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华的雷迪克因白人身份被鄙视 而黑人"高考加分"+黑豹大热背后 逆向歧视有多严重?

2018-03-10 00:37:00 来源: 网易体育
0

(本文为网易NBA栏目《盲点》第28期,欲看往期,请点这里

如今在中国提起雷迪克,那肯定是骂声一片,不管那段涉嫌包含辱华词汇的视频是不是出于故意,他都给中国人民造成了伤害,落得个人人喊打的下场。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雷迪克也曾被歧视过,理由是他是一个白人。乍听起来,可能有点不好理解,然而这的的确确曾是个被广泛报道的事件。

2013年夏天,身为快船主帅的里弗斯邀请雷迪克加盟,并开出一份4年2700万的报价。但时任快船老板斯特林(对,就是那位因为种族歧视被联盟踢出局的斯特林)并不乐意,除了嫌弃雷迪克是个替补,不值这个价之外,还有一个顾虑:雷迪克是个白人。


曾为快船工作过的湖人名宿埃尔金-贝勒曾透露,斯特林就像个当代的南方奴隶主,建队哲学也是当年那一套,喜欢蓄积"黑奴",他觉得黑人不仅身体素质好,而且打球好看,能卖球票。很显然,身为白人的雷迪克并不符合斯特林的要求。

这个事件如今听起来仍让人觉得摸不着头脑,更何况考虑到斯特林本身就是个白人的事实。


这与NBA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最早的时候,NBA是一个以白人为主的联盟,1950年才出现第一个黑人球员。但从身体天赋和观赏性的角度看,黑人在打篮球这项运动上有天然的优势,再加上商业化的需求以及民权运动的发展,黑人逐渐统治了联盟,黑白的角色彻底发生翻转。

发展到最后,白人球员反而成了NBA的异类,并且被贴上运动能力不强的标签。火箭的安德森曾透露自己曾有几回被黑人球员歧视过,对方说的是"白人跳不动"之类;雷迪克也表示说,罗德尼-斯塔基曾当他面说,“你个白人……”帕森斯的经历则有些无厘头,有几次黑人球员叫他“白人小宝宝”。


当然,正如安德森所说,如果你球打得好,就不会存在种族问题,被调侃终究只是玩笑而已。虽说没必要上纲上线,但这背后确实折射出美国几十年来一直存在的一种现象:逆向歧视。

在解释逆向歧视之前,先说最近发生在美国的一件事。WABC电视台体育记者Laura Behnke提起一项诉讼,状告她的主管Camille Edwards,理由是她无法报道四大体育赛事(NBA、NFL、NHL和MLB)是因为自己是个白人,受到了逆向歧视。显而易见,她的主管Camille Edwards是个黑人女性。最终,不管是个人提议,还是公司禁足,这位黑人女主管已经暂时离开了工作岗位。

逆向歧视是一种借由优惠少数群体,以对抗主流群体固有优势的差别性待遇措施。群体由种族肤色、性别、族群或其它因素来界定。相较一般的歧视概念(即“弱势团体”的成员因其身份受到不利对待),“逆向”歧视是指“强势团体”的成员因其身份失去或减少过去结构性的优势待遇。

在美国,种族的问题永远是核心。美国的种族歧视历史由来已久,黑人曾受到过很多不公,甚至是残忍的待遇。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平权运动的发展,黑人的地位和待遇逐渐得到提高,但社会上的任何改变,尤其是这种被看作大是大非的变革,很难逃脱矫枉过正的窠臼。


比如上世纪80年代,美国黑人学生的大学入学率偏低,原因并不难理解。虽然社会处境在逐渐改善,但黑人群体的经济处境却成为拖累,这导致他们的受教育水平偏低,由此产生恶性循环。

受制于民权运动和平权运动发展的大背景,上世纪60年代的民主党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法案,其中就包括在公共教育以及政府职位上给少数族裔分配一定的名额,借此来降低少数族裔所遭遇的歧视。

但问题是这也在事实上对白人和其他族裔(比如亚裔)造成了逆向歧视,因此这些法案引发不小的争议。1973和1974年,两度申请加州大学医学院被拒后,白人学生Allan Bakke将加州大学告上法庭,目标直指少数族裔特定配额的政策,这个政策要求白人要比少数族裔拿到更多的分数才能入学就读。虽然Allan Bakke最终获准入学,但高等法院最终的判决很值得玩味:招生时不应考量种族因素而设置数量配额,但种族列为加分标准则不判为违宪。

如果以上讨论的仅仅是显性的逆向歧视,那隐蔽的逆向歧视可能更加可怕。由于黑人在历史上长期都是受害者的身份,积压了太多负面情绪,所以他们身份和地位的反弹难免会脱离正常的范围,甚至是超跨越理智的边界。

在种族歧视这把利剑的威慑下,美国社会已经完全被政治正确包裹,人们唯恐避之不及,一旦招惹上种族歧视,恐怕等待他的不仅仅是口诛笔伐,更多的是万劫不复。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两百年前,如果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同时成为嫌疑者,那无论如何,都是黑人的错;但如今的美国,如果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同时成为嫌疑者,即便完全是黑人的错,如果黑人得到惩罚,也会有黑人站出来说黑人被贴标签,被不公平对待,此时此刻对错还那么重要吗?当所有的白人都忌惮于谈论跟种族沾边的话题,甚至是词汇和语调,这不也是黑人营造出的政治正确对他们的一种逆向歧视吗?


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美国最近的一部大热电影《黑豹(Black Panther)》。这是一部歌颂黑人超级英雄的电影,它90%的演员是非洲人或者非裔美国人。更奇葩的是,漫画里本来有一个反派姆巴库,外号叫做人猿。如果直接呈现这个漫画人物,很可能会引发种族争议(称一个黑人为人猿很容易被喷),所以电影做了相应的处理,扮演角色的依然是黑人,但这个角色没有用漫画里的猿猴造型,也不叫“人猿”,只是称其为伟大的神猿,而且被美化成了正派。如此一来,《黑豹》几乎没有悬念的成为最政治正确的电影。

更让人无语的是,《黑豹》的主角查德维克-博斯曼和迈克尔-B-乔丹分别与白人女性约会都会上八卦头条,而且标题后面还会出现惊叹号……如果是平时,这倒也算不上什么事,也许是因为《黑豹》营造的政治正确氛围太浓,而且触动了黑人灵魂深处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所以当迈克尔-B-乔丹约会白人女性之后,有一些粉丝开始指责他拒绝约会黑人女性。

甭说一部电影,就连整个好莱坞也逐渐在向政治正确妥协和靠拢。拿最近的奥斯卡(收视率较去年下滑20%)来说,颁奖礼上充满了黑人元素和女权元素,让人不得不感叹这是一次团结和谐的"大会"。


最后还是要在说一说科比当年的遭遇。几年前,黑人少年马丁被警察击毙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当时众多NBA球星纷纷挺身而出,表达支持马丁的立场,但唯独科比没有盲目战队,他公开表示自己不愿意仅因为肤色问题就随便站队,结果遭到黑人群体的口诛笔伐,逼得科比只能学会适应,一旦出现种族争议,就会坚决的站在自己的族群一边。

所以问题还是那个问题,既然不想被种族歧视,那又为什么会反过来,还是以肤色来评断是非。种族歧视当然不应该存在,但矫枉过正终究也不是好的选择,这只会导致逆向歧视大行其道,真正的是非和公平仍然会继续缺席……

豆豆 本文来源:网易体育 作者:CHUCK 责任编辑:杨建坤_NS4215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