接受,并开始按照我们的要求,按照我们制定的系统的训练计划来执行,就是每一周周一到周五我们进行系统的训练,到周六只安排一场比赛,来检验一周的训练效果。

其实比赛多少只是双方理念的差异及足球文化差异问题,因为中国的比赛少,是缺少系统的真刀真枪同水平的较量,而巴西人嫌弃的则是梯队内部周而复始的对抗赛,对于孩子的提高缺少实际意义。如果中国有关部门能够推出地区的系统联赛,相信巴雷西绝对不会嫌弃比赛少,只不过目前国内能和鲁能足校在同一个水准上的青年队实在少之又少,总计5-6支,又各在天南海北,除了赛会制比赛,不太可能经常性碰面。

pic

今年,鲁能U15A队成为首支卫冕耐克杯中国区冠军的球队,鲁能足校在国内已经走在了其他俱乐部的前面。

除了足球文化不同外,巴雷西在来到中国半年后还碰到了中巴文化的碰撞,比如沟通,他表示巴西人更直接,而中国人似乎很难让人理解他们想要什么、在说什么,有时候队员也是,这就让教练为他们制定培训计划增加了难度。这位曾经培养了奥斯卡和卢卡斯的巴西教练,正在一步步感受中国文化,融入中国文化,同时也在改变着中国文化。

对于目前中国优秀青训教练稀缺的问题,巴雷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中国教练要有如饥如渴的学习的态度,学习对于一个教练员是非常重要的,你如果光训练,而没有理论指导,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和效果,所以所有关于足球的这些东西,理论和实践都需要去学习,战术、技术、体能各个方面都需要学习,所以一个好的青训教练,首先要是一个好学的人。"

"我希望我们的教练员能够以一个更开放的精神,更宽阔的眼界来看待青少年足球的训练,不光是盯着自己的工作,不光是看到中国的青少年训练的潮流,比如我虽然身在潍坊,管理着我们潍坊、巴西和葡萄牙的青训项目,但其实我每一天也在关注世界其他地方,欧洲、南美、非洲这些地方他们青训的发展有没有一些新的东西,因为我觉得今天足球的发展非常快,足球的潮流也是全球化的,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每个国家,每个俱乐部,也许他们会有一些新的东西,新的技术,新的理念用到青少年足球上来,所以我们要时刻关注着其他这些国家,其他的这些俱乐部,是否有新的东西为我所用。"

"比如我们鲁能足校,我们每周都有教练员培训课程,只有有了好的教练员,才能培养出好的运动员,所以教练员自身的学习和提高非常重要,还有希望中国足协多开办些教练员培训课程,我们都鼓励我们的教练员去参加这些课程,去学习和提高。"【详细

"当教练跟踢球一样,淘汰率都非常高。但是,个人努力非常重要。之前我是不断去学习进修,进而才被中国足协注意到,然后当上了国家队守门员教练。这其实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矛盾论。"

——国足守门员教练区楚良
pic

退役后的宿茂臻成为中国广大山东籍教练员的代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