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林:22岁之后,学会宠辱不惊

2019-03-13 17:15:35 来源: 网易体育
0

一切要从2012年说起。


那一年是姚明正式宣布退役的第2个年头,作为中国男篮新一代扛旗之人,易建联在NBA的前途不容乐观。图腾退场,人们总希望能有后来人挺身而出,接续其衣钵,层出不穷的“XX接班人”便是这种心态在现实中的投射。当时的中国球迷,还在热切地盼望着“姚明接班人”的出现。


王哲林做自我介绍

在这种背景下,时年18岁的王哲林横空出世了,尽管他在自我介绍时略显拘谨又带点调皮的言行举止,活脱脱就是个孩子。2012年耐克篮球峰会上,精英云集,加里-哈里斯、沙巴兹-穆罕默德、诺埃尔、维金斯、沙里奇等人纷纷登场。饶是如此,王哲林仍旧砍下19分8篮板2盖帽,不仅打出了中国球员出战该赛事的最好表现——与维金斯、沙里奇亦不分轩轾,还帮助世界队以84-75击败了美国队。消息传回国内,舆论沸腾,接下来就是一场媒体、球迷甚至业内人士的狂欢。


当时的中国即将全面进入以UGC(用户生产内容)为特点的Web2.0时代,门户网站纷纷“跑马圈地”,微博、贴吧等社交媒体方兴未艾,将于几年后迅速式微的传统媒体也正春秋鼎盛,为王哲林的蹿红创造了条件。这种条件,是王治郅、姚明、易建联所不具有的,也从来没有一个18岁的中国篮球少年经历过,王哲林所面临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

中国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王哲林,在那些报道中,王哲林成为了世界队的领袖,而在国外媒体的同期报道中,“维金斯率领”才是绝对主流;“两次大帽掀翻玫瑰花园”“篮底威慑力超大郅阿联”“震惊美利坚”……夸张炫奇成为衡量一篇报道优劣的重要标尺;更高级的做法,则是借外国人之口来增强权威性,这些直接引语或许只是某篇外文报道的只言片语,或许它的作者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外籍媒体人,但这都不重要;至于名号,则是 “姚明接班人”“阿凡达”……不胜枚举;更有甚者,已经开始为王哲林在NBA谋划下家——去火箭好还是去马刺好?


以至于,当王哲林终于在职业生涯第7个赛季摆脱负面,各路媒体的吹捧再度纷至沓来之时,他仍然觉得:“现在的吹捧跟当年的吹捧相比,根本不算啥。”

冷静的声音不是没有,比如《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就写道:“‘捧杀’很可能跟着就是‘棒杀’,两者的共通之处,就是去极端化地定论一名年轻球员,与之连锁的反应则是,年轻球员缺乏一个足够宽容的成长环境。这种宽容,意味着允许他犯错,允许他起伏,允许他的失败多于胜利。这些,都远比称他为‘下一个谁谁谁’更有价值。”只不过,类似的声音就像一颗颗投入深渊的石子,很快就被湮没了。

年仅18岁的王哲林,在世界观尚未成型的时候,稀里糊涂的被时代送上了风口——很快又会被重重抛下。他从11岁开始就去了体校,对于成名这件事,缺乏足够的心理建设,骤然蹿红让他觉得一切都很简单,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所以,当有一天困难如山般压将过来,他很快就手足无措了。


“那时候被吹得像天神下凡一样,现在想想,对年轻人确实不太好。”王哲林告诉网易体育,“你不管再怎么成熟,毕竟还是刚出道,没接触过什么事情。我觉得(但凡)是个年轻的孩子,心态都会起变化。那种状态下,就是把一切想的很容易,把一切想的很简单,从来没想过以后遇到困难会怎么办,一直觉得会一帆风顺下去,当时还是太年轻了。”

在22岁之前,王哲林未曾遇到什么“高山”,他成长于篮球世家,家境殷实,从来无需为物质生活发愁,他的篮球生涯太顺,那些他踮踮脚就轻松趟平的障碍,充其量算是“土丘”:在体校时的累,咬咬牙就挺过去了;在国青队技不如人,他就提前一小时到场加练,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不怎么会打球”蜕变为“突然之间就冒了出来(罗汉琛语)”;在CBA的前两个赛季,两双数据对他来说就像呼吸一样平常,轻松——在外界看来的确如此——成为CBA历史上第7个单赛季20+10的本土球员。

(编者:值得一提的是,CBA历史上的本土球员当中,只有7人28人次打出过单赛季20+10的表现,王哲林一人就独占了6次,笑傲群雄。)


王哲林的20+10渐渐让球迷产生了审美疲劳,当他一次次例行公事一般拿下优异的数据并目送球队输球,当他身材和技术上的短板一次次在强敌面前暴露无遗,球迷们对他的态度由最初的热望成了后来的失望,一场危机正悄悄酝酿。很快,他在2015年亚锦赛上的低迷成为了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与韩国队第四节频繁打铁

那是中国男篮的雪耻之战,却是王哲林的受难之战,许多球员在长沙扬眉吐气,王哲林却在长沙灰头土脸。以他在联赛中的数据,本应该成为易建联在内线的左右手,结果他场均仅贡献6.6分3.7篮板,得分列全队第7,命中率不足五成。小组赛首战打新加坡,他惨遭对方1米88小个大帽,引来无数吐槽。次战对韩国,他5投1中仅得五分,则算是被彻底钉上了耻辱柱,毕竟韩国之于中国,绝不仅仅是竞技对手那么简单。

人们当初捧他捧的有多高,后来踩他踩的就有多狠。“废物”“软脚蟹”“技术粗糙”“没脑子”……各种批评、嘲讽密集来袭,这还算讲话客气的,更有甚者,是不问青红皂白的人身攻击。3年前他还是天之骄子,享受着众星捧月的待遇,3年之后,他已是千夫所指。巨大的落差让他心生不解。“如果因为伤病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那种被人误解的感觉,让我委屈。”王哲林告诉网易体育。不堪谩骂之扰,他清空了微博,远离了社交媒体,对那些谩骂不再理会。

在22岁之前,他未曾遇到什么“高山”,现在,伤病凭空搬来了一座名叫“网络暴力”的高山,兀然立在他面前。

其实,从2014-2015赛季开始,王哲林就已经遭受膝盖疼痛的困扰,休赛期国家队与山西男篮的一场热身赛中,他的膝盖再次受伤,只不过为了不影响国家队的备战,一直咬牙坚持。待到亚锦赛第二战,膝伤全面爆发,“后面越来越不好,跑步已经是瘸了,左腿也是用不上力,一点也跳不起来。”王哲林说。


2015-2016赛季,王哲林有一多半时间是在养伤

直到2015-2016赛季开始前夕,王哲林仍在北京接受治疗。尽管如此,新赛季还是磕磕绊绊地上路了,他踌躇满志地向媒体表示:“今年一定要体验一下季后赛的感觉。”结果事与愿违,赛季开始不久,王哲林就发现自己“左腿比右腿小了两圈”,“疼了之后才发现有问题。”经查,他的左腿肌肉已经严重萎缩,此外还伴随着左膝关节的严重炎症。“这个(膝)伤应该是去年落下的吧,当时只是一点点的疼痛,我没太在意,感觉活动开了就好了。到了亚锦赛开始后,突然一下就爆发了,根本使不上劲。”王哲林推断。

那个赛季,王哲林打完前6轮就因伤休战。一个多月短暂复出,战过3场便赛季报销,开始了漫长的恢复。在这9场比赛中,他场均仅贡献11.3分6.8篮板,命中率是生涯最低的50.7%。大王的整个2015年,都充满了悲剧的味道。看起来,中国篮坛又将多出一个“伤仲永”的故事,当初媒体、球迷的吹捧,更像是那种不堪玩味的劣质讽刺。

他本以为耐克篮球峰会之后就是一片坦途。如今,他必须痛定思痛,重新思考、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养伤的同时,他得改掉一些坏习惯,养成一些好习惯。


为了减轻膝盖的负担,王哲林开始了艰苦的减肥之路。他率先戒掉了从小时候就很喜欢喝的碳酸饮料和果汁,紧接着他开始想念气泡在喉头滑过的感觉,从每天喝个一两罐到骤然戒掉,他似乎有了轻微的“戒断反应”。不过,他很快就找到了一种健康无害的替代品——苏打水,“之前是喝不了苏打水的,它没有味道,很难入口,但没办法你得适应这种东西,后来喝着喝着就觉得挺好喝的。”王哲林说。从那时到现在将近3年时间,他再也没碰过任何碳酸饮料,就连果汁(减重期间坚决不碰)也只是少量摄入,并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为了补充所需的能量和维生素。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哲林竟然在两个月内减掉了30斤,体重与刚升一队时持平!“当时是有体能教练在监督我,自己一个人想忍耐住也挺难的,有时候实在是受不了,”王哲林告诉网易体育,“前一个月特别难受,养成习惯之后就没有感觉了。那段时间毕竟没有高强度的训练,(饮食)可能比NBA的标准还要严格。”

其他康复手段之苦,可想而知,自不待言。

王哲林的英文名叫“Change”,意为“改变”,这个名字源于他17岁时在生活中的一次受挫,他索性趁机在生活和球场上都做出改变。当时变打法已经无据可查,但2016年的这次改变是显而易见的。


2016年7月22日,王哲林在微博发了三个字“回来吧”,并晒出了一张自己的近照,算是宣布重回社交媒体。之所以这么做, “是因为后来觉得还是有很多喜欢我的球迷,还是想看我的,我不能辜负那些喜欢我的球迷。”王哲林说。


减重前后脸型对比

当时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减重之后的大王脸部的线条相比过去硬朗了许多,经过一年多的伤病淬炼,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他都获得了新生。之前告别微博是与自己赌气,选择回归则是与自己和解——同时与骂声和解。

时隔多年再回味那次网络围攻,王哲林早已云淡风轻,“那件事过后,最大的改变是心态,我不会再受到这些事情的影响。面对谩骂反而能够自我调节,专注在球场上打好自己的球。”


2017-2018赛季,恢复健康的王哲林在自己CBA生涯的第6年,迎来了自己CBA生涯的第7位主教练——火爆教头范斌,这位以严厉著称的教练,仍旧没能带领福建队打进季后赛。而对于王哲林本人来说,20+10在舆论面前的说服力约等于0,除了承受之前已有的骂名,那个赛季又加了一条——洗剪吹。球迷们相信,频繁变换的发型、发色,就是王哲林不务正业的铁证。

2018年休赛期,坐拥王哲林、赵泰隆、陈林坚3大本土顶级得分手的福建男篮,成了外人眼中的鸡肋、烂摊子。晋江,这个与金门最近处仅5.3海里的县级市,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仅211.1万,它太小,似乎小到无法担起全省的篮球野望。然而福建男篮“祖上也曾经阔过”,龚松林、朱世龙的时代,他们是季后赛常客。知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称广大晋江侨属拥有“强烈要求改变贫穷现状的致富愿望”,可是福建男篮呢?仿佛失去了这种给晋江经济插上翅膀的愿望,不再“爱拼敢赢”,而是“小富即安”——其实倘若真是如此,就不会有本赛季的逆袭了。


2018年9月,朱世龙第3度临危受命, “接锅”担任福建主帅,他此前两次救火经历都惨淡收场,所以上任伊始,并没有多少人看好他。但是,一个最显著的变化是,这一次他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

“今年朱导(成功的)很大原因就是他熟悉我们,他从退役就一直在福建队当助教,他对我们比任何一个教练都了解,他了解我们的性格,了解我们的个人能力,了解我们喜欢做什么,在布置战术和训练的时候,能贯彻我们每个人最喜欢的打法,找出每个人的优点、缺点去扬长避短,所以他是最适合福建队的主教练。”王哲林告诉网易体育。朱世龙将队伍团结到了一起,让福建队不再仅是纸面上的强大,他们二人,是相互成就的关系。


有的人天生就是领袖,他们慷慨激昂,情绪外露,他们的演说充满感染力,而有的人不善言谈,情绪内敛,他们与队友之间的化学反应,需要时间的积淀,这些人往往是成长为领袖。王哲林刚进体校时“有些闷”,即便到现在,王哲林也还是承认自己不太擅长表达,“熟悉我的人知道,我在队里不是说的太多的人。”

“可能在很多人的定义中,领袖是那种一定要把大家聚集在一起说很多,每个问题都要去指出的人。”王哲林说,“我觉得不一定只有这样才算领袖。有时候,大家在很熟悉的情况下,你不用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大家就都知道该做什么。”

在很多人看来,大王本赛季仿佛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进步空前。的确,他场均砍下24.3分13.7篮板,两项数据创造生涯新高的同时,也领跑所有本土球员。盖帽、助攻两项数据同为生涯新高。

其实细究之下你会发现,他的打法并没有改变,依然是内线为主,中投极少,三分相比往年有大幅增加,但并未成为他的常规武器,甚至于罚球命中率、投篮命中率均不是生涯最佳表现。换言之,在技术层面,大王还是那个大王,只不过之前福建队战绩不理想,关注度低,他的统治力被忽视了而已。


福建是一个传媒并不发达的省份,加上福建队败多胜少,所以近几个赛季以来,坚持长期跟踪报道福建男篮的传统媒体只剩下《晋江经济报》,更别提全国性的媒体了。

从更高的维度来看:百度指数显示的是互联网用户对键词搜索关注程度及持续变化情况。与同时代的郭艾伦相比,“王哲林”三个字的百度指数可以说是坐上了过山车。刚出道时,携耐克篮球峰会的余威,“王哲林”的整体日均值一度接近郭少的3倍,随着时间推移,福建队战绩毫无起色,“王哲林”也不断掉队,至上个赛季已不足“郭艾伦”的1/3。

当战绩回升,重新成为外界追捧的焦点,王哲林在场上的统治力、精神面貌再度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他运起球来像后卫”“他单打外援不吃亏”“他的脚步真梦幻”,类似的赞美有很多,可是他老早就这样打球了。


如果非要说进步,王哲林更愿意将球队的进步归结为大家的进步,“今年的成绩肯定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毕竟我一个人不可能一个打五个,是俱乐部、教练组、全体队员一起努力的结果。”接下来,才是他个人的进步,“打了这么多年,大家互相更加了解,教练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他让我在场上更自信,更相信我,让我去做更多的事情。以前每一年拿20+10这种数据,在我眼里是比较容易的,比较习惯了。今年的改变是,还是能做到这些,在别的方面也能带动球队,助攻、防守、盖帽啊,胜利随之而来。”

说起来也许有点天方夜谭,一个国家队内线主力,常年20+10的大杀器,竟然也会缺乏自信?的确会,当一个人处在失败的无限循环当中,很容易就自我怀疑,更何况王哲林还面临着来自舆论的巨大压力。“之前也算自信,但自信当中,缺少了想带领大家赢得比赛的感觉。”王哲林说,“自信说在嘴上很容易,但当你去做那些事的时候,不一定能做出来,心态上会发生变化。我觉得(自信)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也不一定是今年累积的,也可能是以往这六七年累积的,只不过到了今年慢慢爆发出来。”


所以后来,你能看到他在面对以强硬著称的四川外援汤普森时,拿出了将对手生吞活剥的气势,一次次绕前、抢断让这位勇士旧将毫无脾气,该场比赛他贡献5次抢断创造生涯纪录。那一幕,不禁让人想起他在雅加达亚运会上对老冤家哈达迪的死缠烂打。

锁定季后赛的那天晚上,王哲林在微博上发了一张经过处理的黄日华版《天龙八部》的截图,乔峰的经典台词被改成了“你们全部一起上吧,我王某人赶时间”。自我调侃式的表达,掩盖不了他对季后赛的渴望。

他再次成为宠儿,在这个背景下再回看2012年时自己得到的赞誉,他说:“那时候被大家夸的,觉得自己是不是还不错。就像新秀墙一样,经历过从高到低再到高的转变,我已经觉得很平淡了。我觉得再怎么夸你,你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就行了。我离最好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多缺点,不会盲目觉得自己好,现在能很清楚地认识自己。”


他知道,骂声一直在,但他不会再像2015年那样选择逃避,而是会对骂声报以飞吻。“现在很乐意去看大家给我的意见——其实现在还有谩骂,但我已经过了那个(逃避的)阶段。看到这些东西,觉得还挺有意思,觉得他们有时候说的还挺有道理的。”

我们想象一下,给兰博基尼配上夏利的发动机,会是怎样的情景?给一个拥有顶级技术和身体天赋的球员,配上一颗不成熟的“心脏”,又会是怎样的情景?两种情景大概没什么区别。

7年前,王哲林的身体、技术、名气率先成熟,心态却依然是孩子的心态。如今,他心态的成熟度追了上来,练达但不世故,坚韧但不莽撞。

插画:曹圣成

小红军 本文来源:网易体育 作者:赵环宇 责任编辑:赵环宇_NBJ1004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